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的休憩處,一片沒人的小草坪上,一隊幫廚的小貓正在勤勉地工作。
這不是什么童話故事,他們只是我可愛的幫工,每天的任務就是雷打不動地切菜削皮攪拌湯鍋,而觀察他們,則是我的主要工作。
上面提到的場景來自《貓和湯》,是我今年上半年花掉時間最多的手機游戲。這也是難免的,畢竟在APP圖標上,這只頭頂愛心和你表達愛意的小白貓,就是我當初下決心玩它的主要原因。
和我一起入坑的還有一名男同事,雖然大多數時間我們都在和更為硬核的主機游戲打交道,但每當空閑下來互相對比一下進度,就會發現各自都偷偷地攢了不少新貓,攪拌湯食的小貓又換了幾頂新帽子。
一本正經的嚴肅同事突然成為某款萌寵休閑游戲玩家這件事,近幾年在反反復復在重演。而這里的萌寵,絕大多數情況下指的都是貓。
2015年開始,《貓咪后院》就在一夜之間征服了全球游戲玩家。今年的《Stray》一定程度上是老頭環之外最出圈的主機游戲。而就在幾天前,剛公測的休閑游戲《貓咪公寓2》也在TapTap上口碑不俗,同樣證明了這一題材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即便從現在的眼光來看,《貓咪后院》都是一款相當不可思議的游戲,玩家們盡可能為小貓提供一切,食物、玩具、舒服的居所,祈盼小貓都能仁慈地臨幸。除此之外,玩家甚至無法真正擁有他們,但沒關系,在貓貓面前,付出和回報的游戲理論也不必非得成立。
輕度、休閑,卻可能存在巨大的潛力,這同時是小貓游戲的優勢,也是它最難衡量的維度。玩家們會因為最樸實的原因被吸引,像我一樣被封面誘惑就乖乖下載,但游戲本身內容能擁有多少長尾,是極難預估的。
所以它究竟夠不夠好玩,能吸引多少玩家,開發者自己往往都無法判斷。《貓咪后院》的開發者高崎豐就曾經坦言自己完全沒想到游戲會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愛,畢竟在最初開發它的時候,《貓咪后院》只是“在開發其他大型RPG的時候,用多余的時間做出來的”,至于效果,本來只是預期“讓玩家開心兩三個星期”的程度。
高崎豐顯然陷入了錯誤的預估,幾周以后,《紐約時報》都忍不住發文,找來研究日本藝術史的專家想研究明白《貓咪后院》的迷人之處,但直到最后也沒能找到答案。
但也不是不能從科學的角度來考量。在英文科學界里有一個詞,叫做“Kindchenschema”,中文可以翻譯成“可愛度”,常常被用來解釋人類為什么會覺得小貓小狗和小嬰兒可愛。簡單來說,因為人類在基因里天生對嬰兒擁有好感,因此對一切具有“刻板嬰兒”長相的生物都擁有愛的共情。
這種“刻板嬰兒”長相表現為圓腦袋,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簡單來說,就和貓這輩子長得差不多。至于人類,十分可惜,隨著年齡的增長頭部比例的變化,大約到二十五歲就完全失去可愛的資格了。
沒必要多加證明,你應該也早已意識到,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寵兒,貓一直都是天生的流量明星。以至于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徒有其貓”的作品,不少玩法和制作都比較粗糙,看多了著實容易審美疲勞。
但也有些游戲,并不甘于成為只是販賣可愛的小貓游戲——在打開《貓咪公寓2》之前,這是我和很多玩家都沒想到的。
當然可愛還是這個游戲的第一要素:在偌大的庭院里,圓滾滾的小貓四處打滾散步,露出人們能想象到的可愛姿態。如果玩家喝下了通靈藥水,那么這些無意義的喵喵叫都會成為讀得懂的漢字,成為玩家和小貓之間緊密的聯結。
和那些只會好吃懶做的小貓不同,他們是如此能干,在游戲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能親力親為地幫你完成,不論是打工、陪玩還是出門冒險,似乎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全靠勤勞的雙手為自己掙得小魚干。
只要你愿意為他們投入一些心力,時時更新他們的玩具,新的小貓就會一只接一只地送上門,還有各式的萌裝可以打扮小貓。如果這還不滿意,你甚至還能自己親手捏一只——打扮出和自家小貓相同的花色和圖案,培養的同時甚至還能給他們找一位如意伴侶。
這是游戲里的遺傳玩法。貓二代有幾率繼承父母雙方的花色和性狀,運氣夠好,就能湊出一只美若天仙的六邊形戰士。開服才剛沒幾天,游戲評論區里就出現了大量貓二代的美照,引發各路貓家長爭奇斗艷。
但讓我印象更深的,還是游戲此次層次分明的演出設計。初代的《貓咪公寓》更偏向傳統的放置收集游戲,玩家收集小貓,打扮公寓,吸引房客,畫風也很喜人,一度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貓咪公寓2》不僅彌補了演出的缺失,還給所有角色都設計了相當完整的故事羈絆。譬如在第一個故事里,玩家會遇到一位叫做艾莉莉的小女孩,初次在野外見面時,她性格相當頑劣,十分愛哭,總是患得患失。
而當玩家把艾莉莉邀請進公寓居住,對她內心的探索才剛剛開始。在游戲里,人物內心的變化,是通過住房背景的裝修風格來改變的。最開始,艾莉莉表現出的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擁有天藍色的房屋裝扮,天真活潑。
當玩家集齊了當前的故事線索,艾莉莉則開始顯露出自己負面的情緒,房間的背景則會轉為哥特風格的紅黑配色,行為模式也會做出相應的改變。最終解開心結的環節,玩家要面對脆弱艾莉莉一次又一次的質問,將心靈的枷鎖步步擊穿,最終才發現自己是艾莉莉的上鎖人。在艾莉莉的心結解開后,房間的裝扮也會再一次發生改變,煥然一新成粉白的明亮配色。
整個游戲的主線演出,實際上就是一次又一次救贖房客,最終讓他們解開心結,和自己和解。而游戲本身的設定又更像是“回憶追溯與遺憾彌補”,所以這部分實際的游戲設計有些類似前兩年的獨立游戲《靈魂擺渡人》。
這也使得《貓咪公寓2》超脫于傳統的放置游戲,畢竟僅僅在一個人物角色上就花掉這么多筆墨,你應該沒在哪款放置游戲上見到過。
還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迎接開服,官方邀請了毛不易入駐貓島,玩家可以在線上聽一曲演唱會。我抱著完成任務拿獎勵的心態嘗試進入演唱會活動所在的島嶼,沒想到游戲內部藏了一個非常類似“元宇宙”的空間。演出期間,玩家可以圍繞著毛不易巨大的全息投影漂浮跳躍,一首歌的過程還會反復幾次切換場景和互動玩法,頗有沉浸感。
對于一款休閑定位的游戲來說,能提供這樣多層次的體驗是十分少見的——這也是《貓咪公寓2》最主要的特色,玩法融合,內容多樣。如果你也想被貓治愈,想休閑一下,卻又不喜歡內容太簡單的貓咪手游,那么,不妨來試試這款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