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元寵閱會》正式“開會”,每周一個關于養寵生活的話題。華元關注寵物品質生活從來都說一不二,從科普傳播、情感交流的細枝末節開始,傾情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寵閱會”。
巴哥犬“紐曼”被主人拴在舊金山一家咖啡店的門口,誰能想到,就這么司空見慣的一栓;那么自然地一坐(俗稱奶奶坐);再加上它天生的一個表情,竟然使“紐曼”成了網紅。
廣大網友也是沒良心的,不僅不安慰人家,還給封了個“全世界最憂傷狗狗”的稱號,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能怪網友“無情”,誰讓“紐曼”你長得這般愁苦啊……估計“紐曼”要是會說話,它一定很悲憤:“怪我嘍?!我媽生我就這樣,我全家都這樣!”
不錯,巴哥犬的確全家都這樣,不管它們全家是喜是怒是悲是樂,永遠一副“愁死我”的表情,關于這種表情,也是常被愛犬者拿來搞文藝創作的素材,“紐曼”家族,你們就認命吧,誰讓你們被褶子家族相中了呢,呵呵。
不過,“紐曼”家不孤獨,比你們愁苦的,大有“狗”在,只是它們還沒進入公眾視線,沒有成為網紅罷了。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那些滿臉褶子的狗,看看誰會成為下一個“憂傷派”掌門人。
好了,上面的我們是來搞笑的,接下來來點兒正經的,專業貼如下,拿去顯擺吧:
英國斗牛犬的褶皺具有血槽功能。該犬以前是作為斗犬使用的,經常把對手咬得血流如注,如果沒有褶皺,血就會流進英國斗牛犬的眼睛或者鼻腔里,估計就算贏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繁殖者越來越重視斗牛獒的面部皺褶,讓它們自帶血槽,讓血順著皺褶流到地面上。
尋血獵犬和巴塞特獵犬的褶皺也是為了輔助它們的工作。作為嗅覺獵犬,這兩種犬的褶皺在它們低頭嗅聞獵物氣味時,可以由上而下遮住它們的視線,可以使得它們不受環境影響(看不見其他東西),以便它們專注于嗅覺。
沙皮犬也曾是斗犬,它們身上的褶皺也是有功能性的。當對手咬住沙皮頸部或者后背,松弛的皮提供給它們回頭反擊的空間,也就是說,如果直接咬住肉,它們就無法動彈了;咬住皮,就算受傷,也只是外傷,不會傷及骨肉、內腹。
所以,那些天生具有“愁苦”氣質的犬種,都是因為原始功能而被繁殖者強化了褶皺堆砌的形態,就算它們已經不需要再從事特定的“工作”,這些褶皺也被保留下來,成為它們的標志,給了愛犬者趣談的資源。
現在你們知道了為啥那么多狗狗都會長褶子了的原因了吧?是不是又學到新技能了呢?
記得,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都看到哦!
By
內容 / 泓默
排版 / 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