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消防搜救犬學成返京()
昨天上午,朝陽消防支隊一行人在沈陽搜救犬基地進行16只搜救犬的交接儀式。經過7個多月的“求學”,這些原本普通的犬,個個搖身變成“武藝高強”的搜救犬。它們爬高梯、走鋼索、跳斷橋如履平地,能下水為溺水人員送救生
用品,還克服了普通
狗怕煙怕火的天性,在火場廢墟中搜尋血跡輕而易舉。
經過1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昨天晚上,16只消防搜救犬學成歸來,回到了北京東壩消防搜救犬基地。
■返京旅程 控制車速防搜救犬暈車
昨天9點半,16只搜救犬和三名訓導員上了一輛返京的中巴車。為了有寬余的空間,車上除了3個座位,其他座位都已經被拆。狗狗的生活習慣是早晚各吃一頓,怕路上狗狗暈車會吐,昨天早上特地只讓狗狗喝了點兒水。
為了讓狗狗們適應坐車,訓練中特別設置了一個月的乘車訓練。搜救犬隊的戶副隊長告訴記者,16只搜救犬中,有四五只犬都有不同程度的暈車反應,其中兩只史賓格犬暈車反應最大,坐半小時的車就不停地吐。“它們暈車基本是因為害怕,不適應,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讓它們習慣車上的環境。”
一個多月里,這些狗狗每天都要坐車“兜風”四五十公里,終于所有的搜救犬不但都不暈車了,有的還特別喜歡坐汽車,一上車就上躥下跳。
為了讓狗狗能安全經過長途跋涉,訓導員制訂了周密的運輸計劃,車速控制在100公里左右,可是當車開出沈陽30多公里,“金剛”還是暈車吐了。訓導員趕緊幫它擦干凈,打開窗戶通風。大家都停下來安撫“金剛”,沒幾分鐘,它又生龍活虎四處張望。
好動搜救犬被戴上口罩
下午2點多,車行駛到遼寧塔山服務站,訓導員放狗狗出車散步。5分鐘后狗狗又陸續回到車里。到了它們該睡午覺的時間,很多狗狗都安靜地躺在車上打盹,可是好動的“小虎”卻在那叫叫嚷嚷,破壞了同伴的好夢。無奈訓導員只能給“小虎”戴上口罩,讓它暫時安靜。
晚上7點半,車隊終于到了東壩搜救犬基地,16只搜救犬都來到了各自的新家。每只搜救犬有一個單獨的狗舍。
搜救犬需要用一星期的時間來熟悉新環境,還需要60天的封閉訓練,鞏固在沈陽的學習成果,然后才能投入消防的備防工作。
搜救犬103年參加全國IRO搜救犬比賽
專屬于汪星人的搜救大賽23日將在丹麥舉行,亞洲地區僅臺、日兩地培育出的搜救犬達到參賽資格,新北消防局以臺灣特有土狗培育的「風」,和北市消防局以洋犬拉布拉多培育的「跑時捷」,將代表臺灣前往參賽,雙北消防局行前均為選手授旗打氣,期盼它們為臺灣爭光。

國際搜救犬協會 (簡稱IRO) 今年首次發函邀請臺灣參加世界杯比賽,代表臺灣培育搜救犬能力已經可以跟國際接軌,此次IRO世界杯公開賽臺灣代表隊將于臺灣時間9月16日晚間搭機出國前往丹麥奧爾堡城市(?lborg),比賽期間為9月23日至27日,新北市將于16日出發,臺北市則于17日出發前往。
新北市消防局表示,這次參賽的搜救犬「風」是臺灣第一只本土培育、跳級通過瓦礫堆搜索的高級搜救犬,之前也曾出勤高雄氣爆、山難搜救等多項勤務,領犬員與搜救犬的表現都非常的優秀。
北市消防局表示,北市消防局搜救犬PAWS「跑時捷」在103年參加全國IRO搜救犬比賽,于來自各縣市眾多搜救犬中脫穎而出,榮獲第1名佳績,評量成績獲得282分,達資格分數270分以上, PAWS是在民國100年由臺北市消防協會捐贈,在控犬員李明義長期訓練下,成為救災戰功彪炳的搜救犬,
雙北消防局指出,歐洲為搜救犬組織的發源地,可說是孕育搜救犬菁英及控犬員的殿堂,雙北消防局所培育出的搜救犬能取得參賽資格,不但能代表臺灣挺進國際舞臺,更能藉由參賽機會與國外搜救犬隊伍進行技術交流,以提升控犬員訓練技能及搜救犬的搜救能力,使相關技術及經驗能與國際接軌,強化搜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