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SARS-CoV-2),通常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并造成呼吸系統和人體各個器官的損傷。自2019年底首次爆發至今,新型冠狀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對世界經濟、社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隨著病毒的大規模流行,新的病毒突變株不斷出現,人們越來越關心新冠帶來的“長新冠”癥狀。早期研究顯示,新冠的主要“長新冠”癥狀包括疲勞、肌無力、失去嗅覺,甚至還有焦慮或抑郁。
2022年2月,中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SARS-CoV-2 infections by intranasal or testicular inoculation induces testicular damage preventable by vaccination in golden Syrian hamster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導致倉鼠急性睪丸損傷、慢性不對稱睪丸萎縮,以及導致倉鼠激素變化。
重要的是,接種疫苗可以預防這種并發癥,在管理恢復期新冠男性患者時,需要格外注意性腺功能減退和生育能力低下。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新冠病毒(SARS-CoV-2、Omicron和Delta)對倉鼠鼻腔或直接睪丸途徑感染,通過對照分析了倉鼠的睪丸和激素變化。通過病毒感染,倉鼠患上了自限性肺炎。
研究發現,即使是通過鼻腔感染新冠病毒,從4-7天開始,病毒也會導致精子數量和血清睪酮急劇下降,感染的倉鼠出現睪丸萎縮,睪丸的大小和重量減少。
精子數量和激素下降
在感染后42-120天,血清性激素水平顯著降低,精子的數量顯著減少。同時,倉鼠出現睪丸急性炎癥、出血、曲細精管壞死和精子產生中斷。
不僅如此,在第7-120天,睪丸組織的炎癥、組織變性和壞死則持續存在。
睪丸大小和重量顯著降低
研究人員又用Omicron和Delta變體通過鼻腔感染倉鼠,發現這兩種變體可誘發類似的睪丸變化。在第4-7天時,Delta或Omicron感染的倉鼠睪丸中觀察到不同程度的生精小管變性和壞死,精子數量也顯著減少。
睪丸組織炎癥、變性和壞死
然而,在經過甲型流感病毒 H1N1 感染的倉鼠,則沒有發現睪丸類似的損傷和變化。
最后,研究人員對倉鼠進行了2次滅活新冠疫苗接種,接種完14天后,再次通過鼻腔讓小鼠感染新冠病毒,在第4-28天時檢查睪丸發現,所有接種疫苗的倉鼠睪丸均未顯示組織病理學變化。
接種疫苗后睪丸組織未損傷
研究表明,接種疫苗可以有效保護睪丸免受新冠病毒損傷。
綜上,該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導致倉鼠急性睪丸損傷和慢性萎縮,并與早期報道的臨床上睪丸炎和性腺功能減退的COVID-19男性一致,研究再一次強調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93/cid/ciac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