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檢查是犬貓臨床疾病診斷中應用最廣、對輔助診斷最有價值的基本檢查之一。
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組成,通過循環系統與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密切聯系,參與機體呼吸、運輸、防御、調節體液滲透量和酸堿平衡等各項生理活動.維持機體正常新陳代謝和內外環境平衡血液中的細胞和可溶性成分的改變以及異常成分的出現,不僅能反映血液系統本身的生理、病理變化,也可反映出機體各個部分臟器的病理變化。
白細胞計數
高值時可能為身體部位發炎、白血病、組織壞死等;但懷孕及激烈運動過后亦會偏高。低值時可能為病毒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及自體免疫疾病。
紅細胞計數
貧血或失血時都會影響紅細胞數目。高值時可能患紅細胞增多癥;低值時可能為貧血。
血紅蛋白測定
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是運送氧氣的物質,以提供體內所必須的氧。雌性受懷孕的影響,血紅蛋白普遍比雄性低。高值時可能為紅細胞增多癥,心輸出量減少;低值時可能為低血色素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當動物貧血時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減少程度不一樣。如嚴重的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減少比紅細胞更加明顯。而大紅細胞性貧血時紅細胞的減少比血紅蛋白明顯。
紅細胞壓積
指紅細胞在血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更能正確地了解貧血的程度。高值時可能有脫水癥或紅細胞增多癥;低值時則可能有貧血。
平均紅細胞體積
代表紅細胞的平均體積。高值時表示紅細胞過大,見于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的貧血、巨紅細胞癥;低值時表示紅細胞較小,見于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以及慢性疾病造成的貧血。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
代表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平均含量,其臨床意義可參MCHC。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代表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平均值,做為對血紅蛋白檢驗值的佐證。除了遺傳性球形紅細胞癥外,MCHC不大于36;MCHC降低則見于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型貧血。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
當紅細胞大小相差較大時,RDW會上升,可做為診斷貧血的參考。
血小板計數
高值時可能與紅細胞增多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脾臟切除、慢性感染癥或急性感染恢復期有關。血小板值過低時可能有出血傾向、凝血情形不良的再生障礙性貧血。
白細胞五項分類
白細胞分為中性、嗜酸性、嗜堿性粒細胞、淋巴及單核細胞。白細胞分類的值,均應與白細胞檢查值相互配合: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1)中性粒細胞偏高:可能是細菌感染、炎癥或骨髓增殖癥。
(2)中性粒細胞偏低:可能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3)嗜酸性粒細胞過多:可能有過敏、寄生蟲感染、各種皮膚病、惡性腫瘤或白血病。
(4)嗜堿性粒細胞過多:可能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5)單核細胞增多:可能在急性細菌感染的恢復期、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6)淋巴細胞增多:可能感染濾過性病毒或結核菌。
(7)淋巴細胞減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在急性感染癥的初期,中性粒細胞增加時,淋巴細胞百分比會相對減少。
(注意這七個說的都是可能,不是說那一項高低了就有問題,往往都是幾項同時高低才是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