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缺乏“社會化訓練”后果很嚴重!
很多狗 主都有這樣的錯誤經歷:小狗一進家,狗主喜歡的不得了。為了怕小狗生病或者受傷,基本不讓小狗和別人家的狗狗一起玩。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一、國外鼓勵幼犬多與別人狗狗交流
在外國的育犬觀念里,新生狗狗離乳期后的第10天到第200天這個期間,被稱之為“社會化訓練”的最佳時期,是培養狗狗行為禮儀的重要階段。
在此期間,國外狗場的訓練師會帶領小奶狗慢慢接觸比它們大的狗,通過接觸這些個性溫順的大狗,讓小狗們先感受到這個世界對它的善意:沒有狗狗會和它打架,也不會有人傷害它。
當結束訓練后,幼犬被帶到新家庭接觸外面的世界時,它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是一只有禮貌,不具攻擊性的乖狗狗。
二、國內大部分幼犬在這個階段都是被關在家里
與之相反的是,國內大部分幼犬在這個階段都是被關在家里,即便是被帶出去打疫苗時也只能窩在寵物袋里,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所以當它有機會接觸這個“新世界”時,便容易產生過激反應,有的表現過于興奮,平日里的小乖乖突然會“聽不到”主人的命令而叫不回頭;有的則會因害怕而導致攻擊人的情況發生;當與其他狗相處時也容易遭到欺負。
三、如何訓練新到家的狗狗適應這是世界呢?
那么,作為新手家長的你,到底要如何訓練新到家的狗狗,去重新認識和適應這個世界呢?
1、首先要為它營造一個“童話世界”。“避開小區環境里面容易產生外來干擾的時間,將狗狗帶到沒有外界食物,沒有人為的干擾的小環境里,用三至五分鐘時間讓狗狗有自由玩耍的時間。
2、同時利用手里的食物訓練狗狗學會聽命令,讓它知道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但也只能從你手中得到食物和獎賞。
3、當小狗不再容易被外界所引誘,就可以開始擴大它的社交環境,讓小區里比較溫順的狗狗慢慢與它接觸。
長久訓練下去,當狗狗再去到一個新的環境時,發生亂吃地上的東西,因貪玩而叫不回頭的幾率自然就會大大降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要加強對幼犬的社會化訓練
臘腸犬
一般來說, 6——11個月大的狗狗 咬人的比率是最高的,但能夠造成嚴重后果或是咬死咬傷情況出現的大多是 3——4歲的狗狗。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狗狗在心理發育期沒有受到合適的社會化訓練,長時間沒有接觸外界,這對狗狗的成長和心理發育非常不利。
幼年的狗狗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外界的事物,從母體中帶來的天性讓它們用牙齒保護自己,而由于沒有及時得到主人的教導和對外界的深入了解,在狗狗長大后就會養成“用牙齒說話”的習慣,把攻擊看成家常便飯一樣簡單。
輔導:在狗狗幼年時期制定以關愛為主、教導為輔的教育方針,不要限制狗狗的自由,同時經常讓狗狗與外界和其他狗狗接觸,盡可能地和其他狗狗一起分享玩具、食物,培養狗狗開朗、平和的心態,當發生沖突時要及時制止狗狗的攻擊行為,讓它知道咬是不對的行為。(圖片來源:PConline攝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