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種貓,時常讓人感嘆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完美的小生命存在,我想它一定是布偶貓,是的,布偶貓作為目前現存體型最大、體重最重、最漂亮的純種貓之一,擁有著一身中等長度的絲綢般毛發和閃閃發亮的杏仁型藍眼睛.,加上狀似羽毛的長尾巴,經常被貓奴們稱作“行走的毛絨玩具”,吸引了大批重度吸貓患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貓界的“小仙女”吧! 一、歷史是了解布偶貓的基礎 布偶貓是由Ann Baker(安貝可)于1960年代繁育的,她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名飼養員。那時候,她借了鄰居的貓pennels和她自己飼養的貓約瑟芬(白色長毛貓)交配,得到了約瑟芬的4只小貓后代,這四只小貓就是過度期的布偶貓,它們也是今天布偶品種建立的基礎。后來,安貝可在1996年將這四只中的其中兩只注冊在CatFanciers Association (CFA)并為它們命名為Ragdoll(中文名:布偶貓)。 二、顏色、圖案、斑紋構成布偶貓的分 布偶貓的頭呈楔形,眼大而圓,被毛豐厚,四肢較長且富有肉感,尾長,身體柔軟,作為一個晚熟的品種,它們的毛色至少要到2歲才會足夠豐滿,剛出生的幼貓全身是白色的,一周后幼貓的臉部,耳朵,尾巴開始有顏色變化,直到2歲時被毛才穩定下來,直到3-4歲才完全長成。 長成的布偶貓主要有四種圖案:雙色、梵色、手套、重點。圖案有六種顏色:海豹色、藍色、巧克力、淡紫色、紅色、奶油色。斑紋可以是山貓、玳瑁、山貓玳瑁。如果你計算一下,可能會發現有很多不同的組合! 下面,我們來分別介紹一下布偶貓的圖案、顏色、斑紋。 首先是圖案分類:目前大家主要依據白斑的多少將布偶貓分為四大類。 1.雙色圖案 面部倒“V”形、四肢、胸腹部為白色;其余部分為漸變的重點色。 2.手套圖案 下巴、爪子、胸腹部為白色;其余部分為漸變的重點色。之所以稱為手套,是因為爪子為白色,仿佛戴了一雙白手套。 3.重點圖案 面部、四肢、尾巴由深至淺漸變于軀干上的重點色。 4.梵色(高白雙色)圖案 面具的頂部、耳朵、尾巴為漸變的重點色,其余部分為白色。 不過,后來一些繁育人還發現除了這四種圖案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圖案類型。 一是高白手套色:整體上和雙色比較像,尤其是臉部。但腿上有時會有色塊。背部馬鞍型色塊和雙色可能會有些差異。 二是中高白雙色:臉上的v型白斑比雙色要寬,其邊緣通常穿過眼睛。其身上白斑的數量通常不太穩定。 關于白斑的成因及其遺傳學規律一直是繁育者所關心的。目前認為白斑是由白斑基因控制的,其作用是使局部位置的毛發無法合成任何色素,因此呈現出白色。通過長期的觀察,目前認為布偶貓中的白斑是由一個單一基因控制的,并且該白斑基因一共有三個等位基因,其中有兩個等位基因都可以產生白斑,分別是S1和S2:S1產生的白斑較小,而S2產生的白斑較大。而第三個等位基因s不能產生白斑。等位基因的白斑大小具有疊加效應。因為存在三種等位基因,而且每種基因都要有兩份拷貝,所以存在六種搭配,基因型、圖案類型以及布偶貓長相的對應關系如下: 其次,再來看看布偶貓的顏色分類,這里的顏色分類指的是重點色區表現出的顏色,可觀察耳朵和尾巴。 1.海豹色 顏色偏深,重點色區域呈現海豹皮膚般的深棕色,屬于暖色系。 2.藍色 顏色偏淺,重點色區域呈現典雅的灰藍色,屬于冷色系。 3.稀有色 巧克力色:淺棕色系。淡紫色:淺灰紫色系。紅色:橙紅色系。奶油色:淺黃色系。 其實所有的這六種毛色都是由三個基因來控制的,分別是紅色基因、棕色基因和稀釋基因。其中紅色基因負責生成棕黑素,使毛色呈現出橘黃色,而棕色基因負責生成真黑素,使毛色呈現出黑色。但是棕色基因在貓中出現了突變,形成了兩種新的變體,分別稱為巧克力色基因型(b)和肉桂色基因型(b1),這兩種基因型也可以生成真黑素,但是其濃度要低一些,所以看起來顏色就要淡一些。 最后是布偶貓的斑紋分類,斑紋是可以跟任何圖案、顏色組合的。 1.山貓紋(也叫虎斑紋) 具有山貓樣的條狀虎斑紋。附屬于重點色區,屬于斑紋型附帶圖案。山貓紋的布偶貓為白色耳邊。 2.玳瑁紋 又稱龜甲,擁有斑駁的色塊,形似玳瑁花紋。附屬于重點色區,屬于斑紋型附帶圖案。 3.山貓玳瑁紋 斑駁的色塊中帶有條狀的虎斑紋。附屬于重點色區,屬于斑紋型附帶圖案。 布偶貓的純色基因,控制毛發上環狀條紋的有無。純色基因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基因,有兩個等位基因:野生型(A)使毛干生出環狀條紋;突變型(a)使色素顆粒均勻分布整個毛干。其中a是隱性等位基因,受A抑制。當布偶貓攜帶有兩份隱性等位基因(a/a)時,才表現出純色效果(無虎斑圖案)。但是紅色基因又能抑制純色基因,因此,不帶虎斑紋的紅色重點色布偶貓是永遠不會存在的。 另外,我們在為布偶貓命名時的標準就是根據顏色+斑紋+圖案這樣的先后順序來命名的,如海豹山貓手套布偶貓等,不過說實話,我也不是很分得清布偶的分類,只知道長得好看就是啦,都好美好美哦! 三、布偶貓常見的遺傳疾病 說到布偶貓的確定,就要提到布偶貓中的遺傳病,很多純種貓在品系建立初期為了獲得優良性狀不得不進行近親交配,但是這樣做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使某些遺傳病的發病率非常高。例如根據一項在二十一世紀初對全世界范圍內的波斯貓的調查,多囊性腎病(PKD)這種遺傳病在波斯貓中的發病率高達38%,這就意味著世界范圍內平均每十只波斯貓里就有四只患有多囊性腎病,這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比例。 這里所說的遺傳病主要有三種類型:隱性遺傳病、顯性遺傳病和半顯性遺傳病。簡單的區分的話就是隱性遺傳病是指必須攜帶兩份致病基因才會發病的遺傳病類型。顯性遺傳病是指只要攜帶一份致病基因就會發病的遺傳病類型。半顯性遺傳病是指隨著攜帶的致病基因的個數不同導致發病的嚴重程度不同或是發病率不同。 對于布偶貓來說,有兩種主要的遺傳病:肥厚性心臟病(HCM)和多囊性腎病(PKD)。這兩種遺傳病都屬于顯性遺傳病。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布偶貓的這兩種遺傳病: 肥厚性心臟病:是家貓中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病。其主要病理表現為不對稱性的心肌肥厚導致的左心室腔體縮小。通俗的說就是心臟體積過大,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功能受損。臨床上,這種遺傳疾病發病以后,幾小時內貓咪會因為缺血而非常疼,疼到痛苦地大叫,只能用前肢移動身體。很多會呼吸加快,甚至慢慢呼吸困難并且虛脫休克。這種遺傳疾病在布偶貓中發病較早,在15個月時即可表現出發病癥狀。 多囊性腎病:多囊性腎病是家貓里最常見的一種腎臟疾病,尤其在波斯貓及其相關品系中高發,據統計,大約38%的波斯貓患有該病。布偶貓由于在品系建立初期引入了波斯貓的血統,因此也引入了該種遺傳病。患病布偶貓的腎臟會長出許多囊腫,令腎臟體積驟增及腎功能減退。但是臨床癥狀通常在貓成年后才會表現出來。癥狀主要包括抑郁、厭食、多飲多尿和體重降低。患病貓通常在4-8歲時死于腎衰竭。任何含有波斯貓血統的品系都應注意對多囊性腎病的預防。 遺憾的是,針對布偶貓的這兩種致命遺傳病,目前并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我們只能通過提前進行科學的希諾谷基因檢測,積極護理,悉心照顧等方式來維持延續布偶貓的生命。 四、了解布偶貓血型的必要性 新生兒溶血發生的原因是B型血母貓與A型血公貓交配后會生下A型血幼崽。母貓在給幼崽哺乳時,乳汁內的A型血抗體會進入到幼崽體內,從而攻擊幼崽的血細胞,并造成致命性的溶血反應
。 據目前所參考的文獻來講,根據地理位置及品種相關性不同,布偶貓B型血的概率大約在20%-30%之間,所以不管你是一名布偶貓舍的繁育者,還是一個普通的愛貓人士,都應該對自有的布偶貓咪血型有一個了解。 四、長得美,性格好,價格自然也美麗!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貓咪走的是高冷路線,它們總是與人類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布偶貓偏偏不是這樣,它們很粘人,只要主人在家,它們都會跟著主人走來走去。他們打心底里熱愛人類,從不抗拒被人擁抱。而且布偶貓喜歡安靜,所以他們也不會像很多貓咪一樣常在家中上躥下跳。 布偶貓非常適合女生以及沒有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飼養。他們和小孩在一起也是安全的,他們動作溫柔,性格沉穩友好,不會對小孩造成威脅。 此外,布偶貓與小狗或其他寵物相處良好,不懼怕大狗,也不會去傷害小寵物,甚至愿意主動去接近及照顧家里的其他寵物。 長得美,性格又這么好,價格自然也美麗,目前寵物級布偶貓的價格在 8000-18000元左右,賽級布偶貓價格在18000-25000元左右,而繁育級布偶貓價格不定,因為繁育級布偶貓為非絕育種貓,只出售給一切經過CFA或TICA認證的公開貓舍,這個價格購買過的貓舍朋友們可以給我們留言讓我們漲漲見識啦!
布偶貓有什么缺點?你后悔養布偶貓嗎?1
如果有一種貓,時常讓人感嘆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完美的小生命存在,我想它一定是布偶貓,是的,布偶貓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