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貓咪做錯事打不得?那該怎么教育...

      貓咪做錯事打不得?那該怎么教育...,狗狗,玩具,教育,磨爪,抓撓,天性,貓咪,寵物,馴養動物,脊椎動物亞門

       

      本文由【好脾氣的幺九】傾情提供

      本文為研所原創,謝絕任意轉載

      貓咪犯錯屢教不改怎么辦?

      撓沙發、咬人、尿床、翻垃圾桶、舔塑料袋、啃電線...

      圖自:giphy

      無論怎么打和教訓都沒用,甚至采用柔情策略好言相勸,TA也依舊繼續...

      圖自:貓研所留言

      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貓咪到底該怎么教育?

      懲罰對貓無用?——是真的

      我們總是說:貓咪并不能理解“因為做了XXX事,所以遭到懲罰”這樣的邏輯。

      雖然聽起來可信度有點不高...

      但對貓咪而言——是真的!

      09年一項測試發現:貓咪相較于人、其它靈長、狗、類...TA們的因果關系思維是最薄弱的

      研究人員設置了一個包含因果關系的獲取食物實驗。

      他們分別做了3種模式的繩索機關:拉動繩子就能獲取食物(A)、二選一拉動豎直繩子獲取食物(B)、二選一拉動對側繩子才能獲取食物(C)。

      圖自:引文[6]

      理論上:實驗難度為 A>B>C,且隨著實驗次數增加,貓咪的正確率應該是越來越高...

      但實際上:測試的15只貓咪,A的正確率有93.3%,但B和C幾乎一樣(49.3%、44.7%);且隨著實驗次數增加,正確率反而降得更低了...

      由此說明:貓咪就是亂扒隨緣試的,TA們真的不善于發現和總結因果關系。

      所以,讓貓咪事后總結“受懲罰的原因”,真的很為難小貓咪,TA們可能根本不明白。

      那為啥打了貓,TA會“認錯”?

      也有鏟屎官會說“可是我的貓咪被打了以后,就老實了...”

      圖自:vets-now

      但其實,貓咪并沒有意識到“我有錯”后的羞愧感和內疚情緒。

      之所以貓咪會在你“懲罰”后躲避...

      并不是因為貓咪知道錯了愧于見人,而是單純為了避免沖突,采取的遠離策略。

      例如在你兇了貓咪后,TA會躲起來、低頭避免眼神碰撞,甚至有的當場翻肚皮...

      只是因為你的吼叫、夸張的動作讓TA害怕,本能的自保。

      圖自:bing

      這和家里來了陌生客人,貓咪會躲起來,或者遇到逃無可逃的爭斗,弱勢貓咪當場示弱,本質是一樣的。

      事實真相是:

      貓并不知道“爬衣柜”是錯,只是知道“提筷子”會被打

      這是兩碼事

      就好像老媽一連名帶姓大聲喊我,我就知道有不好的事

      但并不代表每次這么喊,我們都知道哪里做錯了

      (甚至可能有時我們根本沒錯

      而有的貓看起來好像會“改正”...

      也并不是貓咪理解錯在哪兒了,TA的一切行為動機都是為了避免沖突。

      例如貓咪抓撓沙發被你揍后,TA不去磨爪,只是因為貓咪認為“那個地方是其他大塊頭的地盤,要躲著點他再去偷偷標記”。

      這和野外貓咪間避免沖突,輪流錯開時間去樹干上磨爪標記一個道理。

      貓咪會錯開時間

      圖自:BBC

      因此貓咪最終也只會在你不在場時,再去沙發上偷偷磨爪,而并非會停止磨爪這個行為。

      你不在就開始,發現你就停止

      圖自:網絡

      同樣,當有的貓咪亂尿被打后,貓咪也會誤以為“尿液標記行為侵占了別的生物的領地,所以下次要找個不易發覺、沒人認領的地方排泄”。

      這就是當你打了貓咪,TA可能變換點位置,但還是在床上尿、或者從床上改到衣柜排泄的原因...

      圖自:貓研所留言

      那打不得罵不得,究竟該怎么辦呢?

      貓咪究竟該如何“教育”?

      貓咪的行為是本能、環境和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直接結果。

      因此“管教”貓咪的本質是行為矯正,而不是懲罰。

      目標是引導TA們將我們所謂的正確行為與“獎勵”結合,同時TA們依舊可以自由滿足正常貓咪該有的行為需求。因此需要:

      ▌Step1 找到根源

      絕大多數時候,你認為貓咪存在的行為不端,只是TA們表達了作為動物的天性。例如:

      · 抓撓家具——為了磨爪和標記

      · 咬人——為了玩耍和模擬捕獵

      · 亂尿——為了排泄和標記

      行為本身的生理需求是沒問題的,出問題的是對象或疏導方式,要找到根源。

      玩耍和抓撓本身都沒問題,是對象錯了

      圖自:giphy

      ▌Step2 準備二套方案,學會化解矛盾

      天性不該也無法被抹殺掉,需要的是創造環境條件,及做好引導。

      我們繼續用上面例子延伸分析:

      · 抓撓家具——不讓抓沙發又不給貓抓板——那只能去抓窗簾或者趁主人不注意偷偷抓

      · 咬人——不陪玩也不給玩具消耗精力——那只能半夜跑酷或者欺負別的貓咪

      · 亂尿——只打貓不找到問題根源——貓咪偷偷去別的地方尿或者干脆憋尿

      所以貓咪真的不是故意惹你生氣,大多數情況下,TA們才是“受害者”。

      貓咪的運動量不夠,基本需求只是運動消耗精力

      圖自:貓研所留言

      在找到問題根源、準備好方案后,要引導貓咪選擇那套“人貓雙贏”的方案。

      ▌Step3 選擇貓咪能理解的方式引導

      首先需要找準時機,在過程中給貓反饋,而不是事后再開“總結大會”。

      ● 懲罰性質可能有用,但也有“副作用”

      噪音罐、噴霧瓶、討厭味道、丟絨布東西...確實可以從聽覺、觸覺、嗅覺、視覺上對貓咪產生“厭惡刺激”,可能讓有些貓咪有“做這件事就會倒霉或被嚇一跳”的記憶。

      但是并非所有貓都能理解。

      有的貓會當做玩具

      圖自:giphy

      有的貓只會像怕吹風機一樣,單純的怕水槍怕噴霧瓶,而不是反思是否在某個行為的某個細節上惹你不滿;

      有可能讓貓咪變得只是單純怕吹風機、噪音瓶

      圖自:貓研所留言

      而有的貓甚至因此怕你躲你...

      變得單純怕人

      圖自:貓研所留言

      更別提也有貓咪會因此積累更多壓力,衍生其他行為問題。

      有的貓會認為:鏟屎官不讓我拉屎、吃飯、修指甲

      基本生理需求不能得到滿足,還帶來更大問題

      圖自:baidu

      ● 鼓勵性質會更有用,但要找準時機

      對貓咪短期、長期記憶的研究中發現,貓咪更善于記憶與食物、生存有關的信息。

      所以在貓表現得當時,給予直接的食物獎勵、輕聲的贊美、陪玩互動...讓貓咪將積極行為與獎勵聯系起來,是管教TA們的最有效方法。

      圖自:貓研所留言

      不過獎勵要找準時機,比如:

      ×不要在貓咪咬人后立刻拿出玩具陪TA玩,這可能會讓貓咪有“咬了她就有玩具玩”的錯覺;

      可以在晚上貓咪比較興奮時,先用逗貓棒陪貓玩,然后拿出零食給予獎勵,讓貓建立“晚上瘋玩以后有好吃的”的記憶。

      挑貓咪感興趣的方式獎勵TA

      圖自:giphy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轉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所以幫貓咪糾正行為,也要心平氣和慢慢來~

      PS:上文提到行為問題要找到根源,如果你帶入到貓咪視角還不清楚問題在哪兒,可以后臺回復關鍵詞,了解具體問題中,貓咪究竟是怎么想的...

      建議這兩篇結合起來看

      一篇找到:問題根源在哪兒

      另一篇知道:該具體怎么引導和糾正

      【本期所長互動】

      你家貓咪調皮嗎?

      參考資料:

      [1] Feline Behavior Problems: Destructive Behavior. [ED/OL]. https://www.vet.cornell.edu/departments-centers-and-institutes/cornell-feline-health-center/health-information/feline-health-topics/feline-behavior-problems-destructive-behavior

      [2] Emma Whitt , Marie Douglas , et al.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do not show causal understandingin a string-pulling task[J]. Anim Cogn (2009) 12:739–743.

      [3] Osborne C. Constructing the Self through Memory: "Cats Eye" as a Novel of Female Development[J]. Frontiers 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 1994, 14(3):95.

      [4] Mceachron D L, Gallistel C R, Hand P J. Do 15 million cat neurons mediate the memory of a circle and a star?[J]. Science, 1987, 238(4833):1586-1587.

      [5] Saho Takagi,Mana Tsuzuki.Use of incidentally encoded memory from a single experience in cats[J].Behavioural Processes,2017,141(3):267-272.

      [6] https://www.newstimes.com/local/article/Owner-reunited-with-cat-after-three-years-7376794.php#item-85307-tbla-3

      責任編輯:LNS

      本文為貓研所原創,謝絕任意轉載

      貓研所5周年丨10w+禮物放送,等你帶回家...

      如果我生病了,貓咪能覺察到嗎?

      點個在看,小貓咪才不會犯錯~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