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網沖浪,我發現城里養雞的人,真是越來越多了。
你千萬別以為是那種羽毛鮮艷,一嗓子叫醒一棟樓的大公雞,大家熱衷喂養的,是只有不到女性一個手掌大小的蘆丁雞。〓 網友@毛阿毛的蘆丁雞 的手和蘆丁雞的大小對比
喂養這種雞不需要很大的地方,自從山東一位女士發現家里客廳的廢棄魚缸可以養雞之后,這股客廳養雞的風潮就如滔滔江水般涌來了。
ins風精致喂養100天,然后……
早在第一次在社交平臺刷到蘆丁雞視頻的時候,我就被博主們精心打造的雞窩震撼到失語。不同于印象中的臟亂臭,養雞博主的雞窩一水兒都是ins風,中和了原木風、多肉植物、仙人掌、松果等多個時尚裝飾要素,充當客廳里的擺件一點都不掉價。〓 From @瑪卡的蘆丁雞
如果不喜歡原木風,還有“白色+龜背竹”的設計,適合裝修風格偏向北歐風的家庭,讓你的客廳或陽臺顯得更加綠意盎然。〓 From @JennyJ(^3^)
除了ins風,養雞博主們也追求個性化:喜歡的布朗熊或者招財貓,都可以擺進雞窩。或者選擇為蘆丁雞窩激情創作一幅背景墻,放在客廳就是最特別的裝飾物。快過年了,蘆丁雞窩也必須喜慶起來!〓 From @致遠致遠
具體的風格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發揮:想要更有大自然的氣息,就整點枯樹枝和松果做點綴;想要有動物棲居的野趣,小爬梯、秋千架必不可少。雖然雞應該并不像倉鼠一樣理解秋千該怎么玩,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網友@小k 自制的雞窩新風系統
說這些生活環境如此舒適又美觀的雞不是寵物,我是不相信的。而且,大多數博主發布的蘆丁雞視頻都是從孵蛋開始:默默等待16天,小雞破殼而出,精心呵護它們一點點長大,把飼料攤在手里供它們啄食;“剪刀把頭一剪,先拔毛再撕皮。”
對比起之前精致喂養的畫面,總覺得好像什么地方怪怪的……如果是農戶批量養殖然后無縫銜接到蘆丁雞吃法倒覺得理所應當,畢竟一開始就是當肉雞養的。而這些在全家人的愛和關懷下慢慢喂養長大的小雞,說殺就殺了,家里的小朋友首先就受不了。為了避免小孩鬧情緒,有的媽媽就干脆不告訴小孩鍋里燉的是什么肉。
還有不少媽媽表示小孩對這件事的反應,嚴格遵守了“真香”定律:殺雞之前兒子哭著說:不要殺他的小雞,他愛小雞;殺完做好菜問他,兒子說還想吃,真香啊……
下面還有網友附和調侃到:“孩子含淚吃了兩大只。”
還有一位媽媽,自己不敢殺雞,老公也不忍心,于是就讓三歲半的兒子去把小雞抓出來淹死。說實話看到這里,真的引起了一些生理不適。搞不懂這位媽媽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教兒子勇敢?早一點認清世界的殘忍?昨天還是懷里的心肝小寶貝,今天就成了盤中餐,究竟是這互聯網變化太快,還是我的適應能力太低……從出生到死亡,蘆丁雞一生里的每段經歷都成了網紅博主的仔細拍攝的流量素材。蘆丁雞的一生,也成就了他們從萌寵博主到美食博主的完美轉身。而只要你點贊了一個蘆丁雞孵蛋的視頻,那么恭喜你,接下來你就會刷到蘆丁雞燉湯。無論是系統還是博主本人,好像每個人都對此習以為常,然而一旦你把家里其他寵物角色代入蘆丁雞……這畫面實在令人難受,難道這就是雞的宿命嗎?但有意思的一點是,在選擇殺戮對象的時候,不同的博主也表現出了不同的價值取向:
就拿蘆丁雞好打群架這件事來說,每次發生武斗,雞主人就會用殺掉幾只雞的方式來平息事端。有些雞主人會選擇殺掉那些作威作福想霸凌他人的雞,必須惡狠狠的懲戒它們,替被欺負的雞出氣;而有些博主則認為,被霸凌受傷的雞才該死,被欺負就說明它弱,活該被淘汰……
而大多數雞主人都帶著嚴重的性別歧視——公雞被選中下鍋的可能性更高,因為沒有生育功能,下不了蛋,主人嘴饞的時候大都從公雞下手。盡管公雞生前,在雞窩里可以通常都可以配備2-3只母雞。這一套操作下來,我雖然看不懂,但還是感覺大受震撼。在蘆丁雞界,騙子比雞還多如果看到這里,如果你依然對養蘆丁雞動心,那我勸你還是冷靜一下。在一時腦熱下單之前,你得知道蘆丁雞究竟是什么。蘆丁雞其實不是雞,而是斑翅山鶉與藍胸鶉雜交出來的一個亞種。
雖然和鵪鶉是近親,但蘆丁雞比一般的鵪鶉體型更小,長得也更具有觀賞性。如果要深究起來,養蘆丁雞還真算得上是違法。因為藍胸鶉和斑翅山鶉都屬于三有動物,飼養需要申請《馴養繁殖許可證》。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這兩種動物都出于正常繁殖的“無危”狀態,對人類活動也不產生太大影響,一般來說都是“不舉不糾”。〓 純白和派特雖然下的蛋沒什么區別,但價格就是比普通花紋要貴雖然網上的養雞形勢一片大好,我還是在眾多鼓吹視頻的夸贊聲中聽到了一些雜音:有這樣一些網友,曾經興致勃勃地養過雞,卻被雞傷得身心俱疲,只能黯然退出養雞舞臺。蛋吃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出坑?首當其沖的問題還是味兒大。蘆丁雞的不臭是薛定諤式的:有的網友說發酵后的雞屎無味,有的網友卻說客廳屎味兒飄香十里。還有鼻子尖的網友,能聞到蘆丁雞身上的雞味兒。明明好不容易在城里奮斗下一套自己的房子,卻被濃郁的雞味兒瞬間拖回鄉里。怎么想怎么不劃算啊。和味道伴隨著的,還有雞毛問題。就算是封閉的飼養箱也得留出透氣孔,無孔不入的雞毛就會順著透氣孔出來,飄散到家里的每一個角落。如果如籠養就更悲劇,雞毛和墊料會散播到你家里的每一個角落。而且,對于極度需要睡眠的都市人來說,公蘆丁雞,簡直是噩夢,因為他們會在你早上抓緊最后幾分鐘趕緊睡一下的時刻跑出來打鳴。這場景想一想拳頭都硬了。而蘆丁雞的問題還不止于此,在養蘆丁雞界,騙子比雞還多。這不是蘆丁雞第一次在國內走紅。只不過它的上一次爆火,已經在農村薅了一波韭菜。在進入城里人客廳之前,蘆丁雞一度受到農村養殖戶的青睞。為什么蘆丁雞適合養殖業?除了體型小、產量高、肉好吃,還有一點神乎其神的說法:蘆丁雞蛋里,含有一種超強成分“蘆丁”。〓 聲勢浩大到被央視報道
蘆丁是一種糖苷類物質,據稱可以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結,甚至潛在地控制一些癌癥。正因如此,蘆丁雞蛋被一些商家吹捧為能“抗癌神蛋”,蘆丁雞養殖更是大有可為的朝陽行業。不過,靠譜的研究文獻全部表示,蘆丁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蕎麥、大黃葉和蘆筍等植物中的營養物質。蘆丁雞不是植物也不吃蕎麥,和蘆丁能有什么關系?老婆餅里沒老婆,蘆丁雞里當然也不存在蘆丁。這一切,完全是賣雞苗的人為了提高售價而瞎吹而已。一時腦熱養殖蘆丁雞的農戶,不久后就嘗到了苦果:這種小雞維護難度并不低,毫無預兆地就會開始打群架;分開住吧,又會因為思念同伴而抑郁成疾。好不容易收獲了雞蛋,因為市場太小找不到人買,最后都砸在自己手里。賣雞苗的賺得盆滿缽滿,養殖戶則叫苦不迭。〓蘆丁雞炸窩
〓 養殖戶一肚子苦水
因為養殖坑太多,這兩年,蘆丁雞已經慢慢淡出了養殖戶的視野。失去了農業養殖價值的蘆丁雞,卻搖身一變,成為了都市網紅的新寵。雞販子也隨之開始坐地起價:0.5-1元一顆的種蛋,要賣到十幾塊錢。而且買了還不一定能孵出來。普通10-20塊錢一只的蘆丁雞,雞販子要賣到50塊;純白、派特這樣的異色品種,一只就要一兩百。甚至還有都市傳說,有些人傻錢多的城里人豪擲千把塊錢,只為買一對蘆丁雞。只要養雞下蛋,一年就能產生數萬元的收入。一些更“機智”的商販,開始打起了養雞周邊的主意。像是飼養箱、飼料和發酵床,只要前面加上一個“蘆丁雞專用”,就要貴上幾乎一倍的價格。喜歡ins風雞窩又懶得自己造景,還有商家賣帶裝飾物的雞窩套裝,價格能賣到400到800塊元不止。現在,有些活體套餐的售價居然已經升到了快五千元。這么高昂的成本,得吃多少蛋才能吃得回來啊?都市里的田園夢想聽起來很美,實踐起來的難度卻比想象更大。而當夢想變成商家無底線斂財的工具,最單純的向往也會逐漸變質。作者 | 喜旺 編輯 | 米利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