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卷毛天竺鼠(詳情介紹)
長卷毛天竺鼠是比較少見的天竺鼠品種,其特有的長毛帶有卷曲,在護理上面會有所不同,但是其習性還是和一般的天竺鼠一樣。
長卷毛天竺鼠體長22~34厘米,體重400~700克,體型短粗而圓,頭較大,眼大而圓還明亮,耳圓,上唇分裂,耳朵短小;四肢短,前腳具4趾,后腳3趾,無外尾。
1.體內(肝臟和腸內)不能合成維生素C,所需維生素C必須來源于飼料中。人、靈長類及豚鼠體內缺乏合成維生素C的酶,因此飼養豚鼠時,需在飼料或飼水中加維生素C或給新鮮蔬菜,當維生素C缺乏時出現壞血癥,其癥狀之一是后肢出現半癱瘓,冬季尤其易患,補給維生素C,則癥狀消失。
2.耳窩管敏感,便于做聽力實驗,豚鼠對700~2000周/秒純音最敏感,如常用2000周/秒音頻來觀察新霉素對內耳毒性的研究。
3.能耐低氧、抗缺氧,比小鼠強4倍,比大鼠強2倍。
4.對結核桿菌、布氏桿菌、鉤端螺旋體、馬耳他熱布魯氏菌(Brucella meliteusis)、白喉桿菌、Q熱病毒、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病毒等很敏感。
5.豚鼠易引起變態反應,血清診斷學上的“補體”即是由豚鼠血清制成的。
6.豚鼠的胸腺全部在頸部,位于下頜骨角到胸腔入口中間,有二個光亮、淡黃色、細長成隋圓形、充分分葉的腺體。肝分四個主葉和四個小葉。肺分七葉、右肺四葉左肺三葉。
7.豚鼠的性周期為16.5(12~18)天,妊娠期68(62~72)天,哺乳期21天,產仔數3.5(1~6)只,為全年、多發情性動物,并有產后性周期。動物性周期分為多周期(一年有多次性周期)和單周期(一年有一次性周期)二大類。除靈長類以外,所有哺乳動物的生殖周期存在著明顯的種屬差異,有些動物如狗、貓、豬、馬、牛等僅在生殖季節才有這種周期性變化,其余時間生殖器官處于萎縮休息狀態,但小鼠大鼠、地鼠、豚鼠等動物在正常情況下全年都表現出生性周期的往返循環。豚鼠和小鼠、大鼠、地鼠、兔鼠實驗動物,尚有產后性期,即動物懷孕生仔后,在48小時之內或在哺乳期的某個時間內又可能受孕,稱產后性期或反常懷孕。
8.豚鼠正常體溫38.6(37.8~39.5)℃,心跳頻率280(200~360)次/分,呼吸頻率90(69~104)次/分,潮氣量1.8(1.0~3.9)ml,通氣率16ml(10~28)/分,耗氧量816mm3/g活體重,血壓75-120mmHg,紅細胞總數5.6(4.5~7.0)百萬/(mm3),血紅蛋白14.4(11~16.5)g/100ml血,白細胞總數5000~6000mm3,血小板11.6萬/mm3,血漿總蛋白5.4(5.0~5.6)g%,血容量占體重的6.4%,染色體32對,壽命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