毛孩子的吃得好不好,可是家長關心的頭等大事。因此選擇寵物主糧上面可以是盡心竭力。產地、原料供應商、性價比、配料、顆粒大小、適口性等等多方面,對比來,對比去……
可是包裝上關鍵的營養成分表,您真的看懂了嗎?
今天阿聞就給家長們講講寵物主糧上面的營養成分表……
市面上基本所有的寵物主糧營養成分表,都會標出粗蛋白(蛋白質)、粗脂肪(脂肪)、粗纖維(纖維素)、粗灰分、水分,我們來分別講講這些到底是什么?
我們先來解釋下這些成分里的“粗”,比如粗蛋白是一種統稱,用于計算這款貓糧/狗糧中蛋白質的總含量,而“粗”并不代表蛋白質的好壞、營養價值、來源。之后的粗脂肪、粗灰分也是同理。
粗蛋白(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類所需的重要營養之一,對于貓咪狗狗也是一樣。蛋白質是構成機體組織細胞的重要組成,毛孩子的肌肉、神經、皮膚、血液、毛發等都是以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并且供能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不足時,蛋白質也會分解。釋放能量,維持機體的代謝。
因此在我國與犬、貓營養相關的標準GB/T 31217-2014(貓糧)和GB/T 31216-2014(犬糧)中明確說明:對于粗蛋白含量,幼犬糧、妊娠期、哺乳期犬糧≥22%;成犬糧≥18%;幼貓糧、妊娠期、哺乳期貓糧≥28%;成貓糧≥25%。
如果蛋白質不足,會出現消化機能紊亂、發育不良、易患貧血癥及其他疾病,不過蛋白質也不是越多越好,蛋白質過量不僅浪費,嚴重也會引起代謝紊亂,導致心臟、消化功能失調,加重肝、腎負擔。
粗脂肪(脂肪)
毛孩子的各組織器官中都含有脂類,主要是磷脂、固醇等,所以脂肪是體組織的重要成分。脂肪是寵物重要的能源物質,具有供能、儲能的作用。還能提供3種必需的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
另外,一些脂溶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胡蘿卜素,需要再溶于脂肪才能消化、吸收、利用。
如果食物中缺乏脂肪,或者脂肪消化吸收不良,會導致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障礙,引起相應的疾病,如維生素K相關的凝血功能障礙,另外也會加快蛋白質的消耗,引起毛孩子消瘦,繼而引發更多的問題。但是食物中脂肪含量過高,也會導致肥胖、代謝紊亂,易發脂肪肝、胰腺炎等疾病。
粗纖維(纖維素)
粗纖維聽起來好像沒什么營養,但是它也是寵物主糧中不可缺少的成分。粗纖維有分可溶纖維和不可溶纖維。
其中可溶纖維可充當益生元作用,作為凝膠、提供粘度、保持水分,調節腸道菌群,供能結腸細胞。
而不可溶纖維,可吸附結腸膽汁酸,減少黏膜刺激,增加糞便體積和結腸擴張,促進腸道蠕動和排便。因此在生活中纖維能夠很好幫助消化系統的調養。
粗纖維對于不愛運動的寵物,更有助于食物消化、排便。但是粗纖維太多了,也不好,過多的粗纖維不利于蛋白質、礦物質、脂肪、淀粉等營養的吸收,還會導致便秘。
GB/T 31217-2014(貓糧)和GB/T 31216-2014(犬糧)中明確說明,粗纖維含量不得超過9%。
粗灰分
粗灰分含義是:寵物食品在550~600℃高溫爐中將所有有機物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殘渣,主要為礦物質氧化物或鹽類。
GB/T 31217-2014(貓糧)和GB/T 31216-2014(犬糧)中明確說明,粗灰分含量不得超過10%。
一些家長把粗灰分指標作為簡單判斷主糧質量的方式之一,認為含量越高,代表寵物主糧品質越差,其實不完全正確。粗灰分的含量受到因素很多,比如食材原料本身的礦物質含量。
具體舉例:深海魚,這種食物原料的自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比較豐富的,所以用深海魚為原料生產的寵物食品,粗灰分含量是較高的。
水分
水分是界定寵物食品類型的一個重要指標,水分含量小于14%為干性寵物食物,≥14%且<60%為半濕性寵物食品,≥60%為濕性寵物食品。
成年狗狗每天每千克的需要100mL水,成年貓咪每天每千克的需要40~60mL水,但是這個水量一般是包含食物中的水分。因此喂食干性寵物食物,一定要保障寵物的充足飲水。
并且寵物的需水量不僅和食物性質有關,與運動量、品種、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最好的辦法是全天保障干凈的水源,讓寵物能自由飲水。
可是關注寵物營養,不只是看懂主糧營養成分表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