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鼠濕尾癥
濕尾癥是由細菌、寄生蟲或真菌引起倉鼠的腸胃病。正式名稱是傳染性回腸過形成炎。因為倉鼠的尾巴會有濕濕的感覺,所以被人形象的稱之為濕尾癥。倉鼠的濕尾癥的死亡率非常的高,所以發現倉鼠有濕尾癥表現,飼養者就應該進行治療,緩解倉鼠的濕尾病癥,使它能恢復健康。
患有濕尾癥的倉鼠會懶洋洋的沒有食欲,會停止對自身的整理,會有嚴重的腹瀉情況,倉鼠的肛門和尾巴的附近干濕的毛纏繞在一起。由于嚴重的腹瀉會導致倉鼠脫水,所以倉鼠的神情會變得呆滯,眼睛變得凹陷。
在治療濕尾癥過程中,飼養者首先應該為倉鼠準備一個新的、干凈舒適的休息場所。然后可以選擇使用抗菌素,全面的殺死消滅細菌,然后增加倉鼠的補水量,減輕它的脫水癥狀。同時可以使用止瀉藥緩解倉鼠腹瀉癥狀。
此外,飼養者還可以去藥店購買慶大霉素針劑,將其稀釋三十分之一,然后讓倉鼠 服用,一般1-3天就會有明顯的效果,倉鼠腹瀉的情況也可以得到適當的緩解。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倉鼠的濕尾癥是一個傳染性極高的病癥,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的隔離。倉鼠日常生活的籠子、用品都需要徹底的消毒清洗,已達到預防濕尾癥傳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