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俗稱瘋狗癥的狂犬病,是一種病毒性疾病,病毒會攻擊所有溫血動物(包括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一旦感染便無藥可治。
傳染的途徑通常是被患有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感染了其唾液中所的病毒而患上此病。病毒經由傷口周圍神經傳達至遠中樞神經再散布至全身,臨床癥狀主要呈現行為異常、咽喉部分逐漸麻痹,而使得吠叫聲改變,下巴下垂、流涎,最后行動失調、麻痹、抽筋而死亡。
初次接種狂犬病疫苗應在幼犬3-4個月齡,保護期為一年;每年一次的預防注射是必要的。為了你、愛犬、家人及鄰居的健康,必須一直持續讓你的愛犬接受狂犬病疫苗。
犬小病毒腸炎
犬小病毒(CPV)之傳染來源通常為犬只的糞便,受糞便污染的籠子、鞋子及患犬四肢和毛發,皆能攜帶致病原。
此病毒會攻擊腸道、白血球及心肌;臨床癥狀包括嘔吐、嚴重肚瀉、血痢、缺乏食欲、抑郁及發高燒。多數死亡發生于臨床癥狀開始后48-72小時。三個月以下的幼犬,易遭受心肌炎;患病的幼犬則會舉止庸懶,且以微弱的喘氣方式呼吸,繼而死亡。即使幼犬能熬過上述這癥狀,亦會有永久性的心臟損壞。
在1980年美國出現變種的犬小病毒CPV-2A,是由舊有的CPV-2C自然突變而來,且比CPV-2C具有更強的的毒力與致病力;而根據流行病學之資料顯示:美國本土分離到的CPV,經證實有95%以上為CPV-2A,且CPV-2A已取代CPV-2C散播至整個美國和各界各地。
犬冠狀病毒腸炎
犬冠狀病毒感染癥是一種高傳染性的腸道疾病,患犬的主要臨床癥狀多為吐瀉及嘔吐(其癥狀類似犬小病毒感染癥),偶爾或會出現呼吸道毛病的癥狀。
犬冠狀病毒腸炎,一般癥狀為突然地發病、間歇性嘔吐、厭食、輕微發燒、抑郁、肚瀉,糞便通常為淡橘色且帶有惡臭,排泄物或呈泡沫半固體狀,甚至含有粘膜和血液之液態物質。
犬副流行性感冒
患有犬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會造成呼吸道的感染,引起卡他性鼻炎、壞死性支氣管炎,是引起犬只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會與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毒、細菌合并感染;混合感染時這些病毒、細菌,通常藉由接觸病犬的鼻分泌物散播。
臨床癥狀為雙側或單側性液態鼻分泌物,間歇性咳嗽,而且當撫摸它們的頭部(氣管)時,即時引發咳嗽,病程可長達數周,少數會引起嚴重的支氣管肺炎而死亡,偶爾也會導致慢性支氣管炎擴張。
對抗此病的疫苗通常和犬瘟熱、傳染性支氣管炎等混合疫苗一同使用,以提供更有效、更周全的保護。
犬瘟熱
犬瘟熱為高傳染性病毒,以直接或間接接觸患犬的眼睛和鼻分泌物而感染。健康的犬只不需直接接觸患犬亦能染病,因為犬瘟熱病毒可藉由空氣或無生命物體而傳播。由于犬瘟熱早期的癥狀和重感冒類似,故飼主或不容易察覺到。
除呼吸道問題外,亦可能出現嘔吐及肚瀉,甚至引致神經系統紊亂。成犬死亡率高達50%以上,而幼犬的死亡率比成犬更為高。犬瘟熱病毒的最大特征,就是對中樞神經具有親和力,會破壞神經細胞。
這種病的臨床癥狀,依病毒侵犯部位不同而有異,例如抽搐、四肢不協調、原地打轉、震顫、麻痹等。患犬即使有幸熬過,亦會有嗅覺、聽覺等神經系統的永久性損壞,部份及全身麻痹是最常見的。
傳染性犬肝炎
傳染性肝炎本由犬腺病毒第一型所引致,病毒會感染很多器官,且最常攻擊肝臟而引發肝炎,此病毒的另一血清型會引發呼吸道感染癥。
傳染性犬肝炎的臨床癥狀包括:極度口渴、食欲不振、扁桃腺炎、腹部因肝臟腫大而有觸痛感,急性患犬并會有結膜炎、畏光、眼睛分泌物增加;此外,由于病毒會在虹膜睫狀體內大量增殖,而引起角膜水腫及混濁,造成[藍眼癥],這亦是本病的特征。
犬只會經由接觸那些被患犬尿液沾污的物體而感染此病毒,而本病毒可感染所有年齡及各個品種的犬只,傳染性犬肝炎有別于人類的肝炎。
犬傳染性支氣管炎
犬傳染性支氣管炎,又稱喘哮病,為一復雜這犬呼吸道傳染病;最常見于寵物店或動物醫院等犬只經常出入的場所,本病為犬呼吸道冷疾病這總稱,主要為犬腺病毒第二型千萬,最常與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一同感染。然而其他環境因素,如寒流、溫度過高及氣候變化等,都是本病的引發因素;此外,劇烈的運動或興奮也會使病情惡化。
本病潛伏期5-10天,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為陣發性或強而有力的干咳,患病時體溫大多呈現正常,但后期若有細菌感染時,則會升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