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業家消息,近期,德勤發布了《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白皮書》研究報告,報告從多方面對中國寵物食品市場進行了綜合分析。
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約510億元,其中寵物主糧占比約86%,寵物零食占比約8%,但保持顯著高于行業整體的增速。寵物貓食品自2016年占比42%提升至2021年的52%,并有望在未開進一步提升市場比例。
受養寵人群增加滲透率提升,消費水平提升單寵話花費增加以及社會養寵氛圍增加等多因素影響,未來中國寵物食品市場仍將進一步增長。
報告具體如下:
寵物貓數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定制化寵物食品或成趨勢
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約510億元,其中寵物主糧占比約86%,寵物零食占比約8%,但保持顯著高于行業整體的增速。寵物貓食品自2016年占比42%提升至2021年的52%。寵物食品作為寵物賽道高剛需產品,受老齡和獨居人口增長、寵物主消費意愿增強等因素驅動,預計未來五年市場增速可達17%。
寵物零食作為寵物主人和寵物之間的娛樂紐帶和輔助訓練工具,其增速最快,特別是有特定營養保健功能的寵物零食未來將愈發受歡迎,如化毛膏和具備潔牙功能的凍干、咬膠等。由于城市生活節奏快,居住面積小,市內對養狗有嚴格的限制等因素,貓數量快速增長,未來貓食品前景廣闊。
從寵物數量來看,中國寵物貓數量在2015-2017年間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寵物狗飼養歷史更久且多年來增長穩定,預計寵物狗的老齡化將先行到來。
養寵人群年輕化、寵物地位擬人化、養寵理念科學化,三大趨勢促進寵物食品消費躍升。
其中,寵物主呈現年輕化分布,80后、90后成為消費主力。由于教育背景、生活方式、成長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年輕人對養寵理念接受程度相對較高,對寵物有著更高的情感需求。
從寵主月薪收入來看,2021年35%的寵物主月收入超過10,000元,2019年該比例僅有25%。寵物主中高收入人群占比的增加,以及與寵物的強烈情感紐帶將推動寵物相關產品的支出水平提高,2021年國內單只寵物年食品支出為273元,雖近五年增速近15%,但和國際領先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未來仍有提升空間。
寵物生命周期各階段需求不同,隨著寵物數量的高速增長與科學養寵理念的普及,品牌打造定制寵糧將成趨勢。
該報告指出,寵物各年齡段需求不同,目前有特殊飲食需求的幼老齡寵物在貓類和犬類中的占比分別約為20%和30%,未來隨著寵物數量高速增長,科學喂養理念的普及,幼糧和老年產品需求將會出現明顯提升。可預見的是,未來寵物食品品牌根據品種、年齡段、保護腎臟等特殊需求設立多樣化產品品類將會是大勢所趨。
電商渠道發展強勁加速滲透
寵物門店整合趨勢明顯
報告顯示,隨著電商行業的整體發展,電商渠道在寵物食品市場中的整體份額不斷提升;而在線下渠道中,品牌化的寵物門店和越來越多的寵物醫院是養寵人群的重要消費渠道,傳統的門店商超等其他傳統線下渠道占比則較低。
其他渠道包括貓/犬舍、軍犬訓練基地、花鳥魚蟲市場等傳統線下渠道,未來精品貓舍的數量將增加,而傳統花鳥市場則逐步被淘汰,該渠道未來整體份額略有下降。
報告從電商、寵物店、寵物醫院和門店商超四個維度進行分析。
從電商渠道來看,寵物行業電商渠道整體發展強勁、滲透率迅速增長。電商平臺數字化營銷觸達較廣,同時平臺上圖片視頻等可視化營銷內容刺激在線消費。
電商渠道未來增速最高的是綜合電商渠道和內容電商渠道,其中綜合電商平臺品類豐富且具備規模化的管理體系,同時面向所有消費者,具備公域流量優勢,但轉化效率較低。
內容電商通過KOL直播、短視頻、圖文種草等形式吸引流量,并最終通過電商板塊變現。流量分 發機制下,品牌可直接觸達目標消費者,流量轉化效率高,但同時維護KOL、購買流 量等產生的轉化費用也較高
從寵物店渠道來看,寵物門店數量穩步增長,品牌化寵物店提供標準化的服務質量,大力提升消費者信賴度,將吸引更多的客流量,促進單店消費增長。
鑒于租金和勞動力成本的壓力在增長,寵物食品等的零售對寵物店收入和利潤增長的重要性日益明顯,這種趨勢在一線城市更為凸顯,目前寵物食品銷售通常占寵物店收入的~20%。
寵物醫院渠道,中伴隨著醫院門店數的持續增加,消費者科學養寵意識提高,單店客流量和單店消費同步增長。由于受到消費者信賴,獸醫推薦的產品品牌購買轉化率較高。
寵物醫院中醫療服務收入和利潤更大、更主要,所以寵物食品通常是一項附加業務,寵物食品銷售占比約為15%-20%。寵物醫院作為基于信任的高粘性消費場所,對消費者品牌選擇和更換決策的影響明顯。
門店商超渠道中,門店商超的品牌滲透率較低,產品多樣性有限,因而不是養寵人群的主要消費渠道。隨著O2O業務的發展,在門店商超的寵物食品消費將略有增長趨勢。寵物食品在整體的商超比例占比較低,部分門店為了尋求差異化及針對這一客群增長的趨勢,在這一塊或將有更多的投入。
報告還指出,打造優勢單品切入主糧賽道,依托用戶粘性構建壁壘將成為新銳品牌制勝之道。品牌需要依托寵物零食品類拉新易于快速積累客戶,并建立品牌認知,是許多新銳品牌選擇切入市場的方式,但往往面臨著客戶粘性低,向客戶連帶銷售其他產品難度高的困境。
因此,通過寵物主糧切入市場或為新銳品牌制勝之道。然而,能否成功打造爆款主糧單品,需要品牌具有打造創新的產品和包裝、同價格段領先的成分和原材料、全域的營銷推廣、精準的渠道承接和持續的迭代延展的能力。
寵食上游受農副產品價格波動影響較大
中游生產品牌代工延伸布局
下游終端呈全渠道融合趨勢
報告顯示,寵物食品行業上游原材料主要為農副產品,以谷物、淀粉等糧食類作物和肉類皮革為主。農副產品受節氣、地區等因素影響波動頻繁且幅度較大,給寵物食品生產成本造成較大不確定性,同時上游行業規模龐大,寵物食品企業議價能力較低。
寵物食品中游主要是研發、生產和倉儲。近年來代工廠和品牌逐步呈現融合趨勢,表現為代工廠向下自建品牌拓展毛利空間,品牌向上自建工廠提高品控和競爭力。
寵物食品下游終端呈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寵物食品品牌趨向進行全渠道布局,依托社交媒體、寵物店或寵物醫院觸達消費者,依托電商渠道為消費者提供購買觸點。
寵物食品上游端:原材料占成本比重大,上游價格波動影響顯著,寵物食品議價能力低。
寵物食品的生產成本中,原材料占比約為50%-70%,其中肉、禽、漁等農副產品占比高達~70%,此類原材料價格受地區、節氣影響較大,價格波動頻繁且幅度較大,給寵物食品的生產成本造成較大不確定性。以主要原材料雞肉為例,2019年10月,肉雞集貿市場售價為24.37元/公斤,2020年10月售價為20.30元/公斤,同比下跌16.7%。
我國肉禽市場規模高達萬億級別,而寵物食品市場規模僅百億,其原料采購規模遠小于上游肉禽行業的生產規模,因此寵物食品生產環節對上游原材料的議價能力較差。
寵物食品中游端:工廠和品牌方互相滲透趨勢明顯,代工廠為提升毛利空間開創自有品牌,品牌方為品控和供應鏈穩定性加速自建工廠。
部分國內品牌在成立初期,在成本的考量下多通過代工廠代工生產,然而代工廠難以滿足品牌對于品質以及供應鏈穩定性的要求,因而部分品牌會考慮自建工廠或承包養殖基地提升品牌競爭力。
寵物食品下游端:終端呈現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寵物食品品牌趨向進行全渠道布局。
寵物食品品牌需布局社交媒體和線下專業渠道(寵物店和寵物醫院),以在消費者中建立品牌認知、購買意愿和忠誠度。從寵物店購買寵物時,養寵用戶會首次接受養寵教育并產生信任感,因此,品牌在寵物店鋪設陳列用戶粘性高的主糧較為重要。而在寵物醫院,寵物醫生的建議具備權威性,消費者容易接受建議更換品牌,并以此建立對新品牌的強烈信任感,因此,寵物醫院也是品牌布局的重要渠道之一。
同時,由于消費者傾向于在線上電商平臺選擇熟悉度高或價格優惠的品牌,品牌可通過建立電商渠道為消費者建立購買觸點,并通過購買流量更直接快速地觸達消費者。
國產品牌崛起
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受到擠壓
報告顯示,隨著越來越多國產品牌的崛起,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受到擠壓,CR3的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17%降低至2021年的13%。(CR3為業務規模前三名的公司)
國內寵物食品企業暫未發展品牌專業性,發展初期多通過爆款產品打響品牌知名度,后在該品牌下拓展產品品類,增加目標人群的觸達。同時,部分國內企業從代工生產商或飼料公司轉型而來,利用自己的供應鏈優勢,逐步打造出物美價廉的自主品牌。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成分的愈發重視,國產品牌的高性價比獲得消費者認可,然而產品成分和價格定位不匹配的本土品牌正在失去市場份額。
PS:因文章篇幅有限,如需完整版寵物食品白皮書可將本文轉發至朋友圈截圖并發給作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