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日,奈娃家族上學記再網絡上掀起了一股寵物行為訓練的熱潮!寵物行為訓練這一行業廣受追捧,許多寵主爭先恐后的把“孩子”送去學習。
01 寵物不良行為凸顯
當今,寵物已成為不少上班族的親密陪伴,對于獨居的上班族而言,寵物就是他們親人、孩子一樣的存在。
我們知道,寵物的智商相當于二三歲的小孩,它們無法理解人類的語言,也容易產生一些行為問題,如:爆沖、咬人、攻擊行為、吠叫、隨地大小便等。
寵物的行為問題是困擾養寵人最大的問題之一,而寵物行為訓練服務可以通過改善寵物的行為習慣,幫助養寵人與寵物相處的更加和諧。
寵物行為訓練也同樣能幫助到寵物行業從業者,無論是寵物店、寵物醫院、寵物樂園等行業從業者,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與寵物、寵物主人進行接觸。
了解寵物行為問題,協助寵物主人解決寵物行為問題,都是寵物行業從業者所需做到的。
02 文明養犬“別掉鏈”
4月8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征求意見稿)》。
狗已不被列入畜禽管理,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經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
2020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制定《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的議案,認為應確立“管理”與“保護”并重的立法理念。
從種種措施的落實,不難看出目前寵物越來越多,文明養寵不只是倡導,而是每位寵主必須做到的。一根狗繩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一是防止狗狗撲人,二是讓害怕狗的人心理有種安全感。
很多狗主人不牽繩的理由都是我們家狗聽話,不亂咬人,但狗始終是動物,不能用人的行為去衡量。
03 “寵物幼兒園”
小編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濟南一店主因愛成為寵物行為糾正師。
“坐著,別動。”申慧亮打開狗籠,曾經撲人咬人的薩摩耶犬“曉默”乖乖坐在籠子里,生人靠近也表現出穩定的情緒,沒有出現吠叫撲人現象。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寵物幼兒園”就很奇怪,不知道是干嘛的。
小編通過大眾點評搜索,發現其實目前這類專門從事寵物行為訓練的已經有不少,不過大多以寵物生活館或者訓練學校為名。而且從寵主的評價來看,效果確實不錯。
目前寵物被送到“寵物學校”,一方面是出現撲人、暴沖、護食等不良習性,影響到主人的正常生活,無法繼續在家喂養,另一方面則是寵主希望寵物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行為訓練,增加服從性。
那么,寵物行為訓練目前國內的市場情況是怎么樣的?寵物行為問題到底是誰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小編采訪了犬行為專家孫若旺老師。
04 行為訓練=行為糾正?
從大眾點評上可以發現,部分寵物學校或者機構,在對寵物行為訓練的服務項目上并沒有作出嚴格的區分,加上很多寵主認為只要將寵物留在學校就可以了,這也導致出現結果不滿意的情況。
小編從孫老師那邊了解到,犬的訓練,它包含于動物訓練,它是動物訓練的一個范疇。其中動物訓練,一般我們分兩類,一類是行為塑造,一類是行為糾正。
所以犬的行為訓練,目前一般指的是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和糾正,那么犬的訓練一般指的是有目地的,比如服從訓練。
05 區別傳統訓犬,首要解決“人的問題”
孫老師強調,其實很多養寵人士如今都有共識,那就是“狗的問題”其實70%是“人的問題”。
狗狗很多不良行為的養成恰恰與主人沒能正確理解、教育,甚至放任有關,對于所有的犬行為訓練來說,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這也是寵物行為矯正與傳統訓犬不同的地方。
“首先主人要懂得狗狗出現這種行為是為什么,其次去理解它,最后才是解決問題、引導改良。”孫老師說,另外要求主人和狗狗共同上課,原因正在于狗狗最終還是與主人生活在一起,“如果只是單純的寄養式訓練,寵物回家后,時間長了還是會出現問題。”
在外人眼里有愛又時尚的寵物行為訓練師,其實也要面對很多的困難,尤其是接觸一些性格敏感、攻擊性強的狗狗時,需要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努力去安撫、溝通狗狗。
對于行為問題特別嚴重的狗狗,機構往往會建議從“走讀式”上課,改為“寄養式”上課,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帶著狗狗同吃同住,隨時進行行為引導。
06 行業以個體機構為主
其實寵物訓練由來已久,而且有很悠久的這個傳統和歷史。
一開始,往往是一些獵人或者農場主,對自己的狗,進行一些有目地性的訓練。漸漸狗成為大家都喜歡的伴侶動物,那么當大家都養了狗以后,就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就出現了訓犬這一需求。
但是由于文化的差異,國外對待寵物的觀點和國內還是有一些區別,整個社會來說呢,國外對于寵物的這個接受程度,要比我們更寬松一些,所以,國外對于寵物的訓練,非常寬泛。
走在大街上,商場里都可以看到有人在幫助主人訓練他的狗。
另外一方面,我們國內,私人的訓練機構,都是從國外學來的技術,來幫助我們國內的寵物主人。
所以目前寵物訓練這個行業依舊處于一種單打獨斗的模式,例如德國牧羊犬俱樂部、德國羅威納俱樂部、還有全犬種俱樂部。
他們也都有關于犬只訓練的考核項目存在,但是實際上還是以個體為單位的訓犬師,同時他們也兼顧一些寵物的訓練服務。
07 寵物店提升服務新方向
在提到寵物店是否需要掌握相關的訓犬知識,孫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孫老師表示,從寵物行為培養的角度來看,每一個銷售寵物的,無論是個人還是門店,都應該具備一些最基本的寵物行為培養的知識,特別是針對幼犬。
因為我們都知道幼犬從寵物店回到主人家里面以后,往往會因為不適應,有一些比如徹夜吠叫、隨地亂拉、到處亂啃這樣的行為。
針對以上的行為,孫老師建議:“如果寵物店有這樣的資源,可以在前期,就對一些待售的幼犬,進行一些行為的培訓。”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買主更加方便的管理寵物,另一方面在幫助寵主訓練幼寵的時候可以增加門店的客單以及客戶的黏性。
另外孫老師建議如果是單個寵物店就沒有必要招聘專業的訓犬師,可以店主自己進行一些相關的培訓,增加這方面的知識,以此來幫助客戶。
08 行業缺乏監管
針對訓犬機構,目前仍缺乏明確的監管條例。“目前訓練寵物犬行業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國內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水平、場地條件等很多方面參差不齊,尚未形成規范。”孫老師還透露,目前很多訓犬員是靠自身經驗結合市場需求,自行摸索出來的一套訓狗方法。想成為專業訓犬師可能還有一些差距,不過正常提供服務是沒有問題的。
作為犬行為專家,孫老師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能夠加入這個行業,將訓犬師納入職業規劃中來,經過培訓讓更多寵物能夠享受專業培訓,讓人和狗能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