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沙皮犬起源于中國南方,可追溯至漢代,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發掘一些漢代時期的墓穴,經常都會發現類似傳統中國沙皮犬型態的陶俑(陶犬)出現。在1920年代廣州,被人們用作為斗狗。特性是:狩獵性強、靈活、彈跳力特強。外貌上,有一雙覆蓋著頭部的耳朵,頭額有輕微皺紋,在眼旁有一皺折延伸至腮前,有如獼猴一樣。嘴部堅實,頸部皮膚松弛。
1960年代,為了增強斗狗特性,混入拳師犬、斗牛犬、斗牛獒、斗牛梗,而造成一個新品種,變成一般人認識的肉嘴沙皮狗,及被人誤作為真正的中國沙皮犬,更被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誤列為最珍貴犬種。為不想再被人們誤解,所以加上傳統兩字,以茲識別。傳統中國沙皮犬曾經接近絕種邊緣,后得到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