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錢龜產業內,無人不識李藝。這位惠州博羅縣楊僑鎮的農民,從1989年開始養殖金錢龜,獨家突破了人工繁殖技術,從最初的8只發展到擁有種龜超3000只。因其養殖金錢龜數量巨大,又被業內譽為“龜王”。
24年來,他帶領楊僑鎮300多戶農民辦起了家庭生態養殖場,養金錢龜實現了小康夢。
談起當初養龜的念頭,李藝說當時只是一種愿望。1985年,李藝在廣州一所中專學校讀書。
一次,他到書店去翻看一本有關珍稀動物養殖的書。其中一節介紹了金錢龜巨大的藥用和觀賞價值,而其最后的一句話“金錢龜尚沒有人繁殖成功,如果誰能夠突破,就將獲得十分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令年輕的李藝不覺怦然心動。
他想,如果這項技術由我來突破,那么我以后的生活就會好過很多了。
懷揣著致富夢想,李藝開始行動了。在廣州讀書期間,每到周末,他就到動物園里去觀察龜,還經常到市場里去了解龜的行情,并找了許多有關龜類養殖的書報來讀。
這種調查摸底的工作,一直持續到他參加工作兩年之后的1989年。李藝最后得出結論:由于野生金錢龜的數量以每年70%的比例銳減,因此如果繁殖成功,其市場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經深思熟慮后,李藝于1989年5月份投入2475元從市場上買回了2公6母共8只野生金錢龜。李藝說:“當時我的工資只有幾十元,而買龜的錢中有2000元是借的。”
1995年,李藝夫婦向別人借款100多萬元建起了第一幢約1000平方米的5層金龜樓。
內設培育池、科研池、生態園、種龜庫存、孵化室等功能的“萬龜園”。
萬龜園投資達1.8億元,建筑面積達3萬平方米,龜場面積達340多畝。養金錢龜的數量世界第一。
24年來,李藝帶領楊僑鎮300多戶農民辦起了家庭生態養殖場,養金錢龜實現了小康夢,也賺到了上億身價。
人把它當作消費品和投資品,甚至值得炫耀的“鎮宅之寶”。人們稱它為“金錢龜”,寓意吉祥長壽,金錢歸來。
內設培育池、科研池、生態園、種龜庫存、孵化室等功能的“萬龜園”。(出處: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