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貓也許是最古老的家貓品種,也是唯一一種帶斑點的自然家貓品種。
"Mau"這個詞在古埃及語中是貓或太陽的意思,毫無疑問,古埃及人把貓視作為神與珍寶,巧合的是這個詞的發音與中文的“貓”幾乎一模一樣,也有專家說中文里的“貓”字直接音譯自古埃及的“Mau”。
埃及貓的祖先大約是在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由非洲野貓馴化家養。古埃及人最初飼養埃及貓是為了滅鼠或狩獵(古埃及留下的一些畫作中埃及貓常常被描繪成在尼羅河三角洲的沼澤里捕獵鳥的形象)。
已知的最古老的貓形象是大約公元前2200年刻在開羅南部的一座廟宇墻上的象形文字。大約從公元前2000年起,古埃及宗教把貓崇拜為神。在古埃及神話中,貓被等同于女神巴斯特,經常被描繪成一個苗條莊嚴的貓頭人身形象。古埃及人會為貓的死亡進行哀悼,并剃掉眉毛作為對死去貓的尊重,他們還會哀號和捶胸以示哀思。神圣的貓在死后經常被制作成木乃伊。從古埃及留下的文字、飾品、雕塑和紙莎草畫等皆可證明這種帶斑點的貓確實存在于古埃及貓崇拜時期,現代的埃及貓被認為是這些古埃及家貓的直系后裔。
埃及貓的現代歷史始于20世紀初,當時意大利、瑞士和法國愛好者一起發展這一品種。然而,二戰使得埃及貓數量大減,40年代中期埃及貓在歐洲幾乎絕跡。流亡的俄國公主Nathalie Troubetskoy在意大利救出了一些埃及貓,1956年Nathalie Troubetskoy把埃及貓帶到了美國并成立了“Fatima”貓舍,后來她促進確立了埃及貓這一品種,現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埃及貓的祖先很多都是來自Fatima貓舍。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更多埃及貓的引進進一步擴大了基因庫。
埃及貓依然在全世界范圍內非常稀有。直到2007年,每年只有少于200只純種貓在GCCF登記。2006年CFA總共有6741只埃及貓的登記。(此數據來源自百度百科)
據00了解,國內埃及貓繁育者屈指可數,相比時下國內大熱的布偶、英短、暹羅等品種,國人對這一古老美麗的精靈幾乎一無所知,現在00已經把優秀血統的埃及貓引進到了國內,希望更多人認識埃及貓,愛上埃及貓。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