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記載家貓的文獻出現在西漢。而在此之前不論是各類文字記載或壁畫、圖騰等圖像中均無貓的蹤影。學界一度有這樣的猜測:家貓是在西漢或稍前,通過與外國的貿易往來而進入中國的,一般認為是由波斯商人帶入。
2009年,《科學人》雜志曾經報道過,通過將近一千組DNA樣本的對比分析,確定現今家貓的祖先源出同系,都是中東野貓。人類馴化貓的歷史,較多的證據和資料記載大概是4500年前,由古埃及開始大量馴養野貓的。那中國的家貓又從何而來?然而近期有臺灣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胡耀武說,早在5300年前,現今中國陜西省泉護村的居民就會利用貓來控制鼠害,證據是在泉護村一直發現的兩只貓的8塊骨頭。
研究人員使用放射性碳測年,將這些骨頭的年代追溯到了大約5300年前的一個200年的時間段內,這比此前所認為的家貓在中國出現的時間早了3000多年。研究人員報告說,這些骨頭的尺寸相當于現代歐洲家貓的骨頭尺寸,但是小于歐洲野貓的骨頭。同時,對骨膠原蛋白的同位素分析表明,泉護村的先民、豬、老鼠和貓大量食用以粟為基礎的食物;兩只貓中,其中一只貓比其它貓吃的肉更少,吃的以粟為基礎的食物更多,這提示這只貓可能吃了人類的殘羹剩飯或者被人類喂養。學界對貓的馴化歷程,普遍有種假設,認為人類居住地的食物,吸引了老鼠來偷食,貓又被老鼠吸引而來,人發現貓能抓老鼠、控制鼠患之后,就開始設法讓貓留下來,最后完成馴化,貓也漸漸成為人類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一員。不過,話說回來,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距今僅有四千多年時間,若說人類養貓史達到5300年,這個還真的需要再考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