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莫讓"寵愛"成為"寵害":規范寵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流程!


      疫情期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機構發布消息稱,寵物貓、狗中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寵物是否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而關于

       

      疫情期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機構發布消息稱,寵物中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寵物是否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而關于寵物一旦感染后是否會感染到人的討論更是不絕于耳。

      近日,在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檢察官聯席會議上,檢察官們通過對近期收到的相關線索多維度篩查和綜合分析研判,一致認為,應該高度重視寵物醫療機構在處置經營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水、病死動物尸體和病理組織、醫療廢棄物可能存在的不規范行為,避免由此引發的環境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

      “動植物資源保護一直是檢察公益訴訟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重要內容,疫情期間,除嚴格規范、保護野生動物外,因城市空間密集,人群集聚,寵物和寵物診療機構同樣需要引起重視。”檢察官們說。

        摸排:寵物診療機構問題不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情感需求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飼養寵物,空巢老人、都市白領更是在寵物身上傾注了無盡的感情,將寵物視為“子女”“家人”的現象已不在少數。寵物經濟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作為寵物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寵物醫療同樣發展迅速。相關行業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市場的規模達到1708億元人民幣,寵物醫療市場約340億元,占比高達20%,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約13.9%。目前,全國的動物診療機構數量更是達到了上萬家。

        檢察官調查發現,僅寧波市海曙區轄區內注冊登記的寵物診療機構就有20多家。

      疫情期間,寵物及飼養寵物有無采取防疫防護措施?寵物群體防疫情況如何?寵物診療廢棄物廢水、病死動物尸體是否經過無害化處理……

      由分管院領導帶隊,檢察官帶著上述這些疑問,逐一走訪摸排轄區內寵物診療機構,果然發現了不少問題——

        一是廢水排放存在安全隱患。

      “寵物醫療、洗澡、糞便清理等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排入了市政管道。”“有些動物主人不愿意支付寵物尸體火化價格,將尸體帶回自行處理,但動物尸體一旦被隨意埋葬在生活區域,就會給公共衛生安全帶來隱患。”

      經過調查,檢察官發現,轄區內多數寵物診療機構沒有專門的醫療廢水處理場地,而是根據農業農村部門的要求,配備污水處理設備。但個別機構并未展示相關設備,或展示的設備體型較小,醫療廢水處理效果難以監測。有的機構甚至未接通管道或者直接將設備拆除,寵物醫療、洗澡、糞便清理等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二是病死動物尸體處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檢察官發現,走訪的動物診療機構中,幾乎沒有專門處理病死動物尸體、病理組織的場地、設備和人員。寵物醫院多與第三方服務公司簽訂病死動物尸體或醫療廢棄物清運協議,由動物診療機構自行到機構外尋找冷凍設備暫存,或直接暴露暫存于動物診療機構內,而后統一交由第三方公司清運處理。

        “天氣炎熱的時候,動物尸體如何防腐?”

      “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我們就在尸體上多放冰塊。”面對檢察官的疑問,寵物醫療機構的經營者這樣答復。如此操作,成本是節約了,而清運前的存儲、轉移過程機體腐化、疾病傳染風險大大增加。

      “所以,我們都明確地告知客戶,醫院不負責處理病死動物尸體,我們會介紹無害化處理業務給寵物主人。”有的寵物醫院經營者這樣解釋。而檢察官調查發現,所謂的無害化處理,就是在寵物主人愿意支付一定費用后,根據協議,寵物診療機構通知第三方公司上門進行火化殯葬服務,處理每只動物尸體價格400元至2000元不等。火化服務又分為集體火化和單獨火化,其中集體火化由第三方公司將尸體清運至自有場地,并使用移動火化車自行焚燒;而單獨火化則根據客戶需求,由移動火化車上門就近焚燒,無專門場地。

        “大多數的寵物主人看到收費價格后望而卻步,都會選擇將寵物尸體自行帶回處置。”

      “市民個人處理寵物尸體,大多是丟棄或掩埋,極易造成二次污染。”檢察官表示。

      X光機等設備的管理也是一部分寵物診療機構的“硬傷”。在調查中發現,動物診療機構配備有X射線攝片機、DR機等放射性設備,但上述設備的機房未經專業建設安裝,存在墻體和防護門使用的防護材料不足、防護不全面、輻射屏蔽性能未評估等問題;在日常使用中操作人員的防護意識差,存在防護用具佩戴隨意、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寧波某寵物醫院經營人員表示,不知這些設備安裝、使用均要向環境保護部門報批,防護標準或為公司內部標準,或為其他地區標準。不過,用于寵物診療的放射設備輻射量遠低于醫用放射設備,而平時使用頻率也很低,一般對周邊不會有影響,就算會有影響也只是對長期操作人員會有一定影響。

        監管:權責不清亟須厘清

      在調查走訪中,檢察官發現,寵物診療行業作為新興行業,相關立法、監管等配套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執法依據過于原則化,行政部門執法尺度較難把握,相應的處罰手段、措施較少,違法成本低,造成一些動物診療機構違規排放醫療廢水、污水,違規處理病死動物尸體,輻射防護措施不到位,給城市管理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

      面對前來溝通的檢察官,海曙區農業農村部門無奈地表示,“污水中是否含有病菌、病毒我們沒有專業的檢測力量,放射性設備輻射管理我們更加無能為力。像牛、羊、豬等病死動物,國家有明確的無害化處理流程、標準,而寵物尸體處理只能是市場化探索。同時,對于上述問題法律只有原則規定,沒有具體的細化依據,處罰管理難度也比較大。我們建議由生態環境部門在寵物診療機構設立之初就開展環評,同時加強污水、放射性設備等日常管理。”

      根據農業部《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申請動物診療機構的,應當具有診斷、手術、消毒、冷藏、常規化驗、污水處理等器械設備;申請動物診療機構的,應當具有完善的診療服務、疫情報告、衛生消毒、獸藥處方、藥物和無害化處理的制度;第21條規定:動物診療機構應當按照農業部規定處理病死動物和動物病理組織;第24條規定:動物診療機構不得隨意拋棄病死動物、動物病理組織和醫療廢棄物,不得排放未經無害化處理或者處理不達標的診療廢水。

      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7條、第51條,農業部《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第3條之規定,農業農村部門具體承擔轄區內寵物診療機構的監督管理職責。對寵物診療機構經營過程中的醫療廢棄物、廢水、病死動物尸體處置等具有監管職能。

      “其實寵物診療機構的污水處理設備,就是按照農業農村部門的要求配備的,而冷凍設備也是日常的檢查項目之一。由農業農村部門頒發的動物診療許可證也需要經過年檢手續。但由于相應的罰則規定得比較原則,造成了行政機關在監督檢查時,無可參照的執法標準,即使發現了問題,也大多只能通過口頭通知的形式督促動物診療機構進行相應整改,因為沒有對應的處罰措施,約束力較小,大大影響了實際的監管效果,行政部門往往也是有心無力。”承辦檢察官說。

      而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建設對環境影響的項目,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也就是所謂的環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也將動物醫院列入名錄。也就是說,設立寵物醫院,只要在環評階段過不了關,就不能開辦。從調查情況來看,海曙區的動物診療機構在設立過程中均未經環境影響評估,動物診療機構經營人員表示,開店之初并沒有要求做環評,目前海曙區內其他寵物醫院也都沒有做環評,如果現在要求做,我們也會積極配合。

        同時,農業部《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第19條也明確規定,動物診療機構安裝、使用具有放射性的診療設備的,應當依法經環境保護部門批準。

      海曙區生態環境部門的相關人員表示,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寵物醫院在設立時,的確需要經過環評程序,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涉及到寵物醫院選址的具體范圍,噪聲、污水等具體標準都沒有可以參照的依據,環評應該達到什么標準也無從參考,因此實踐操作中對該領域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至于放射性設備的使用和管理,按照相關規定也是需要申領輻射安全許可證,并到環境保護部門備案,同樣的,相關設備的輻射監管標準,墻面、門板、操作人員等防護措施標準也不甚明確,給行政執法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建議:監管部門應積極履職

      檢察官表示,寵物診療機構作為準醫療機構,基本上都設立在居民小區附近,醫療廢棄物、醫療廢水,以及病死動物尸體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無害化處理。對寵物醫院的醫療廢物,其處理嚴格程度不應低于醫院的處理水平。

      雖然寵物能給人們生活帶來樂趣,但它們不可避免地會攜帶一些病菌而成為中間宿主。據網絡上有關資料顯示,在某地僅有45.9%的人自覺地為寵物進行免疫,而在寵物患病后,竟有10.8%的人不對其進行治療或選擇遺棄。對于人畜共患病問題,僅有6.5%的人對此很了解,有67.3%的人略知一二,26.2%的人一無所知。

      動物診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棄物,攜帶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及其他傳染性、有毒有害物質,例如布魯氏桿菌、狂犬病菌等等,極易造成環境污染和人體健康危害,甚至成為疫病流行的源頭。病死動物尸體、病理組織、醫療廢水等動物診療機構運營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棄物,若沒有嚴格依法依規進行科學、及時的處置,這些廢棄物極有可能成為疾病傳播的“橋梁”,造成病原體的擴散和二次傳播,處理廢物的人將暴露在風險中,形成公共衛生安全的重大風險隱患。

      日前,海曙區檢察院向海曙區農業農村局、寧波市生態環境局海曙分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在全區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并結合6月1日起施行的《寧波市養犬條例》加大與環保、綜合行政執法、衛生健康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落實寵物監督管理責任,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完善相關環節的規范化運作細則。

      為更好地加強行業管理,海曙區檢察院召集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和寵物診療機構經營者、第三方服務公司等進行磋商,經過充分的探討和溝通交流,與會各方一致認為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搭建平臺,進一步提高了認識,凝聚了各方共識。相關單位表示,寵物診療行業是新興行業,雖然法律法規相對滯后,標準缺乏,但我們要先行先試,不斷規范監管,努力推進寵物診療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針對醫療廢水排放不規范的問題,要加強行業監管,強化對污水處理器等設備的常態化監督檢查;針對病死動物尸體,加強制度建設,也考慮給予第三方清運公司一些補貼,從而促成寵物尸體清運的規范化;針對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嘗試推行“小箱進大箱”,與衛生等部門協調溝通,將寵物醫療廢棄物收集后,納入醫療廢棄物統一處理,規范危廢物處理流程;針對環評及放射性設備的管理,將進一步研討環評細則并根據各家寵物醫院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式對相關放射性設備進行檢測和環境評估。

      同時,相關部門也表示,已經部署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對轄區寵物診療機構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建立健全動物診療機構監管的長效機制,共同促進寵物診療行業健康發展。目前,整治行動正在有序推進中,該案也引起寧波市檢察院的高度重視,并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相關專項行動。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