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寵物公廁改善小區環境衛生 北京東城文明養犬居民越來越多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尤其是汪星人,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伴侶動物之一,文明養犬是養犬人的責任。
      近年來,北京東城區各街道通過成立養犬自管會、設置寵物公廁等方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尤其是汪星人,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伴侶動物之一,文明養犬是養犬人的責任。

      近年來,北京東城區各街道通過成立養犬自管會、設置寵物公廁等方式,提高居民文明養犬意識,解決養犬帶來的環境衛生問題。經過幾年的努力,東城區的街巷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文明養犬的居民也越來越多。

        寵物公廁改善小區環境衛生

      早上7點多,家住東花市街道廣渠門外冠城名敦道小區的劉先生帶著寵物“玫瑰”出門遛彎。剛出樓門,“玫瑰”就來到不遠處的一個沙坑,聞了聞里面的土,轉了兩圈,然后弓起背,使出渾身的力氣,拉出幾顆“金球球”。劉先生從沙坑旁的“便紙一體箱”中抽了一張紙,將便便撿起來,扔進“便紙一體箱”下面的垃圾桶中。

      劉先生說道,兩年前他帶著剛滿月的“玫瑰”來到這里時,小區還沒有這些設施,那時人們文明養犬的意識比較薄弱,經常有狗便便像“攔路虎”一樣躺在路中間。“后來,小區里有了寵物廁所,我就特意培養‘玫瑰’到廁所里排大小便,現在它已經養成了習慣。”劉先生說,狗狗有通過排泄物占據領地的習性,因此有狗狗排泄物的地方很容易吸引其他狗狗大小便,“現在使用寵物廁所的狗狗越來越多,小區里已經很少看到狗狗隨地排泄了。”

      我們可以看到寵物廁所呈長方形,面積約2平方米,上面鋪著松軟的沙土,三面安裝了木柵欄,正面豎立著一個綠色儲紙箱,里面有寵物拾便袋,養犬人可隨時抽取。此外,小區內還配備了2個“便紙一體箱”,養犬人可以把寵物狗的排泄物扔到箱內。

      據了解,東花市街道共有寵物狗六七百條,兩年前在北京市公眾滿意度中期調查中,犬類管理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之一。為了使居民養成文明養犬習慣,街道陸續在5個社區建設廁所沙坑19個、紙便一體箱85個、宣傳提示牌100個。街道與物業單位簽訂認管協議,負責日常管理維護,對沙坑、儲便箱清理消毒,及時補充便紙,維護文明提示牌;社區居委會宣傳動員廣大居民群眾文明養犬、及時處理寵物糞便,共同營造干凈整潔的家園環境。1年多來,社區的環境衛生有了很大改善。

        養犬自管會督促居民文明養犬

      上午,景山街道景山東街社區養犬自管會會長李艾在胡同里巡視,查看狗狗隨地便溺和佩戴狗鏈的情況。“養狗的人喜歡在一起談狗、遛狗,為了把養犬戶組織起來,社區于2005年成立了文明養犬自管會。”李艾介紹,社區目前共有60多個養犬戶,大部分都加入了自管會,簽訂了文明養犬協議書。

        妞妞的身份證

      “妞妞”的主人牛大媽是文明養犬自管會會員,每年她都為“妞妞”定時年檢、打防疫針,平時出門時拴好狗繩,及時清理“妞妞”拉在胡同里的便便。牛大媽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前,自管會經常組織各種活動,學習北京市有關養犬的法律法規、犬只飼養和防病知識等,每年4月底、5月初的周六、周日,自管會都聯合公安、防疫部門集中為養犬戶提供年檢、上證、打針防疫“一站式”服務。幾年下來,胡同里上狗證的人多了,飼養大型犬的人少了,遛狗時拴狗鏈的多了,胡同里的狗糞少了。

        居民帶狗狗去打防疫針

        除了景山東街社區,東城區還有很多社區成立了養犬自治組織。

      草廠社區胡同經過整治提升后,胡同環境煥然一新。為了維護胡同環境衛生,社區于2018年成立養犬自律會委員會,選舉出養犬自律會會長、副會長等13名委員會成員,草廠社區116戶養犬居民全部加入養犬自律會。

      養犬自律會會長張麗介紹,養犬自律會成員每周在胡同巡邏,督促居民文明養犬并檢查胡同衛生。每月動員全體自律會成員,上街清掃未設立寵物糞便收集箱的大街,同時對垃圾進行撿拾、清掃。

      針對“胡同里寵物狗糞便清理難”的問題,草廠社區在胡同內設立了“偽裝”成盆栽的寵物糞便收集箱。有了這個“神器”,養犬人只需打開盆栽花盆下方的蓋子,用里面的廢舊報紙收拾好狗狗糞便,再放入盆栽內的寵物糞便收集盆里即可。箱內的寵物糞便由物業人員定時清理。

      在不文明養犬頻頻成為輿論焦點的情形下,倘若一座城市能夠率先呈現出人與犬和諧相處的生活圖景,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勢必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實現這樣的美好愿景,需要政府部門的努力,更需要每個人打心底形成“公約”和“規范”意識。畢竟,無論是“硬措施”還是“軟約束”,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使文明養犬真正成為一種生活自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