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如何處理兔真菌病

      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引起該病的原因多半是因為生活環境過于潮濕所導致。盡管真菌性皮膚病的瘙癢程度可能比起螨蟲等稍微好一些,但是仍然是相當痛苦的,而且該病的治療病程比較長,而且飲食


      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引起該病的原因多半是因為生活環境過于潮濕所導致。盡管真菌性皮膚病的瘙癢程度可能比起螨蟲等稍微好一些,但是仍然是相當痛苦的,而且該病的治療病程比較長,而且飲食不當,或是未注意護理就有可能導致復發。因此平時的預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皮膚真菌病,是由須毛癬菌屬和石膏樣小孢子菌屬引起的以皮膚角化、炎性壞死、脫毛、斷毛為特征的傳染病。許多動物及人都可感染此病。自然感染可通過污染的土壤、飼料、飲水、用具、脫落的被毛、飼養人員等間接傳染以及交配、吮乳等直接接觸而傳染,溫暖、潮濕、污穢的環境可促進本病的發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春季和秋季換毛季節易發,各年齡均可發病,以子兔和幼兔的發病率最高。

      癥狀:

      由于病原菌不同,表現癥狀也不相同。須毛癬菌病。多發生在腦門和背部,其他皮膚的任何部位也可發生,表現為圓形脫毛,形成邊緣整齊的禿毛斑,露出淡紅色皮膚,表面粗糙,并有灰色鱗屑。患兔一般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

      小孢子霉菌病。患兔開始多發生在頭部,如口、耳朵、鼻部、眼周、面部、嘴以及頸部等,皮膚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突起,繼而感染肢端和腹下。患部被毛折斷,脫落形成環形或不規則的脫毛區,表面覆蓋灰白色較厚的鱗片,并發生炎性變化,初為紅斑、丘疹、水皰,最后形成結痂,結痂脫落后呈現小的潰瘍。患兔劇癢,騷動不安,食欲降低,逐漸消瘦,最終衰竭而死,或繼發感染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等,使病情更加惡化,最終死亡。

      小孢子霉菌病的結痂與疥癬的結痂有相似之處,但刮取病料鏡檢,前者有分支的菌絲及孢子,后者有活動的螨蟲。前者用治療疥癬病的藥物無效,后者用藥后痂皮很快脫落。


      由于治療時間長,一定不能中途放棄

      預防及治療:

      小孢子霉菌病是對兔子危害最為嚴重的皮膚病,近幾年在一些兔養殖場發生了本病。在某種程度上,其危害程度要高于疥癬病,而且非常難以處理,因此,必須提高警惕。

      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注意兔舍內的濕度和通風透光。經常檢查兔群,發現可疑患兔,立即隔離診斷治療。如果個別患有小孢子霉菌病,最好就地處理,不必治療,以防成為傳染源。而須毛癬危害較小,可及時治療。環境要嚴格消毒,籠具用噴燈火焰噴射消毒后,產箱和飼料槽及飲水嘴等都用火焰消毒;重點兔舍全部騰空用福爾馬林蒸熏,地面用燒堿消毒,或用0.5%的過氧乙酸消毒;對于脫落的殘毛,可用火焰噴燈處理。

      患兔局部可涂擦克霉唑水溶液或軟膏,每天3次,直至痊愈。或者用10%的水楊酸鈉、6%的苯甲酸或5%~10%的硫酸銅溶液涂擦患部,直至痊愈。也可用食醋500毫升,硫磺250克(粉碎),浸泡7天后,加柴油250克,用前攪拌,涂于患處,每天一次,連用3天~5天。皮膚病的治療周期長,所以要堅持用藥,切忌半途而廢,否則復發的可能性非常高。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