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背景
今年雙十一賣的最好的是寵物糧食,本身自己也養寵物,有預感寵物行業接下來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所以對行業對了一些分析
行業背景
根據CBDATA《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出具的行業報告,
用戶規模: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5年內同比增長了43.9%。
消費能力:2018年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722億元,預計2023年寵物行業規模會超過4000億。
消費行為:89%的用戶會在網上購買寵物用品,81%是貓市場,72.2%是狗市場。
年級分層:90/95后是消費主力,其中男40%,女60%
地區分布:2-4線城市、1線和新1線各占一半的市場規模
TOP產品:主要是寵物零食、主糧、保健品
糧食占比:國產糧食和進口量各占一半
行業垂直劃分
我拿了最近1-2年內有過融資情況的企業,對他們的業務做了研究,可以歸納出目前寵物行業的幾個賽道
寵物電商寵物社交寵物服務寵物寄養寵物智能設備寵物活體交易寵物醫療寵物出行寵物保險寵物店saas寵物殯葬寵物食品個人見解
寵物電商
目前寵物電商已經有成規模的企業,像波奇網、E寵,還有各大渠道的電商。就我自身而言,寵物的糧食是通過熟人渠道拿的,之前是走京東、天貓等一些品牌糧食店直接購買,因為寵物是活體,是有情感的,對于食品的安全相當的謹慎。對于一些非官方渠道的選擇會相對比較慎重,價格反而不是決定購買的根本原因。對于新人養寵來說,通過平臺學習到寵物知識和建立起私人的社交圈后,會逐漸脫離平臺,走口碑渠道去購買糧食等。像一些寵物的周邊商品,如貓抓板、玩具等會隨著養寵的時間推移降低購買率,復購率會大大降低。對于消耗品,如貓砂等會傾向口碑的品牌到專門的品牌旗艦店購買,和貓糧一樣,價格不是決定的因素。
寵物社交
寵物的社交本質是一個偽命題,大多數平臺是給到大家一個展現自家寵物的平臺,但頭部的KOL反而集中在抖音、小紅書、B站這類泛展示的平臺上。如果是做寵物的配種等,那么對于寵物自身血統和對方寵物的純種會做更多的考量,這類反而是熟人關系去牽頭,或者專門做活體養殖的寵舍去專業渠道購買。如果是以寵物為切入點,做人的社交,那么為什么不干脆做人的社交呢。不需要做把流量在做一次轉發,中間進一步流失。
寵物服務
目前寵物服務更多的是線下的寵物護理店,包含洗護、零食銷售、美容等項目。市場上目前有幾類門店,一類是自營的線下體驗店,像小佩這樣的線下門店。一類是以加盟形式的寵物店,像波多格。還有一些是自營的寵物店。
目前線下寵物店主要是以辦卡為主,洗護單次消費在60-150之間。線下寵物店覆蓋的半徑在1km左右,所以需要有足夠密集的覆蓋,而且寵物店的洗護有點像線下美甲和美發一樣,偏向口碑等。
寵物寄養
目前寵物寄養分3種模式,一類是以寵物店為維度的寄養,寵物寄養單詞80/天,主要關籠子里。一類是以家庭模式寄養,C端用戶申請成寄養寄養家庭后,其他用戶可以選擇進行家庭寄養。還有一類是高端寄養,通常這類都是在相對地段便宜的地方,如奉賢這類地方,大房子,散養的方式,跟寵物有一些訓練和互動,一般在200/天,會上門接送。
因為寵物是活體,是家人,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放寵物店寄養,然后被關在籠子里。會考慮讓朋友上門喂食或者寄養在朋友那,寵物店質量參差不齊,而且不同活體之間可能存在一些傳染病。
家庭寄養的問題在于,很多C端的用戶身份沒辦法去驗證,無法產生信任感。比如你會擔心對方其實有虐寵傾向,所以大家也不愿意寄養。
高端寄養,這類類似夏令營一樣,基本上是基于口碑傳播,對于客人是會做一些挑選過濾的,如果你家寵物看起來不太健康,那么他可能不會做你的生意。不過整體體驗是非常棒的,你可以在朋友圈看到自家寵物玩的照片,別人也能看到你家寵物,產生良性的口碑。但這類的店相對比較少,對寄養人員要求比較高,并且獲客的成本相對比較高。
寵物智能設備
目前第一梯隊應該是類似小佩、pidan、petree這類品牌,還有小米也投了貓貓狗狗科技、尾巴生活等。
大多數頭部的玩家主要集中在飲水機、貓砂盆、喂食器等常用的日常品進行迭代更新,主要集中在小型犬和貓的用品上。
目前國內的寵物智能硬件還是比較起步的階段,大多數打著外觀漂亮的旗號,但對于易用性、寵物安全、穩定性還需要加強,如前段時間發生過的小佩自動喂食器卡糧,被曝光出出糧推送跟機器是沒有關聯的。還有冷暖窩設計缺陷悶死貓等等。
寵物活體交易
目前除去無良的寵舍,大概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主要一些平臺銷售(如閑魚)和一些專門做活體寵物的平臺,這類的問題是很多人會購買到病寵,可能很快就死了。目前線上沒有相對知名的品牌,或者沒有擔保商,但目前還是相對看好這類行業發展。
線下主要分私人貓舍和線下門店銷售,私人貓舍一般會跟線下門店合作,也有個別通過熟人關系購買。線下門店的好處在于能看得見摸得著,并且大家普遍認為店是有口碑的。不過線下活體售價過高,對于很對養寵小白來說沒有判斷的概念。對于市場的教育還是需要有時間進行發展。
寵物醫療
目前寵物醫療已經有相當大成規模的企業了,如鵬瑞,并且已經上市了,旗下有相當多的醫療品牌,這類需要有行業背景和沉淀。
目前這塊還是集中在寵物醫療方面,對于藥物,B2B的供應鏈,C端的易用性目前反而不足,比如預約還是通過電話的形式,病歷本還是紙質的。
寵物出行
目前寵物出行主要是面向一些運行帶寵物的酒店、餐廳,主要會集中在店鋪如何在圈子內,這類店鋪主要也是以私域的流量宣傳為主,目前市面寵物酒店還無法成規模成為一個細分領域,而且這塊市場反而容易被攜程、馬蜂窩等去占領。
寵物保險
主要還是以傳統保險公司進軍寵物行業保險為主,市場潛力巨大。目前寵物醫療的費用相當高,舉個例子,一只寵物眼睛受傷,前后醫療費用高達2萬,寵物醫保和保險行業未來會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寵物店saas & 寵物醫院saas
寵物店saas & 寵物醫院saas目前從14年到現在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滿足了寵物店或者寵物醫院日常的經營,也孵化出一些像小暖醫生、蝸牛小店這類品牌
寵物殯葬
這塊目前主要還是基于寵物醫院,并且大多數人還沒殯葬的概念,可能會隨意的找個地方埋掉。隨時養寵的人意識形態提高,會慢慢孵化出專門的殯葬店。
寵物食品
寵物食品主要分主糧和鮮糧,目前主糧有一些相當不錯的品牌出現,像瘋狂小狗等。這個取決于養寵人對于主糧的看法,未來進口糧和主糧肯定還是會兩分天下,這里面需要有至少十年以上的累計才能改變格局。
鮮糧現在很多企業在做,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圖省事,主要吃主糧搭配一些罐頭。鮮糧喂食的市場應該會處于小眾市場。
那目前我們的機會在哪里呢
目前在醫藥、醫院、寵物糧食、線下寵物店這些不太適合我們,目前這些都需要行業背景的累積和大量資金投入,并不適合小的創業團隊去做
智能硬件這塊目前也已經有成熟的公司,前期投入的成本也相當大,對于沒有硬件經驗的團隊來說,不是很好的切入點
可以考慮打一些差異化的點,比如代遛狗,上門喂養等,但這塊需要對人員的風控處理,容易引起客訴,并容易大規模傳播負面的信息,可以參考pidan的上門喂養事件
對接線下寵物店護理,美容,幫助他們把店宣傳到3-5km,結合類似外賣的模式,送洗服務。這塊需要處理好信任,畢竟寵物跟外賣不一樣。
寵物店的saas或者寵物醫院saas也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方向,就像餐飲saas一樣,行業已經有一些巨頭了,但還是有很多小的saas在做,不過垂直領域的saas是個比較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可能能活下來,但會做的特別累,但是如果能找到現有市面上服務的差異化作為突破點,那么將非常有潛力。
另外就是把高端寄養中心品牌化,類似自如,通過標準的裝修服務等,做寵物夏令營,訓練方式寄養,上門接送標準化
最后,老三鎮樓!
PS:最近很多人咨詢我寵物相關的事情,所以我寫了 篇文章
盧燦偉:2020年新手養貓囤貨指南176 贊同 · 5 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