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連云港日報
□ 徐譽寧 韋昕汝
朱孟穎在店內忙碌
在連云區中山西路上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寵物美容店,這家小店的黑色招牌上簡單地寫著“小金寵物店”幾個黃色的字,與周圍的店鋪相比,顯得過于簡單。就是這樣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卻是店主朱孟穎和丈夫李想的所有希望所在。
今年30歲的朱孟穎幼時就特別喜歡小動物,她一直覺得每天與小動物相處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2013年,她在朋友的推薦下,帶著自己打工賺的積蓄,前往北京一家寵物美容培訓機構學習寵物護理。學成后,她回到港城,與丈夫一起開了這家寵物美容店,主要業務是接待寵物狗的洗護及美容。
“當時寵物店很少,我們是屬于入行比較早的人。”朱孟穎說,那時候養寵物的人很多,再加上做這行的人少,她的小店一開業生意還不錯,但她卻并沒有懈怠,哪怕只接待一只寵物,他們都會盡心服務。就這樣,口碑一點點積攢起來,回頭客也越來越多,如今,這家寵物店的固定會員就有500多個。
近日,筆者走進朱孟穎和丈夫經營的這家寵物店內發現,坐北朝南的寵物店,營業面積僅有30平方米,被簡單地分成里外兩間,里屋是寵物洗澡的“浴室”區,中間隔斷位置放了十幾個寵物籠子,里面有待售的寵物狗以及寄養的寵物狗。外間則是由三四個貨架組成的寵物零食銷售區。不大的小店被布置得井井有條。
洗澡、吹干、剃腳毛、剪指甲、拉毛……一大早,朱孟穎夫婦倆簡單吃了點早餐,就在店內忙碌起來,給當天預約洗澡的寵物狗安排“洗護套餐”。當天預約送過來的寵物狗超過20只,給每只寵物狗安排洗護套餐至少要40分鐘。朱孟穎夫婦一天的工作量“拉滿”。
朱孟穎介紹,小店平時每天至少要預約20只寵物狗的洗護,周末要在30只以上,特別是每年春節前夕,業務量最多,她和丈夫從早上8點開始忙碌,一直要到深夜才能收工。
近幾年,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商戶帶來了困擾,朱孟穎的小店生意也受到了影響。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她的寵物店關門歇業了數次,不僅影響了收入,更棘手的問題是,店內寄養的寵物無人照顧,如果出什么事情,無法向寵物主人交代。為了照顧好這些“毛孩子”,閉店歇業期間,她的丈夫就住在寵物店內照顧寵物。
雖然疫情給小店生意增添了一些麻煩,但朱孟穎和丈夫很樂觀,他們始終相信,只要自己的服務好、技術過硬,顧客還是會認同他們的。這些年,有很多顧客兜兜轉轉,最終還是選擇他們的小店。
由于長期接觸寵物和水,朱孟穎的手部皮膚不僅經常裂口,手背上更是傷痕累累,這些都是寵物的抓痕甚至咬痕,在別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朱孟穎早已習以為常。
“寵物和人一樣,都有一個從不熟悉到熟悉的過程,基本上來一次后,就對我明顯友好多了。”朱孟穎說,對于寵物偶爾的攻擊,她并不放在心上。她一直將寵物當作孩子一般,她相信只要用心呵護,順著寵物的脾氣來,寵物會慢慢感受到她的友好,漸漸地,就會變得溫順。如今,來店內洗護的寵物,很多都是剛開店時就來的,大家儼然已經成為老朋友。
開店近10年來,朱孟穎夫婦倆每年只有春節的時候才可以休息四五天,其他時間均在店內忙碌。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工作內容也很繁瑣,朱孟穎覺得這樣的工作環境很有愛,希望能一直做下去。
她對這份工作也充滿著感恩,這家小小的寵物店,給了她和丈夫所有的希望和動力。憑著辛勤的付出,他們每年收入20萬元左右。前幾年,他們購買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套住房,有了屬于自己的溫馨小家,結束了多年來的租房生活。
但朱孟穎和丈夫還有著更遠的目標,他們希望再努力幾年,將來能夠開一家大一些的寵物店,能夠雇幾名店員,組建自己的團隊,將生意越做越大。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