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天,吉林省鎮賚縣水稻迎來豐收。(資料圖) 潘晟昱 攝
中新網長春1月15日電 (高龍安 郭佳)隨著糧食生產能力穩步跨上800億斤臺階,農業大省吉林正在全力向農業強省轉變。
15日,吉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長春開幕。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機械化”“增產”“保護性耕作”等詞匯在涉農部分高頻出現。
吉林省省長韓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過去五年,吉林省率先啟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梨樹模式”等保護性耕作面積居全國第一、五年增長5倍。建成高標準農田4330萬畝、五年增長60.4%。
去年,吉林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增產8.32億斤,總產量達到816.16億斤,穩居全國第5位,凈調出量穩居全國第2位,糧食單產居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第1位。
此間,該省啟動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科學實施土地整治項目,新增耕地37萬畝。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283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550萬畝。大力推廣智能高端安全農機,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3%。
韓俊表示,今年,吉林省將全面提升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和智慧農業綜合效能。深入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推動“梨樹模式”擴面提質,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500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378萬畝。加快推進大安、鎮賚、前郭、乾安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國家試點建設。加強黑土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和黑土區侵蝕溝治理。
韓俊表示,今后五年,吉林省將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加快推進良田建設、鹽堿地綜合利用、水利保障、種業振興、農業機械化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產糧大縣振興、智慧農業建設八大工程建設,打造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核心區,讓中國人的飯碗更多裝吉林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