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一只“萌貓”,不料貨到后變成“病貓”死了,這可咋辦?
法官線上調解 商家全額賠償
南陽網訊 (全媒體記者于歡)通過微信與網店老板溝通相中一只貓咪,付款后滿心歡喜等待“擼貓”,沒想到接貨后“萌貓”變“病貓”,維權卻遭拉黑……12月16日,淅川縣人民法院通報一起網購“病貓”維權案件,在法官的調解下,網店老板退還買家各項費用。
今年11月初,小鄧在某社交平臺瀏覽到出售寵物貓的帖子后,添加網店老板微信,經視頻挑選訂購了一只布偶貓。11月18日,小鄧交付定金500元,網店老板表示小貓已經接種一針疫苗,并承諾若10天內出現貓瘟、腹水等情況包售后。11月20日,小鄧支付了包含運費在內的購貓尾款1650元。次日接到托運來的貓以后,小鄧發現貓咪精神不振、打噴嚏,隨后更是出現高燒情況,于是到寵物醫院進行治療。11月28日,小貓治療無效死亡,小鄧趕緊聯系網店老板商量售后事宜,卻被對方拉黑微信,于是訴至淅川縣人民法院,要求退款并三倍賠償。
由于缺少被告聯系方式,淅川縣人民法院盛灣法庭庭長萬華鋒嘗試添加其微信。在成功與網店老板取得聯系后,萬華鋒通過微信平臺進行調解。針對網店老板不承認小貓存在健康問題的說辭,法官通過列舉案例、分析進入訴訟程序后帶來的影響,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后,網店老板表示愿意退款。近日,網店老板通過微信退還小鄧購貓費用、運輸費、治療費等共計2850元。
據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部門粗略統計,當下,隨著網購的深入發展,售價較高的寵物線上交易也屢見不鮮,買賣雙方往往通過照片、視頻等方式約定購買特定個體,交易過程中極易出現寵物生病、受傷等情況,且相對常見商品,寵物運輸條件苛刻,費用較高,“退貨”也十分不易。
此案的主審法官萬華鋒提醒消費者,盡量避免網購寵物,如不能避免,要選擇正規平臺、證照齊全、信譽良好的商家,同時在交易中對寵物健康狀況、品種等進行詳細約定,保存好相關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