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博士提前畢業是一種什么體驗?

      知乎,中文互聯網高質量的問答社區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內容平臺,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線,以「讓人們更好的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找到自己的解答」為品牌使命。知乎憑借認真、專業、友善的社區氛圍、獨特的產品機制以及結構化和易獲得的優質內容,聚集了中文互聯網科技、商業、影視、時尚、文化等領域最具創造力的人群,已成為綜合性、全品類、在諸多領域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知識分享社區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內容平臺,建立起了以社區驅動的內容變現商業模式。

       

      這個問題突然很想回答。因為我也“差一點”可以享受到提前畢業。

      很多認識我的朋友知道,之前我在加拿大讀書,跟的老板也是業內的大牛,領域頂刊的主編。我在第二年時,很幸運的在一個問題下做出了一系列結果(寫了4-5篇paper)。一般來說在數學領域,即使在相對容易發paper的組合數學方向,也足夠博士畢業了。當時辦公室同事就建議我再做做這個問題的邊邊角角,包裝一下,明年年初博士答辯。

      這個確實是一個很讓人心動的想法,2年多博士畢業,大概能成為父母朋友圈里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我后來仔細想了想。我是真的想留在學術界的,而且我讀博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學位,而是為了學知識。我思索了一下本科選擇做組合數學方向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喜歡解決問題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是想學習各種數學領域的知識,而現代組合需要與其他各種數學方向都有比較深刻的交叉。然而我當時做的方向只是組合中的一個小領域,如果我就這么博士畢業了,大概之后的研究領域也被限定在了這個小領域里了。我覺得如果我選擇畢業去做博后,在之后的科研和找工作的壓力下,估計也不會再想去學其他的新知識了。

      另外我想,如果我繼續留在加拿大讀博,估計會產生懈怠的心理,畢竟已經有“足夠的成果來畢業”。實際上我在加拿大的最后一個多學期基本就什么都沒干,天天刷知乎出去吃吃喝喝。于是我最后決定把我當時在那個小領域的所有成果當作碩士畢業,然后換學校讀博。

      這也導致了我的碩士答辯現場像一個“頒獎典禮”,committee的所有教授都覺得這篇論文足夠博士畢業了,Matt還說,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種質量的碩士論文。。答辯過程中的提問環節也變成了討論相關的新問題準備以后合作,導致提問時間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其實換學校讀博當時還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畢竟當時老板是大牛,而且我當時再申請準備的很倉促,當時覺得申請的結果也不是我最滿意的學校(很多學校我提交申請時已經過了很久申請的截止日期,我也沒有英語成績材料都不全。。感謝他們還能認真審核)。不過后來到了新學校,發現很多同學的數學水平都比我高很多,這里也有很多高水平的同學,早就可以博士畢業,但是就是不畢業,為了做出更好的結果來留在學術界。

      我不敢說我做的選擇是最正確的,但是至少我不后悔。至少我現在有很多時間和機會,來學習我想學的新知識。另外在加拿大時,在我做出我那個小領域的結果之后,我做的其他問題都屬于“短平快”的題目。在新學校,我也有足夠的時間去重新思考一個困難和深刻的問題。

      最后對這個問題做一個回答吧。我覺得博士和博士的水平差距比博士和普通人的差距要大的多,能提前畢業的博士可能說明他有一定的水平和運氣,但是提前畢業并不能說明他比別的博士更優秀。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