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也許大家都見過嬰兒在出生之前在子宮內的圖片,現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用全新的的視角,給大家展現出動物寶寶們,在它們媽媽體內的真實影像。為了得到這些圖像,研究人員使用小型相機,再輔以4D超聲波掃描。展現出來的效果超乎想像的震撼!
這是小象在母象子宮內第22個月的樣子,一旦小象接近生產日期,在母象的身邊,象群會主動圍成一個圓圈給母象和小象提供保護。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寶寶想要出生是需要懷胎十月,可是鯊魚的寶寶則需在母鯊的體內呆滿兩年才會出生,在這漫長的時間里,一些雌性鯊魚體內會同時有來自多個雄性鯊魚的精子所創造的寶寶。
小牛大多出生后就立馬能跑能跳,而人類的寶寶雖然和它們在媽媽的子宮里時間相同,但是大多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會走跑。
事實上,在企鵝破殼而出之前,母企鵝會先下蛋,然后獨自出去尋找食物。由公企鵝負責孵化企鵝蛋。企鵝寶寶剛剛出生時,身上的羽毛顏色大多是灰色或者棕色,只要完全長成后才會轉化成我們常見的黑白兩色羽毛。
汪星人的小知識,小狗剛出生時是沒有牙齒的,這點和我們人是一樣的,但是這時的它們同時還沒有聽覺和視覺,需要9到12天后才會慢慢睜開眼睛。
小馬在出生的24個小時內,就可以學會它們媽媽所有的本事,它們出生時腿的長度,就已經是它們成年后的腿長了。
海豚都是天生的助產士,它們與生俱來就有去幫助其他海豚生產的行為習慣,小海豚在出生后,需要六年的時間才能學會所有的狩獵與自我保護能力。
話說你們有沒有發現,蝙蝠寶寶在子宮內的樣子很像餛飩。蝙蝠是一種神奇的動物,母蝙蝠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生產的時間,可以控制自己體內受精卵的發育進度,可以等到正確的時間再生產。
有些蛇在破殼而出之后,覆蓋在它們體表的膜異常堅韌,需要借助外界的幫助才可以撕破而出。
母獅最多可以同時生產6只幼崽,當然兩胎或者三胎比較常見。小獅子出生后并沒有任何自保能力,需要母獅喂養兩個月后才能初步學會自立能力。
鯊魚有一種獨特的交配方式,到了發情期母鯊會從體內散發出一種吸引雄鯊的液體,與周圍海域的雄鯊溝通。
獵豹,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動物(奔跑時幾秒之內達到每小時100公里)通常是一窩五個,獵豹出生時就覆蓋著厚厚的皮毛,這可以幫助它們抵御掠食者。
小北極熊一般出生在雪屋當中,熊媽媽喜歡把巢穴建立在在白雪覆蓋的山上,用積雪挖一個深洞,這樣可以幫助它們抵御天氣和天敵的襲擊。
吉娃娃通常很難通過產道順產這么多小狗,大多數都是在人類的幫助下通過破宮產,因為就算是成年的吉娃娃骨盆相對來說也太小了。
當喵星人剛出生的時候,是極其脆弱的,它們只會每天吃奶和睡覺,它們甚至不能大小便,剛出生的小貓還不能自己調節體溫,整整三個星期,都需要母親用自己的身體去幫助小貓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