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應激因素是導致犬發病的一種常見因素。 當動物突然面臨一種情況時,自身要發生的相應的變化:呼吸加深以獲取更多的氧,心律加快以向組織提供更多的血液,肝臟釋放糖類給肌肉以補充能量。這些會在幾分鐘或幾秒鐘內發生,這個過程叫全應激反應,是機體生理調節反射的結果,例如在多種情況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的分泌增加,血液中ACTH的增高證實了有機體對危險情況所能做出的這種反映,ACTH通常發生在全應接過程的第二階段,及抵抗階段。ACTH能夠刺激腎上腺分泌大量激素,如可的松,去氫可的松這些急促激動了動物能源(如糖原)為機體提供能量。從這個意義上看機體的這種反應是適應性的,這時的動物處于一種隨時"應戰"的準備狀態。
如果危險繼續存在,動物就進入全應激反應的最后過程及消耗階段。這時適應性的反映機制開始全面衰退,這一階段的動物表現各種腺體活動下降,增重下降,性活動停止等;還會表現胃潰瘍,抗病力下降,大多數器官的功能相繼減弱。此時可見如果受到病原的侵襲是很容易發病的;如天氣的變化、氣溫的下降、市內外溫度的差異、食物結構的改變、幼犬的斷奶、驚嚇等應激都是我們平時容易忽略應激因素。只有避免這些不利情況的出現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保證犬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