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格里芬犬起源于19世紀。原產國比利時。據認為猴梗可能是它的祖先,其他如哈巴狗也曾在培育中占了重要的一席。在北美洲,耳朵一般是減去一角,尾巴也會截短。布魯塞爾格里芬犬有唇髭,有似鐘馗樣子的風貌。在十五世紀時,是比利時的當地犬,到1880年,與哈吧狗交配后產出相似的口吻,蹺腳短毛犬,另外還帶有德國猴面犬的血統。成為比利時歷代皇室的愛犬。
到十九世紀,人們為有布魯塞爾格里芬犬坐于騎手旁的馬車而感到時髦。晚上在馬舍中防老鼠,又稱為廄舍的翼獅。 布魯塞爾格里芬犬給人印象賢慧聰明,從高貴的人們到普通的百姓都喜愛這種犬。贊美布魯塞爾格里芬犬具有與其它美貌玩賞犬不同的魅力。自1883年之后,比利時犬商俱樂部設立了第一流的協會,并把布魯塞爾格里芬犬記錄在案。1905年制定了犬種的標準。布魯塞爾格里芬犬分成紅長毛犬和 黑毛犬兩種。布魯塞爾格里芬犬在中國大陸數量較少,但布魯塞爾格里芬犬外表安詳,且經常顯露歡快的樣子,很有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