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2年賺35萬,今天介紹一個少有人知但性價比超高的副業。
寫在最初,
本文有幾個目的:1,介紹一種我親身實踐過的成功副業形式,詳細拆解了我從發掘市場需求,到定位,到最小化MVP,到規模化生產的全過程。建議有心的讀者重點思考我講的方法論,學以致用 遷移到自己的實際情況中,看能不能針對自己的資源有新的思路和想法。
2,我會把我認知內可公開的知識分享出來,但是我也有不能講的知識壁壘,這個道理但凡做過生意的老板都能理解,就像是做餐館的,配方就是知識壁壘,餐館老板有什么義務免費告訴你呢?所以一些敏感問題,就不要問我了,我也不會講,我只會對我的付費學員以及買了我貓的貓舍下家盡心盡職,他們是花錢買我的服務,對于路人甲乙丙,我不提供任何免費咨詢。
倘若認同以上觀點,可以繼續往下看,本文7235個字,大概需要7分鐘閱讀。
相信讀者朋友們也有不少養貓的,但是寵物貓繁育這個行業對于大多數人比較陌生。雖然不像做互聯網的大佬們隨隨便便就百萬起,但它可以一邊躺著一邊擼(貓)就把錢錢賺到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為大家打開一個新的維度吧。
0)課前思考
先請大家思考一個看似不搭邊的問題:為什么歐洲人整天懶洋洋的,比如法國,一年到頭罷工和休假的時間比工作時間還多,但是大部分歐洲國家人民的日子過得還不錯,工作時間那么短居然還有全民高福利?
反觀中日韓,哪怕是美國,普遍都是假期少,工作強度高,大部分人都在忙忙碌碌的討生活,但大部分人日子過得還不如歐洲人?
原因就在“產業選擇上”。歐洲國家的優勢產業往往是“高附加值、低發展度”的產業,這兩個詞怎么解釋呢?比如機械制造、精密儀器、奢侈品、畜牧業等等,這些行業百年品牌很多,就是因為這些產業的優勢是需要實打實的時間積累的,每一年踩的坑都算數,新興國家很難只憑資本的投入就彎道超車,這就是“低發展度”。對應的“高附加值”就是長期的優勢積累下產生的品牌效應,比如說丹麥的牛奶,瑞士的鐘表,意大利的奢侈品。。。。所以歐洲人就可以每天工作5小時還能享受高福利,反正別人想追平咱們沒有幾代人搞不定,我們領跑的著什么急呢?
所以中日韓,哪怕是美國,相對于歐洲都是后發國家,在歐洲的優勢產業上落后幾百年根本沒法追,所以就只能選擇IT、互聯網這種大家差不多同一時間起跑的“高附加值、高發展度”的行業,這樣還有彎道超車的可能。你看芬蘭的諾基亞就是這樣被干翻的。然而這樣的代價就是產業里的所有人和公司都出于激烈的競爭中,你不996的話就會被新入局者超車。
現在我從西半球把話題扯回來:養貓這個行業,就屬于“高附加值、低發展度”的行業,實打實要耗時間,但是產品卻可以有高溢價。下面毫無保留地給大家分享我在這個行業的全部收獲。
1)從單純養寵到賺35萬建立貓舍
2018年的時候,我買了第一只貓,最開始我只是單純地想買只貓做寵物,但是在選貓的過程中,發現市場上的寵物貓價格差距極大,有幾百塊的,有十幾萬的,同樣是貓媽媽生的,為啥價格能相差幾百倍呢?
于是我10年戰略市場的職業病發作,開始進行行業調研,挖掘市場機會。我看了很多數據,加了很多貓販,撩了很多貓舍,把寵物貓的市場詳細調研了一番,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行業有錢景!于是我的目標從養寵變成了繁育。當時我已經交了2000定金定了一只幼貓,但是考慮到幼貓還要等至少10個月之后才能夠懷孕,我果斷舍棄了定金,換了個賣家,又花4000買了一只成年矮腳母貓“尿尿”。
事實證明我用金錢換時間的決策是正確的,我在閑魚上找了公貓給尿尿借配,2個月后“尿尿”第一窩生了4只成活3只,一只矮腳長毛拿破侖賣了22000,一只長腿長毛賣了3500,最后一只矮腳短毛母貓自留。這第一筆投資成本4000(拋去決策失誤的定金不計),收益25500+一只種母,貓糧貓砂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兩個月的時間,ROI超過了600%。
當然,這么高的收益主要是由于我預測準了當時的流行花色“銀白”和流行品種“矮腳”,這只貓也是一只”英雄母親“,1年多產生了超過10萬的收入。但這個不代表我繁育的平均水平,我也有買到“廢柴公貓(不會配)”和“蛇蝎母貓(吃掉孩子)”的經歷。
隨著我的繁育知識的精進和花色規律的研究深入,我養貓的收益漸漸變得穩定。大概統計了一下,養貓第一年我只有2只母貓1只公貓,生了大約20只小貓(每窩4-6只),根據花色和品種,貴的可以賣到2W+,便宜的也可以2000+出手,總體收入大概在12萬左右。第二年,我擴大了規模,有5只母貓,2只公貓,其中有自己繁育出來的也有外購的,因為像尿尿這種高產又高質的“英雄母親”可遇不可求,所以第二年我的收益在20多萬左右。
2年35萬這個數字比起那些“百萬副業”并不吸引人,但是養貓的成本比起收益來說,可算是非常省心省錢了:
吃喝拉撒方面,我家目前9只成年貓(還有十幾只奶貓在吃奶可忽略不計)每年預計消耗大約8000RMB的貓糧(我們用的中端糧),貓砂每年2500RMB(我們用的中端豆腐砂,如果用膨潤土的話會更便宜)。
空間方面,做貓舍就不用像養寵物貓那樣無微不至地“伺候”貓主子了,我們把貓分籠分層養,一個8平米左右的次臥可以養下20只貓問題不大,每天白天散養放風,晚上就回籠過夜。這一行不需要通勤,所以貓圈里甚至有在遠郊區縣租下便宜別墅全職養貓的,我認識的一個小帥哥在杭州租了400平的別墅養貓,做了四五年,現在穩定一年100-200w左右的收入,今年在特斯拉的基礎上又買了保時捷(而他居然是一個大學剛畢業沒多久且原生家庭狗血得要替父還債的孩子)...
在精力方面,貓少的時候還是要自己來伺候,每天花10分鐘加水加糧鏟屎就可以。貓多了之后我就讓保潔阿姨幫忙了,反正都要打掃屋子,順帶手再鏟個屎喂個糧,多不了多少錢,一年下來人工成本折合就按4000元算好了。當然如果足夠勤奮的話也可以省掉這筆錢,不過我們還是寧愿用這個時間躺在沙發上多Timi幾局。
今年我的計劃是,不但要進一步擴大規模,而且要對母貓進行優勝劣汰,培養或外購更多“英雄母親”,目標是“10母2公”,目標是穩定收入達到70萬,努力踮腳夠百萬。
賺錢的行業看起來都挺簡單,但是做起來肯定磕磕絆絆,為了給大家省掉盡可能多的“入行學費”,下面進入干貨部分:怎樣才能做好養貓這個副業?
2)以貓生財的5大要素
a. 善于運用數據思維發現行業趨勢
要不要進入一個新行業主要取決于這個行業是否處于上升趨勢,有上升趨勢的行業才會給新入局者留足空間。
我在買貓之前做市場調研的時候查找了很多行業研究報告,發現寵物貓的市場總容量雖然沒有寵物狗的市場大,但是貓市場的增長速度比狗市場要快很多。再加上都市養狗門檻越來越高,年輕人單身獨居比例越來越大,養貓所花費的精力遠低于養狗的精力等等這些佐證,我認為寵物貓市場趨勢的上升絕非偶然,而且是一個長期趨勢。
b. 預測品種,花色
貓有上百個品種,處于流行周期的品種動輒幾萬,不在流行周期的品種可能三百塊都沒人買。我是怎樣在第一只貓就選到了“英雄母親”尿尿呢?還是有賴于我的線上調研。當時我在微博上發現了一個成名已久的寵物網紅博主“郭斯特”,他有兩只貓,一只銀白矮腳“饅頭”,和一只布偶。微博上的流行趨勢往往會對應市場熱點,于是我瞄上了矮腳和布偶兩種貓。
又因為當時布偶已經處于大流行的風口,動輒三五萬十幾萬,盛極必衰,我預測離下坡路不遠了;但是矮腳剛剛借助郭斯特的力量進入大眾視野,雖然“饅頭”一炮而紅,但是當時大多數人依然不知道這個品種,更沒有多少人繁育,于是這個“已經經過市場驗證會紅,但還沒有大規模爆發”的品種——矮腳,被我鎖定了。而且我有意去繁育和“饅頭”一樣的銀白花色,于是拿下了銀色的“尿尿”。
在用矮腳順利賺到回報之后,我又調研發現了下一個可能的流行趨勢:賽爾凱克羊毛貓和德文貓,因為羊毛貓幾乎不掉毛,長得像洋娃娃,而且可以和現有的矮腳配種,所以我選擇了羊毛貓。目前看來,羊毛貓和德文貓確實流行起來了,價格趨勢一直在上行。
3)做好定位:2C還是2B?高端還是低端?
雖然貓繁育這個行業現在還不大,但是生態已經很豐富了。
首先從渠道上來說,有直接賣給終端客戶的2C的,還有直接對接貓販子2B的,(解釋一下貓販子,相對于貓圈的中介,一手對接貓繁育人,一手對接終端客戶,中間倒一手賺差價),一般來說終端價比渠道價翻倍的樣子。再從檔次上來說,有做協會認證的血線貓繁育的,所有種貓都是五代祖宗可查,甚至獲過獎的,一只賣十幾萬幾十萬的都有;也有在自己家里繁育,不帶證書但保證品相,一只賣幾千上萬的中端貓舍(我);也有在農村租一個大廠房養上百只種貓,等貓販上門整窩收購的,平均一只一二百。還有我剛才提到的貓販子,我的合作伙伴,一個沒讀過書的東北大哥,光靠在微信上做貓販子一年收入200W+(他算是貓販子里面的頭部玩家)。
所以在進入行業之前,先得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自己的”生態位“。我考慮到2C需要大量前期溝通和售后服務牽扯精力,所以副業,我選擇以做2B渠道為主,賣了就完事兒,又考慮到我在這個行業是個新人,沒有太多高端的人脈圈子,所以做高端貓恐怕找不到人買賬,而我又身處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方,附近不可能找到面積大又便宜的場地進行“工業化生產”,所以我選擇做中端貓舍。
4)繁育和醫療知識技能累積。
要想賺的多,除了選對品種花色外,最要保證的是“成活率”,我經歷過一窩6只全死的慘痛經歷,還經歷過養到40多天忽然拉血豆腐迅速斷氣的奇葩場面,也曾看到貓砂盆里流產的幾個小肉球嚇得直哭。不過經過這兩年的歷練,不吹牛的說,我現在已經是半個獸醫了。家里吸氧機,霧化機,保溫箱,各種藥品一應俱全,我也已經可以熟練地給貓打針,“望聞問切”診斷一些小病。
同時,我也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貓的繁育知識,比如說,每個品種的貓不同協會認可的優秀品相標準,比如說,我想要得到某個花色的貓,應該找什么樣的貓來配等等。這些知識看似專業,但是只要認真學習,勤于實踐,大部分還是可以攻克的。
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如果讓母貓自然生產,有的母貓會遇到難產,一尸數命,或者母貓經驗不足不知道如何護理新生兒,很可能死掉一半甚至全軍覆沒。沒有技能經驗的人只能站在邊上看著慘劇發生。但是有經驗的就知道如何給難產母貓打催產針,如何接生小貓,如何給小貓剝掉胎衣,甩出羊水,如何用負壓球清理口鼻,如何摩擦保溫,如何做母豬啊不母貓的產后護理等等。
有了繁育和醫療知識技能,當別人只能用賭博的心態繁育一般幾百,偶爾上千的貓的時候,你可以把你的貓控制在每窩都能出產幾只上萬的貓的水平。當別人生一窩掛一半,并且需要長期接受“團滅”的可能性的時候,你可以以最大可能性讓小貓活下來長大。這不但可以數倍的提升利潤率,而且也是對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5)做好運營和銷售
最后一點就是“運營”了,這個和互聯網運營一個原理,分為引流、轉化、復購&轉介紹三個階段。生財的朋友應該看這一段最輕松無障礙。
a. 引流。這個環節無非是通過微博、閑魚、朋友圈、微信群來做,一般來說要抓住各種機會加大量的同行和貓販,因為這一行不是標品,所以大家之間的競爭有限,同行之間都愿意互相建立聯系擴充采購和銷售渠道。
不過這個行業完全是“顏值經濟”,引流效果的好壞96.78%取決于你照片和視頻的拍攝質量,所以在拍攝技巧和拍攝設備上是不能偷懶的。
b. 轉化。就是銷售的過程,這里面無論2B還是2C,最關鍵的一點是你的“溫度”和“專業度”。貓是活物,現在虐貓的新聞層出不窮,包括很多貓舍對待貓非常粗暴殘忍,只有一個對小動物充滿愛心的人才會讓別人覺得買你的貓很安心,不會背負良心債,這是“溫度”。而“專業度”就是你能解答客戶關于養貓的各種疑問,并且有能力確保貓的健康,交到客戶手上不會出問題。
在這里,朋友圈就是轉化的最大利器了,養貓日常,養貓小知識,貓糧檔次,以及家長返的視頻等等都可以讓朋友圈顯得專業且有溫度。成交就是信任的累積,別人看了你的朋友圈,也許沒有當時就找到你成交,但是你在他心目中的信任值是一定增加了的。
c. 復購&轉介紹。這里要分C端和B端來介紹。如果賣給了C端,復購和轉介紹主要來自于我專業的售后指導和醫療指導,別人覺得我的貓沒問題,人也專業,才會放心復購或者介紹想買貓的朋友給我。如果賣給了B端,那么售后是不需要的,主要看你的貓的質量,是否健康,花色是否和照片一致,這也是信任的累積,當你成為B端眼中最靠譜的貓舍,那么采購需求就會源源不斷。
6)養貓帶給我的收獲
做貓舍的2年,我從0開始了解并參與一個陌生的行業,并且賣出了行業內前10%的價格(90%的繁育人都賣不到萬元以上)我收獲的認知提升主要有以下3點:
1、在低門檻的行業賺錢還挺容易的,因為從業者大多都是“也不會別的所以只能干這個”的群體,所以但凡動點腦子就很容易做到前列。這大概叫“降維打擊”吧。
2、低發展度高附加值的行業還挺適合做副業的,因為這種行業不會占據人們太多的精力,主要是靠生產資料在時間軸上自動生產,競爭也不激烈。很多現在網上流行的副業,實際上需要人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夠做好,很可能主業也被耽誤了。
3、無論看上去多么簡單的行業,不一定要付出多大精力,但一定要有主動學習和積累經驗的意識,因為這種行業全靠細節之處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夠在利潤率和成功率上遠勝他人。
最后,給后入坑者的建議
如果你也打算選擇貓舍作為副業之一的話,我作為過來人有以下3點建議:
1、從最小MVP開始嘗試。
我有一些貓友,上來就打高端局,一出手就花幾十萬買一堆帶證得獎的種貓,可往往協會的比賽標準和大眾審美是有差距的,如果上家不去指導那就會被坑很慘(實際上這樣的上家很多)。在這里我建議大家先調查好流行趨勢,從小規模開始買,完成一輪最小MVP模型看看可行性再說。
2、找有專業度的賣家帶路。
與其前期蒙眼趟坑,不如找一個人品靠譜的有專業度,有市場判斷力的上家,因為你的上家要給你大量的技術支持甚至培訓,所以你的第一個上家決定了你的起點。比如你找到水平前50%的上家,那么你的起點就是70%;如果你找到水平前10%的上家,你的起點可能就在20%。這一行業主要靠的就是時間經驗的積累,一個好老師會讓你的這個積累過程至少縮短一半。
3、主動學習繁育知識,獸醫知識。
醫生為什么那么難培養,動輒要學習十幾年?因為人命關天,實戰的機會太稀缺了。但是貓就不一樣了,只要有心學習,勤于練習,給貓打針配藥接生都會學得很快。我可以給你一些我驗證過得比較好的學習渠道。
非常重要的補充說明:很多朋友都是看了這篇文章覺得養貓能賺錢頭腦一熱要立馬擼起袖子開搞的~受寵若驚但是,我要給大家畫個休止符!
1,繁育都是在“玩命”,貓貓生孩子真的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一配就能自己生了,為了護理早產兒我四天四夜幾乎沒合眼,嗆羊水的寶寶需要持續霧化每兩小時下一次胃管,得了乳腺炎的媽媽需要不停熱敷消炎等等等等,這些都是文中沒有提到的“賊挨打”,可能是我文章描述的吃肉太簡單太美好了給大家造成了誤導。所以請大家謹慎看待繁育這件事,倘若只是一時沖動,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學習的耐心,真的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覺得自己看一看百度抖音就是貓界華佗了,所有行業都一樣:能拿出來講的東西都是皮毛,核心競爭力是不會外傳的,只能你自己付出代價和學費去摸索去學,(跟對上家他可能會教你)
2,我在文中提到了入行第一大坑就是遇到不負責任的上家(賣你貓的人),據我兩年來的觀察,豪不夸張地說,國內的貓繁育人(包括閑魚上隨處可見的家里兩只貓隨便生一生的那種)90%不懂貓毛色遺傳規律,不懂醫療知識,甚至連顏色斑紋都分不清,剛才不少小伙伴加我之后跟我說 我準備在閑魚/微信/58上買xxx貓 很便宜 準備試試繁育,我問他們“品相怎么樣”就問懵了,再問個是貓販子還是貓舍還是家庭繁殖,又懵了。這種情況的客戶,賣貓的見了會很開心的,因為這就是一顆茁壯的大韭菜啊!再者,你如果遇到文中提到的那90%上家,你真的要靠自己趟所有坑,多看看文中最后的避坑指南先。
3,貓好不好,雖然和價格沒有絕對性關系,但是單純看價格買貓,百分之一萬會下場慘烈。矮腳從300-300000都有,你不做好前期調研,不多聊幾個貓舍貓販子,不多看看協會的品相標準,不多劃拉劃拉貼吧被坑掉褲衩的帖子,就真敢下手啊?文章里我也寫了我買第一只貓之前做的事情,大家不要只看成果,最重要的其實是之前那些鋪墊啊。
bb賴賴的又講了這么多,就是非常非常不希望大家因為我的一篇帖子就沖動得不加思索地買了很多貓,只看到文中寫的賺錢了,忽略了文中提到的那些前期調研和繁育過程中的坎坷,以為完全躺賺,到頭來發現,一堆幺蛾子不說,活下來的還只能送親戚....
#怎樣獲得職場安全感##副業賺錢#
我是@CC聊職場 ,十年世界五百強外企戰略營銷經歷,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獨立求職咨詢顧問,貓舍主理人。為你分享職場干貨,打開副業賺錢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