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開店五年多。怎么說呢,任何生意都有賺有賠。綜合來講產品的利潤進口百分之二十左右 國產正規品牌百分之四五十,小垃圾品牌能達到百分百。服務的成本就是水電浴液的費用了。在去掉人工房租物業損耗等等。可以自己算大概平均利潤了。 因為你鋪一店面進口糧和鋪一店面雜牌糧是不一樣的利潤。這個行業是好賺錢的,又是不那么好賺錢的。雖然矛盾卻是現實。如果只是單純的商品服務型寵物店,定位也基本是社區店,一個社區店覆蓋周邊3公里范圍的小區。你得知道這個范圍養寵人群多不多,競爭同行多不多。100只寵物只有一家店和100只寵物有三四家店,這就是只會惡性競爭分割市場了。你要干這行你得喜歡寵物,但你要賺錢,你就得變得不那么喜歡寵物,因為這只是賺錢的工具。因為顧客需要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喜歡寵物你可能選購的產品利潤并不大,可是賣價卻高,你用的浴液也都是好的,你做的服務也很全面,等等都無形當中增加了你的成本和人工效率。但是由于寵物行業剛起步,顧客對產品大多不是很了解,并不像我們日常快消品那樣品牌大家都熟知了。所以這就存在了很多人是看價格不看價值的。就算顧客了解品牌,也都識貨,但是現在小到小學生,大到退休爺爺奶奶估計都會使用手機淘寶京東 拼多多 閑魚等各種途徑購買產品。如果你是一個想開點的養寵人,我想問一下,你自己每個月在寵物店又能消費多少錢呢?買東西是線上還是線下呢?線上的sku永遠是線下店比不過的體量,加上線上動不動618 雙11做活動,一次囤半年,一年囤兩次的現象也很多了。試問,你認為的寵物店是靠什么盈利賺錢的呢? 再來說洗護美容服務,很多顧客會覺得每次送來洗澡美容都得排隊,要排隊的生意一定不會太差。可是為什么要排隊呢?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過你身邊的寵物店都有多少個員工?是老板親自洗剪吹還是五六個美容師在后方忙碌著?一個美容師一天的工作效率基本是有限的。如果按照精洗一只狗1小時,美容一只狗2小時算。一個美容師從早到晚工作10小時也就美容4-5只狗。而且寵物美容跟人不一樣,人的很多利潤項目在燙染,而燙染的時間雖然久但其實理發師卻可以在顧客上完設備以后去操作其他顧客。寵物美容只能從一而終的把一只寵物操作完才能開始操作下一只。所以如果美容師工資不低,但工作效率有限,而一家店的顧客很多是隨機的,就算有預約機制也很少會讓美容師每天都滿負荷的最大化發揮他的勞動價值。所以寵物店排隊服務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這件事雖然利潤高卻只是個辛苦錢,如果老板不操作是雇的人員操作,那去掉人工工資利潤也不見得有多高了。 接來下可以說說活體了,活體真的賺錢,上面說的要想賺錢就要不那么熱愛寵物充滿愛心也主要是想說說這個環節。因為活體才是這個行業最觸目驚心的地方。活體是沒有任何成本標準的。各種平臺上很多人計算活體一年成本投入多少有多賺錢的。恰恰是那些只當作工具不當作生命的人干的事情。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同樣品相品種養一只狗吃3塊錢一斤的糧是飯吃30塊錢一斤的糧也是飯,一只狗一年發情2次每次都配是繁殖,一年只配一次也是繁殖,更有甚者會人為干預讓母狗發情能達到三次的。這都是隱形的成本,消費者無從考證。每一只小貓小狗都很可愛,都很萌,但你卻不知道它們繁殖的成本能差出多少。貓販子狗販子會各種回收,回收抱窩會壓縮成本降低風險,畢竟死亡率也高的話,價格高就承受不住了。所以市場銷售者不管自身能力是否達到可以飼養寵物,很多購買者沖動消費也好,自身經濟能力不足也罷,怕第一次養不好死掉了風險管控也罷,大部分購買萌寵的人是要便宜的或者說看了咸魚 58等各個寵物市場價格以后要相對便宜的,所以如果都要找便宜的那慢慢的壓低收購價格是在倒逼養殖戶們縮減日常喂養成本,也就是盡可能的壓榨繁殖寵物的最大價值! 所以很多寵物店你看臟兮兮全是貓狗的還有味道的和干干凈凈不賣活體進門都有各種渴望 go這樣品牌糧的店比較的話,還真不一定后者能比前者更賺錢。 說了這么多其實還是想說進入這個行業真的不要考慮能賺多少錢,如果你是喜歡寵物,那我只能說保持初心,當作一個小事業,把你認為健康的科學的理念盡可能的傳遞給信任你的寵物主人們這就夠了。因為你會面臨被貓狗抓咬,肩周炎啊,腱鞘炎啊,腰肌勞損啊等等長期工作的后遺癥。但放寬心,不那么拼命以賺錢為目的也許反而就不在意了呢
開寵物店一年有多少利潤?
知乎,中文互聯網高質量的問答社區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內容平臺,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線,以「讓人們更好的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找到自己的解答」為品牌使命。知乎憑借認真、專業、友善的社區氛圍、獨特的產品機制以及結構化和易獲得的優質內容,聚集了中文互聯網科技、商業、影視、時尚、文化等領域最具創造力的人群,已成為綜合性、全品類、在諸多領域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知識分享社區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內容平臺,建立起了以社區驅動的內容變現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