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提到臺灣明星,那真的是各大綜藝和電影、電視劇的座上賓,哪怕是在臺灣名不見經傳的明星,到了內地都能混到一二線的咖位,像什么周杰倫、林志玲、霍建華和陳妍希等等,當時,臺灣明星就是時尚的風向標和代名詞,當時,哪怕是二線的臺灣明星據傳能拿到的片酬和代言,價格都要比內地一個一線明星的收入高出不止多少個臺階,因此,臺灣藝人也就成了圈內寵兒的存在。
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啊,隨著這些年娛樂圈的變化,似乎我們身邊在內地的臺灣明星是越來越少了,不管是曾經無比輝煌的周杰倫,還是曾經的座上賓霍建華,又或者是國民女神林志玲,一個個如今都成了昔日的輝煌了,我們也越來越少聽到臺灣明星的事情了,不免讓我們臺灣明星在內地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我認為這里的話,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很多人以為娛樂圈是個很賺錢的圈子,實際上,我看不一定,事實上的娛樂圈是高度依賴于國民經濟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必然能夠讓這個圈子的人獲取更多的收益,但與此同時,國民經濟的發展必然也能夠充分帶動娛樂圈的本土化,換言之,臺灣這些年可能還是那個臺灣,但內地早已不是當年的內地了。
說白點,國民經濟越好的地區,細分到了娛樂圈的每個人,都是能夠享受其紅利的,這也是為什么早年臺灣明星能夠在大陸那么香的原因,因為當時的經濟情況是臺灣富而內地窮,自然能夠讓那些臺灣明星能夠享受臺灣經濟發展的紅利期,可是,這些年,國內的經濟開始迎頭趕上了,這時候,臺灣明星的好日子自然是不復存在了。
而且拋開這個不談了,還有更加深層次的原因,那便是娛樂圈的高度內卷,我們很明顯能看出來的事情,這些年的臺灣娛樂圈算是把這方面玩明白了,因為我們能看出來的,這些年,臺灣娛樂圈還出過多少個有實力的明星,答案是沒有,而原因也很簡單,由于臺灣娛樂圈的很多資源都被前幾位壟斷了,后來者跟著沒有辦法從中獲取收益,涼涼自然是無話可說的。
很殘酷的現實,這些年,我們可以很明顯注意到臺灣娛樂圈和香港娛樂圈都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因為沒有后來者,導致他們都出現了沒有新鮮血液的情況,一旦沒有新鮮血液,他們只能吃老本,可當有一天,老本都被吃干凈時,等待他們的,必然只有死亡這一種情況發生,這才是他們不得不優先考慮的一件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