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賓犬即 篤賓犬。原產德國,它是根據培育這一品系人的名字路易斯.杜伯爾曼先生命名的,是所有品系中極富智慧的并且身體結構最為優秀,氣質最為高貴的一種。杜賓犬是軍、警兩用的犬只,同時國內也有部分人將未裁耳、斷尾的杜賓當做獵犬使用。在國內杜賓犬通常被用于護衛和狩獵。
杜賓犬分為德系杜賓和美系杜賓,性格 結構 體態均有些不同
電影生化危機中的生化犬就是以杜賓為原型而改造的。
AKC標準
AKC全稱American Kennel Club可以直譯為“美國養犬俱樂部”。是當今世界屈指可數的一流養犬機構,由全美數百個俱樂部組成。這個組織成立于1884年,現在每年大約組織13000場犬展,世界著名的西敏寺犬展使用的就是由AKC制定的賽制規則。
在正規的犬展中,比賽是按犬種的用途分組進行的。因為每一種狗都在為人類服務,為人類做出貢獻,所以,傳統犬展上人們會把不同用途的狗分成不同的組別來比賽。這就是我們在犬展中看到各種組別的原因。
AKC共分為7個犬組:
運動犬組(Sporting Group)、狩獵犬組(Hound Group)、工作犬組(Working Group)、梗類犬組(Terrier Group)、玩具犬組(Toy Group)、非運動犬組(Non-Sporting Group)、牧羊犬組(Herding Group)
雖然從廣義上來講運動犬組、狩獵犬組、牧羊犬組等等都屬于工作犬,但是比賽區分的要求更為嚴格。在這些分類當中工作犬組是目前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一個犬組,通常都是大型犬要幫助人類完成各種“不可能的任務”,例如警衛、拉雪橇、導盲、緝毒、搜救等工作。所以在這一分類當中大部分種類都是接受人類長期的選育培養之后才誕生的。雖然工作犬的智商都很高,因為體型較大所以必須經過良好的訓練,否則是很難控制。所以它們更適合經驗豐富的主人。
秋田犬(詳情介紹)(Akita)
阿拉斯加雪撬犬(Alaskan Malamute)
安納托利亞牧羊犬(Anatolian Shepherd dog)
伯爾尼茲山地犬(Bernese Mountain Dog)
黑俄羅斯梗(Black Russian Terrier)
拳師犬(Boxer)
斗牛獒犬(Bullmastiff)
杜賓犬(Doberman Pinscher)
德國平犬(German Pinscher)
巨型雪納瑞犬(Giant Schnauzer)
大丹犬(Great Dane)
大瑞士山地犬(Greater Swiss Mountain Dog)
大白熊犬(Great Pyrenees)
可蒙犬(詳情介紹)(Komondor)
庫瓦茲犬(Kuvasz)
馬士提夫獒犬(Mastiff)
拿破侖獒犬(Neapolitan Mastiff)
紐芬蘭犬(Newfoundland)
葡萄牙水犬(Portuguese Water Dog)
羅威那犬(Rottweiler)
圣伯納犬(Saint Bernard)
薩摩耶犬(Samoyed)
西伯利亞雪撬犬(Siberian Husky)
標準型雪納瑞犬(Standard Schnauzer)
杜賓犬的撲咬行為是預防和直接制止犯罪行為、外界襲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撲咬是犬類保護自身、排擠它者的本能之一,但這只不過是狹義的撲咬。受訓犬的撲咬是指經過人對犬的有目的、有步驟的訓練,使其在只有狹義本能撲咬的基礎上,實現對指令性撲咬的兇猛、迅捷完成。如何搞好受訓犬的撲咬訓練。
杜賓撲咬欲的養成
這是撲咬訓練的基礎性工作。主要在犬的膽量、咬合力、體能和信心等方面為后期訓練奠定基礎。爭奪撕咬物品訓練環境可分為犬舍內和犬舍外,初期訓練要求保持環境的清靜,排除其它外界干擾。在訓練物品方面,要求犬的牽引工具要牢固,撕咬的物品要多樣化(如毛巾、麻棒、破舊衣物、木棍等)。這一階段的訓練應達到犬對爭奪物品的對象無懼怕行為,積極主動撕咬物品,具有極強的獲勝欲望。在訓練操作上,主人可手持犬經常銜取的絲織物品充分調引犬的興奮性,激發犬的獵取欲望,待犬有急于得到物品的強烈行為表現時,主人將物品給予犬撕咬,并與犬進行爭奪,同時用口令“好”獎勵犬,也可一手與犬爭奪,另一個手給予犬撫拍,最后讓犬在與主人的爭奪物品的游戲中獲勝結束。也可以手持麻棒或其它撕咬物品在犬舍外對犬進行調引,當犬表現出強烈撕咬欲望時,通過犬舍的縫隙將麻棒的一端送入犬舍中,手持另一端與犬進行爭奪,同時可發出恐嚇的聲音或假打動作對犬加以刺激,最終以犬獲勝結束。注意應盡量選擇適于犬撕咬又便于人與之爭奪的物品。與犬爭奪的力量大小和時間長短要根據犬的實際能力而定,并恰當地掌控好爭搶的時間和力度。
杜賓兇猛性、仇視性的養成
犬的兇猛性及仇視性培養是撲咬訓練非常重要的階段,主要作用是培養犬的撲咬動力。可分為犬舍內和犬舍外兩種形式訓練。
訓練環境要求地質平坦,無其它障礙物,易于犬與助訓員的奔跑和搏斗。犬的牽引工具要牢固,助訓員的防護措施齊備。訓練達到的基本指標是,犬對助訓員的調引及其他刺激手段無懼怕行為,要積極主動攻擊訓犬員。
訓練操作時將犬食放在犬舍內側門口,然后離開并隱藏在犬看不到的地方,助訓員確定犬開始進食后,發出聲音引起犬的注意,并以詭秘動作接近犬舍,假作與犬爭搶食物的動作。當犬出現吠叫、撲抓犬舍的行為后,用事先準備好的調引棒(樹枝、掃帚均可)敲打犬舍,同時發出恐嚇犬的聲音對犬施加刺激,最終以助訓員逃離犬舍結束。助訓員也可以在門外以喊叫或敲打門板的方式引起犬的注意,訓犬員帶犬接近門口,并下“注意”的口令,此時,助訓員可嵌開門縫,用事先準備好的調引工具,擊打地面或犬身,對犬施加刺激。當犬出現強烈攻擊行為時,訓犬員帶犬后撤,助訓員進入室內進行調引,訓犬員以撫拍的方式鼓勵犬,最終以助訓員逃離室內結束。
室外兇猛性訓練最佳的方式是采用集體調引。訓練前根據犬的兇猛性大小相互搭配分組,每組人數在5~8名較為合適。訓練開始前,訓犬員帶犬呈半弧形排列(間距在3米左右為易),檢查好牽引用具,以“丁”字步站好,等待助訓員的調引。此時,助訓員在隱蔽處突然出現在犬的視野內,發出大聲喊叫引起犬的注意,并揮動調引用具跳動接近犬,到達犬身邊后,先用調引用具擊打地面和恐嚇等方式調引犬,再根據犬的個體情況,適當施加鞭打犬體的刺激手段,訓犬員在一旁鼓勵犬,最終以助訓員逃離訓練場結束訓練。
杜賓短牽引狀態下的撲咬訓練
短牽引狀態下的撲咬訓練是明護袖撲咬的第一階段,通過該階段訓練使犬明確撲咬明護袖的部位,培養犬咬合以后不放口的習慣,提高其撲咬的興奮性。根據助訓員給袖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迎前給袖和后退給袖兩種撲咬形式。要求牽引工具牢固,助訓員防護裝備齊全,撲咬用護袖大小要適于犬的咬合。
訓練應達到犬積極主動撲咬助訓員,對助訓員的鞭打無懼怕行為,不緩口。在訓練操作上,可選擇適宜的室外場地,訓犬員做好撲咬前的準備工作后示意助訓員。助訓員穿戴好防護裝備,對犬進行充分調引,當犬有強烈攻擊欲望時,助訓員距犬半米的位置抬起護袖站立不動,訓犬員牽犬上步進行撲咬,當犬咬合護袖后助訓員左右擺動護袖與犬爭奪,此時,訓犬員在拉緊牽引帶的同時,對犬進行撫拍強化,讓訓犬員強迫犬放開護袖,助訓員再次對犬進行調引的方式結束訓練。
迎前給袖訓練中,助訓員在距犬10米左右的地方充分調引犬后,以外弧形的跑動路線接近犬,到達犬身邊后順勢將護袖迎前送給犬,此時,訓犬員要及時放松對犬的牽引,便于犬躍起撲咬助訓員。犬咬合護袖后助訓員左右擺動護袖與犬爭奪,訓犬員強迫犬放開護袖,然后助訓員再次對犬進行調引的方式結束訓練。
后退給袖訓練中,助訓員在距犬2~3米左右的地方充分調引犬后,向遠離犬的方向跑動。此時,訓犬員牽引犬快速跟上,當犬接近目標時,助訓員放慢跑動速度,抬起護袖給犬撲咬,犬咬合護袖后助訓員左右擺動護袖與犬爭奪,同時用調引鞭敲打護袖或犬體,激發犬的撲咬欲望。訓犬員強迫犬放開護袖,助訓員再次對犬進行調引的方式在次結束訓練。注意助訓員與訓犬員之間的配合要協調,可以用語言或手勢進行必要溝通。助訓員對犬的外加刺激不宜過大,否則犬容易出現緩口的現象。
杜賓長繩拴系狀態下的撲咬訓練
訓犬員和助訓員首先要根據長繩的長度劃定直線撲咬范圍,然后訓犬員再帶犬進入撲咬場地,用劃定范圍的長繩將犬拴系在指定地點,牽引長繩靠近犬體的一端站好。助訓員穿戴好撲咬用具,從撲咬范圍外跑動接近犬,做佯裝攻擊犬的動作對犬進行調引,訓犬員發出“注意”的口令,此時,助訓員根據事先劃定的路線向后逃跑,訓犬員掌握恰當的時機放犬,同時發出“襲”的口令,令犬追擊撲咬,撲咬點最好處在撲咬范圍的最外端,注意助訓員切忌不要跑出撲咬范圍以外。當犬咬合護袖以后,助訓員向后拉扯犬,繃緊長繩,再左右擺動護袖與犬爭奪。訓犬員及時跟上對犬進行鼓勵,最終以訓犬員強迫犬放開護袖,助訓員再次對犬進行調引的方式結束訓練。
此階段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劃定撲咬范圍一定要做到準確、標記明顯。在追擊撲咬過程中,助訓員跑動一定不要超出劃定的范圍,否則,由于長繩的拉扯刺激會對犬的后期撲咬訓練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杜賓自由狀態下的撲咬訓練
自由狀態下的撲咬訓練是培養犬在一定范圍的非控制條件下,在跑動過程中的撲咬能力訓練。訓練環境要求場地開闊,環境相對清靜,地質平坦,無障礙物。要求牽引工具牢固,助訓員防護裝備齊全,撲咬用護袖大小要適于犬的咬合。訓練應達到犬積極主動撲咬20米以外跑動或靜止的助訓員,適應助訓員的鞭打刺激。并能夠根據訓犬員的指揮,完成“放口”、“歸位”的動作。
在訓練操作上,首先由訓犬員帶犬進入撲咬場地,做好撲咬前的準備工作以后示意助訓員。此時,助訓員穿戴好撲咬用具,從隱蔽處出現,跑動接近犬,在距犬20米左右的地方做橫向跑動,對犬進行調引。與此同時,訓犬員以半蹲的姿勢取下牽引帶,拉住犬的脖圈,并發出“注意”的口令,引起犬的注意。當犬有明顯攻擊行為時,助訓員以小經線的路徑向遠處逃跑,并選擇恰當的時機示意訓犬員放犬。
訓犬員根據助訓員的示意及時放犬,同時發出“襲”的口令,令犬自由追擊目標進行撲咬,當犬咬合護袖以后,助訓員一定要抬高護袖,迫使犬前爪離開地面,以防止犬緩口,然后再左右擺動護袖與犬爭奪。訓犬員及時跟上掛好牽引帶,對犬進行鼓勵。
“放口”訓練應以訓犬員對犬完成有效控制以后為起點,此時,助訓員要逐漸放慢護袖的擺動,當訓犬員準備好刺激工具后,助訓員停止擺動護袖,靜止站立不動并放低護袖,減輕與犬的爭奪力度,緩解犬的神經興奮過程,3~5秒后,訓犬員對犬下“放”的口令,同時用事先準備好的刺激工具敲擊犬嘴,并向后拉扯牽引帶,使犬完成“放口”行為。然后訓犬員再下“來”的口令,并用牽引帶刺激犬,使犬完成來到主人身邊并坐好的動作,訓犬員及時給犬撫拍結束訓練。整個過程中助訓員始終保持原地站立不動,經過5~8次這樣的訓練,犬就會建立“放口”、“歸位”的基本條件反射。
此階段的撲咬訓練做好助訓員的防護措施非常重要。在追擊撲咬過程中,助訓員跑動一定不要完全背對犬,否則,由于無法判斷犬的攻擊路線,從而影響犬的撲咬質量。
杜賓遠距離鎖定目標追擊撲咬訓練
遠距離鎖定目標追擊撲咬訓練是培養犬在特定范圍內,遠距離鎖定助訓員并兇猛撲咬的能力。訓練應達到犬在訓犬員的指揮下能夠鎖定50米以外的目標,并能夠積極主動撲咬。在訓練操作上,可采取遠距離鎖定目標撲咬訓練。作法是訓犬員帶犬進入訓練場,做好撲咬前的準備工作以后示意助訓員。
助訓員穿戴好撲咬用具,從場地邊緣的隱蔽處出現,在距犬50米左右的地方向場地遠端逃跑。在助訓員出現的同時,訓犬員便以半蹲的姿勢,一手拉住犬的脖圈,另一手指向助訓員,對犬下達“注意”的口令,當犬鎖定目標以后,訓犬員發出“襲”的口令,同時及時放犬追擊撲咬,犬出去20米后,訓犬員起身快速跟進。
此時,助訓員要根據犬追擊的速度,控制自己跑動的速度,充分利用場地的空間,選擇最佳的撲咬地點。當犬咬合護袖以后,助訓員抬高護袖左右擺動護袖,并用調引鞭抽打犬體與犬搏斗。當訓犬員跟上距犬5米站立不動時,助訓員停止與犬搏斗,靜止站好,訓犬員對犬下達“放”、“來”的指令,令犬前來并帶上牽引用具,結束訓練。
此階段的撲咬訓練助訓員要減少調引動作,以便使犬形成主動搜索、鎖定目標的能力。訓犬員一定要在確定犬以完全鎖定撲咬目標后,才能夠放犬,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助訓員一定要根據犬追擊的速度控制自己的跑動速度,防止由于受場地限制而影響犬的撲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