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看過《笑貓日記》后,一直吵著要養貓。因為我們一直在外漂泊,養寵物的條件有限。不過,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我尋思著養一只。
養,就得負責,要先了解它。聽說《貓苑·貓乘》是擼貓秘冊,流傳了200多年,我迫不及待地入手了一套。

拿到寶貝,愛不釋手,一套兩本:天藍色的《貓苑》、米H色的《貓乘》,封面上有浮雕效果的書名黑字,還有拿著小魚的可愛貓咪,讓人的心都萌化了。
打開書本,里面有古樸有趣的圖畫,還配有貓兒契、貼紙、書簽,不得不嘆服各方面的用心良苦。

《貓苑》?
《貓苑》以咸豐年間翁云草堂刻本為底本,由清代的傳奇學者黃漢輯錄。他是永嘉(今溫州)人,家里很窮,但很聰明,又好讀書,年輕的時候四處游歷,是個博雅的君子,平時除了不分寒暑地寫文著書,就是擼貓。他的代表作有《貓苑》《翁云草堂詩集》《甌乘補》等。

為什么寫《貓苑》呢,黃漢說,因為貓事無專書,所以他到處搜羅有關貓的古今典故,事無巨細和雅俗,編輯成此書——這也是他愛貓成癡的證據吧!幸好他有此興趣,我們今天才得以見到這部經典呢。
你知道“貓”的字與音有何說法嗎?
《埤雅》中記載:“鼠害苗而貓捕之,故字從‘苗’”;《本草綱目》中說:“貓有‘苗’‘茅’二間,其名自呼。”
原來貓是因為抓老鼠保護了禾苗,才得此妙名啊,然后它“喵、喵”的叫聲,又與自己的名字同音,甚有別趣。

貓的品相有什么講究呢?
頭面要圓,因為《經》中有云:“面長雞種絕”;耳朵要小而薄,因為《經》中又說了:“耳薄毛氈不畏寒”“耳小頭圓尾又尖,胸膛無旋值千錢。”
貓怕冷不怕熱。《花鏡》中說,以硫黃藏在豬腸內煮熟,拌在飯中,給初生的小貓吃,它冬天就不會怕冷,也不會留戀灶臺的溫暖了——奇奇怪怪的知識又增加了呢。
眼睛以金H色為貴,不要有淚痕和黑痕,因為《經》中有云:“金眼夜明燈”“眼帶淚痕惹災星”“烏龍入眼懶如蛇”。
當然,對于古籍中的說法,我們可以辯證地看待,不是有句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嘛。
比如,黃漢自己就說了,“烏龍入眼之貓,未必皆懶,余嘗畜之,勤捷彌甚。”意思是說,他自己就養了這種貓,不但不懶,還勤快敏捷得很呢!

關于相貓,還有:
鼻貴平直,忌鉤及高聳;須貴硬,不宜黑白兼色;腰貴短;后腳貴高;爪貴藏;尾貴長細尖,尾節貴短,又貴常擺;聲貴喊;睡要蟠而圓,藏頭而掉尾……
《相貓經》中說貓的毛色,以純黃為上,純白次之,純黑又次之。
不過,現在隨著各種寵物貓的引入,黑色、灰色等毛色,也都很精貴。
有人驗貓,會提起它的耳朵,如果四只腳和尾巴隨即上縮則為佳;還有人會擲貓于墻壁,貓的四個爪子能緊抓住墻壁不脫下來的,是上品貓……
書中還有關于貓的各種傳說,真是讓人開眼界。

《貓乘》?
《貓乘》以嘉慶三年自刻本為底本,由王初桐輯錄。他是嘉定(今上海)人,曾屢試不第,47歲才入仕。擅長詩詞和古文,嗜書如命,見多識廣。代表作有《小嫏嬛詞話》《杏花村琴趣味》《古查堂叢書》等。
他也是因為貓見于經史者寥寥,其余的都雜出于傳記百家,所以選錄、編輯成此書。
《貓乘》對貓的食、捕、養、形體、種類相處等事都有選錄。

比如,《郁離子》中講了一個故事: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曰:“盍去諸?”其父曰:“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若之何去貓也?
不得不說,父親是個智者,不忘初心,養貓有始有終,令人敬佩。
書中還收集了一些古諺語、詩詞及物理小常識。比如陸游的《贈貓》詩:
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勛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從這首詩里可以看出陸游對貓的贊嘆與慚愧,因為家貧無力買魚給貓吃,愧對它的辛勤捕鼠。
此外,《貓乘》中收錄了很多名畫。比如宋朝李迪的《秋葵山石圖》、明宣宗的《壺中富貴圖》、清代朱耷的《貓石圖》等。

讀書之余,欣賞惟妙惟肖的各種貓畫,既休息了眼睛,又增長了見識。
為什么名畫中貓常與蝴蝶嬉戲呢?原來“貓蝶”諧音“耄耋”,而“耄耋”泛指老人,所以古人常以貓、蝴蝶、牡丹一起入畫,寄托了長壽、富貴的美好祝愿。
《貓苑·貓乘》以收錄了800多則關于貓的八卦、怪談、奇異百科而聞名,自問世以來,就一直被愛貓的人爭相傳閱。擼貓人士,可以考慮入手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