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利用院子內右側的閑置地建成了一個制陶工場,生產出的坭興陶茶具供不應求,年收入12萬元。”近日,曾獲得廣西“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文藝戶稱號的岑溪市安平鎮富寧村古謝片村民李健華笑呵呵地說。2007年,他利用空余時間參加了當地的坭興陶陶藝培訓班,并經常到坭興陶茶具生產工場拜師學藝,逐步掌握了工藝各項技術,先在欽州開辦了自己的制陶廠,2020年10月,他又回到家里開設了這間半山居制陶廠。
李健華在制作陶瓷茶壺。梁鐵攝
據了解,李健華制作的坭興陶茶具工藝精美、質量較好,購買過的顧客口口相傳,吸引了許多顧客定制,產品供不應求。此外,他還利用院子左側空地建成了兩個金錢龜養殖池和一個產卵培育孵化點,養殖了1000多只觀賞型金錢龜;在院子外的土地種植了2畝桑寄生。依靠發展“庭院經濟”,李健華每年收入達到35萬元,成為鎮村發展庭院經濟的典范。
村民院子里的微菜園。梁鐵攝
李健華把“小庭院”變身“增收園”只是岑溪市在發展庭院經濟中生動實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岑溪市各級黨委政府根據本地農村家庭院落的特色稟賦,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通過引導和鼓勵村民盤活自己家中房前屋后的院落和周圍的閑散土地等閑置庭院資源,按照“一間工場、一個棚架、一壟菜園、一組果樹、一排柵欄”和“戶戶有產業、四季有綠樹、四季有花香、四季有瓜果、四季有蔬菜、四季有茗茶”的建設思路,組織群眾因勢利導發展起微小企業、微果園、微菜園、微花園、微魚塘等庭院經濟,讓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成為增收的好途徑,為鄉村振興和美麗家園建設增添新活力。
據了解,自2020年1月起至2022年11月,岑溪市共有145戶群眾利用家中庭院辦起了米粉作坊,米粉年產量9850噸,產值1.13億元,帶動730多人就業;共有1200多戶利用庭院房舍發展服裝加工廠、電子廠、錢包廠等微小企業,帶動3.6萬人,整體增收7.2億元;全市共建成“微果園、微菜園、微花園” 3500多處,農村庭院鄉間呈現出產業興旺、樹綠花妍、瓜果飄香、百姓富足、生機勃勃的欣欣向榮景象。(梁鐵、陳連嬌、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