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18日,香港銅鑼灣一寵物店(包括倉庫)的多個倉鼠樣本被檢測出新冠病毒后,香港政府決定對近一個月內從荷蘭同一家公司進口的2000只倉鼠進行人道處理。政府在疫情嚴峻時刻,采取如此果斷的做法得到了大部分民眾的支持,然而,在社交媒體上,一些動保人士卻急了,甚至將此事與此前的“捕殺傷人野豬”事件聯系起來,并提出了一系列“陰謀論”。
綜合港媒18日報道,昨天,香港新增18例確診病例,其中一名23歲女性是一家寵物店的員工,平時主要負責店內寵物的喂養以及清潔籠子,如果有客人來店里買倉鼠,她會把倉鼠抱出來給客人展示。該店一顧客也確診,她曾與家人一家到該寵物店購買倉鼠,并二次前來換籠、購買食物。
因此,這家寵物店引起了檢疫部門的高度重視。檢測發現,該家寵物店內的11個倉鼠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該寵物店在大埔工業中心倉庫的88個樣本,包括部分籠子及食物也呈陽性。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透露,由于有多只1月7日后到香港的倉鼠樣本驗出陽性,且近兩周內有300多筆交易,情況頗嚴峻,會盡快聯絡曾在該店購買寵物的顧客。
昨天下午,香港政府宣布要人道處理約2000只倉鼠及其他小型寵物。香港漁護署署長梁肇輝介紹,根據記錄,全港最近一個月共有2個批次的倉鼠進口,包括去年12月22日和今年1月7日進口的兩批,全是由同一家荷蘭公司空運到港的,共涉及約2000只倉鼠和其他小動物。因此,為平衡風險與動物福利,需要盡快解除潛在風險、完全隔斷倉鼠與市民的接觸,故決定人道毀滅所有倉鼠。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該決定宣布后,一些動保人士急了。在facebook上的“救救倉鼠關注組”內,一些人將此事與此前香港野豬頻頻傷人后,漁護署宣布定期捕滅一事聯系起來,并用極其刻薄難聽的話語稱,“這是屠殺”“殘忍殺害無辜者”“滅絕人性”,還有人危言聳聽稱“如果野豬、倉鼠都能被捕殺,他們可能下一步就要殺害沒有打疫苗的人了……”
曾宣傳“港獨”思想的前屯門區議員何國豪在個人Facebook為倉鼠喊“冤”,稱“倉鼠是無辜的,先不論倉鼠是否源頭,一下子屠殺2000只小動物,荒天下之大謬,滅絕人性。”一句“不論倉鼠是否(是)源頭”頗有點網絡段子“拋開事實不論”那味兒。
對于政府的做法,多數香港市民表示支持。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政府的決定非常重要、果斷及明智。他舉例去年歐洲曾撲殺數以十萬計染疫貂鼠,今次若倉鼠在鼠群中傳播,導致新變種病毒出現,對香港甚至全世界影響將不堪設想,加上前10天染疫倉鼠會釋出很多病毒,有機會傳給人,撲殺倉鼠有助降低對飼養者及社區風險。
另一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出,新冠病毒在倉鼠間有類似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力及媒介,銅鑼灣寵物店有近20%樣本驗到病毒,比例相當高,而涉事批次進口的倉鼠“全部都有潛在風險,而且風險不低”,當局有必要采取果斷措施。
一些關心動物的人士也提醒大家不要通過將倉鼠扔出家門的方式棄養,這樣可能會造成隱形傳播鏈。今天上午,陸續有市民將倉鼠交到漁護署,市民陳先生表示,先后在12月30日及本月初,在寵物店買了兩只倉鼠。他說,倉鼠健康,沒有病癥,他認同政府的處理方式是為市民著想,否則病毒擴散,大家都不好過。
另一名市民麥先生上月27日在涉疫寵物店買了一只倉鼠,由于擔心自己、家人及另一只寵物貓受感染,所以交出了倉鼠。
今天上午,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再次回應此事,表示政府決定人道處理倉鼠,已盡量平衡(各方)并按進口批次劃線,減少對動物的影響。
他指出,鑒于新冠病毒疫情嚴峻,世界每天都有新發展,香港為控制疫情,需留意發展,采取穩妥措施切斷源頭。 他強調本次措施并非一刀切,已盡量找出有風險的進口批次劃線,而高風險倉鼠與其他動物的處理也不同,例如其他動物沒有受感染,又或者沒有證據顯示能有效互相傳播的會做測試,如果沒有問題(寵物)可留在店內,寵物店也可以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