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再次觸及神秘之門。《Cell Discovery》雜志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及其團隊,通過對40多種再生動物(蠑螈、水螅、蜥蜴等)進行對照實驗,成功發現一種“逆生長”分子,該分子有著逆轉干細胞老化、促進組織再生的能力,成果一經公布迅速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
圖/研究成果發表于《Cell Discovery》雜志
一、自然界的“再生密碼”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動物的再生能力為人類破譯衰老提供新思路。在我們的自然世界中,有很多生物都具有神奇的“再生”能力,如蠑螈、水螅、蜥蜴等,這種再生能力在老齡狀態下依舊保持活躍。
蠑螈則是其一,軟萌可愛外觀下擁有極為恐怖的再生能力。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曾刊載一則報告:蠑螈大腦部分組織被手術切除,2個月后重生復原,再生的神經元與損失前高度相似;損傷的肢體再生后,皮膚、神經、肌肉也能“修復如舊”愈合生長。
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從這些具有“再生”能力的生物身上找到重生的奧秘,進一步幫助人類延緩老化,為生命再生提供借鑒。為此,劉光慧研究團隊挑選研究了幾十種具有再生能力的動物,并從中選取蠑螈、鹿茸作為對照試驗對象,通過大量試驗研究數據的積累與分析,最終發現:它們強大重生能力存在于脂肪、氨基酸與核苷酸這三大代謝過程,并找到了其中起決定作用的“逆生長”分子——尿苷。
尿苷,一種廣泛存在于蔬菜谷物中的分子,具有抑制人類干細胞衰老、促進多組織再生修復、提高老年個體生理機能的潛在活性。如果給補充尿苷,身體會發生何種變化?
劉光慧團隊進一步開展了動物實驗:給老齡小鼠(23月齡)口服尿苷,2個月后對照實驗發現:口服尿苷的老年小鼠(23月齡)的生理機能顯著提升,表現為肢體抓力和運動能力的提升,多項年老指標被逆轉。業界人士對此次研究發現非常重視,認為其深入認識生理機體修復機制,為人類抑衰領域提供新的策略。
圖/中科院劉光慧研究員及其團隊成員
二、尿苷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多遠?
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不論男女老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解密衰老”展區上駐足,借此了解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我怎么知道自己有多老?”“怎樣才能老得慢一點?”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回答起來極其復雜。
一直以來,中國的老齡化始終是個“老大難”的問題,為此,中科院的科學家們一直在抑衰領域持續探索,終于在另一種和尿苷極為相似的逆生長分子(“賽樂瑞”核心物質)試驗研究中成功取得突破性進展。
尿苷的研究還在初始階段,與其逆生長機制類似,賽樂瑞核心物質也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蔬菜、谷物中的人體內源性分子。美、日多國臨床論證其潛力,卻也在一段時間內技術壟斷,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在抑衰領域一直在努力,要超越美日讓中國人健康且有尊嚴地變老,而不是“老”和“ 病”總是緊密相連。
據團隊2020年發表在《細胞》上的一項研究,歷時6年,發現促進細胞衰老的新型基因,如果能干預這個基因,那么變老速度就會減緩。而中科院發現,“賽樂瑞”類分子在逆轉老化指標、抑制機體衰退上頗具潛力,不同于尿苷,后者研究更充分已經實現商業化。
自古以來人類渴望年輕,而細胞老化正是變老關鍵。“賽樂瑞”分子在市場化普及度上已取得耀眼成績,完成了從臨床試驗到實用化分子劑出世的過程。去年被京東健康官方引進國內市場后,消費用戶多達數萬,今年11.11成交額排到京東健康全平臺第三方店鋪前十。用戶使用后寫下的評論頁面多出現“增強體質”“延緩老化”“減輕慢性炎癥”等關鍵詞,甚至被媒體冠以“神丹”稱謂。
三、百歲之夢或實現?
老齡化問題擺在眼前,科研人員們在抑衰研究的征途上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如何實現“健康地老”是擺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業界人士表示,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的抑衰問題將有更多的可能性。
不論是劉光慧團隊對于尿苷的科研發現,還是中科院取得“賽樂瑞”分子臨床試驗的進展,都表明科研人正矢志不移地推進自主創新,相信通過抑衰領域的不斷進步和探索,我們都能實現更加健康、有質量的百歲之夢。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