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種貓繁育圈子和文玩一樣,三分看貨,七分靠侃。入門門檻極低,盈利門檻極高,沒有相當的知識沉淀,很難做好。很多繁育經驗都是經過幾代繁育人口口相傳總結出來的。
本人總結了22條我和世界各地繁育人這十年繁育出好貓的寶貴經驗,每一位理想成為優秀繁育人的朋友,都應該把這22條經驗銘記于心。
1. 剛起步的時候,種貓的選擇會對你未來繁育道路影響非常大,一定要選擇好的種貓,千萬別抱有先買幾只普通品相的貓過渡,等掙錢了再換好貓的想法。一旦你陷入這條“曲線救國”的道路后,你會發現很難從這個“過渡”的怪圈走出來,貓賣不出好價,時間精力和收益不成正比,你會發現還不如打工掙得實在。身邊很多有這種想法的朋友基本都堅持不到三年就做不下去了。
2. 客觀評估自己的貓,切勿盲目自信,接受自己貓的優缺點。自欺欺人只會讓你在繁育道路上原地踏步。你需要明確知道自己貓的優缺點,哪些特征可以保留,哪些特征需要改進。面對買家要有道德,有其他基因缺陷要主動告知對方。
3. 你家種貓很好,有時候你只是缺少點運氣。不必用概率來預測你每一窩貓的花色和品相,概率統計數據在貓舍中不具備任何意義。
4. 血統很重要,可以幫助你了解貓未來可能會發展出的好壞特征。通常血統強大的貓,一般后代都不會差到哪去,即便處于尷尬期。
5. 不要盲目跟風追求當下流行的貓品相特征,我們繁育的目的是培養出具有自己貓舍特有的綜合素質好的貓咪。好比前幾年布偶值錢,你就跟風去繁育,今年布偶整體價格大幅下跌,盲目跟風得不償失,你要做的是專注你喜歡的某個品種和特征去走你自己的路。
6. 繁育過程中,你要不斷的評估你的繁育成果,至少做出三代繁育計劃。耐心等待你理想中的貓出現。
7. 接受你家種貓的缺點,出仔品質不好的公貓和母貓,該絕育就絕育,不必重復在繁育計劃中使用。即便你花高價買來的種貓,母貓三次出仔品質不達標就可以考慮淘汰了,公貓可看情況而定。
8. 骨骼缺陷是繁育結果里最難改變的。
9. 同血系繁育可以特征互補,繁育出更好的后代,但即便它血系再強大,也需要混入別的血系來強化它的基因庫,這樣才能使后代變得更優秀。
10. 絕對絕對絕對不要把有相同缺陷的貓放一起繁育,這么做的后果是它們的缺陷會疊加放大,后代得到該缺陷的概率非常大,你要做的應該是減少該缺陷的發生,將優點最大化。
11. 千萬別認為父母基因強大,小貓一定是優秀的。同一窩貓,出好貓都是概率的問題,既然是概率就一定會有品質普通的貓出現。
12.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貓,也沒有完美的種公種母,你必須清楚的意識到在你的繁育計劃中,這些種貓都有哪些優缺點,否則你就無法勝任繁育的工作。
13. 不要指望用一代的基因去解決所有問題,想要得到遺傳好的特征,往往都會經過3代以上的時間。
14. 引進種貓時,如果有可能,一定要親自去現場看購買的小貓以及它父母,這樣會比較直觀的看到你想要得到的某些特征。
15. 攜帶遺傳病基因的貓,千萬不要用來繁育,即便它們不患病,攜帶的基因是隱性的,后代患病的概率會增加,所有絕育是最好的選擇。
16. 評估種貓整體的后代品質,不要因為生出一只非常好的后代就選擇它做種貓,也不要因為生出一只不好的后代就淘汰它們,重點看它在哪些方面做出的貢獻如何,再決定是否繼續留作種貓。
17. 對你所繁育的種群要深入了解,包括它們的優缺點,遺傳特點等,給它們劃分等級,確定哪些是你能接受的,哪些是不能容忍的,這樣你的繁育計劃才能有據可依。
18. 對于有遺傳缺陷的好貓,要考慮的是可能攜帶的遺傳缺陷的嚴重性和可控性,例如,白內障通常被認為不如肥厚型心肌病嚴重。
19. 如有條件拿到貓咪血統資料,一定要多評估幾代,這有助于你更好的確定一條血線中存在的優缺點。
20. 繁育要平衡健康、體型和性格,不要只關注某個基因結果。
21. 從事繁育行業,要做好自學的準備,多去網上搜集你想要學習的知識,多參加各種繁育人的聚會,聽取別人的繁育經驗,不要怕問,無論是誰,都是從小白時期過來的。
22. 即便你努力了,結果還是不理想,接受這個結果,因為我們培育的是活體生物,不能像商品一樣無差別化大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