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因為其絕佳的地理位置(從這里發射導彈,距離最近)和深厚的冰層(屏蔽各種探測信號),成為核潛艇最佳的隱匿活動地點,美、俄、英、法等國潛艇經常在北極上演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好戲,其中尤以俄羅斯潛艇活動最為頻繁潛水艇圖片。從蘇聯時代起,北極就一直被作為紅色帝國潛艇核反擊力量的最佳部署地點之一,在這里活動的核潛艇攜帶的核彈頭能夠摧毀美國數次,但是要確保潛射導彈的發射,核潛艇首先必須擁有強悍的破冰能力!
要破冰,核潛艇的強度要過關,斯拉夫人比較簡單粗暴,他們直接將核潛艇設計成雙層殼體,而且變態的使用了昂貴的鈦合金制造潛艇外殼,這也使得俄羅斯潛艇的破冰能力達到了世界第一潛水艇圖片!當然了,潛艇破冰最主要的還是高高的圍殼指揮塔以及潛艇上半部殼體,在這些區域,各國都進行了仿鯨背的材料結構加強設計,因此論破冰能力,各國核潛艇都是具備的,只是破冰厚度不一樣罷了,俄羅斯的臺風級據說最厚能夠破開五米冰層,不知真假!
(美國弗吉尼亞級潛艇分段)
有了技術實力,接下來就要講究方式方法,核潛艇破冰并不是想當然行事,必須準確選擇地點,合適控制速度,總結一句話就是:速度要快,姿勢要帥!首先必須做好準備工作,避免破冰過程中誤傷潛艇設備,主要就是將潛艇指揮塔上的潛望鏡以及各種天線收回,并且將圍殼舵反轉90°,保持與潛艇平行狀態,避免被冰層壓壞潛水艇圖片。
萬事俱備潛水艇圖片,只欠東風!接下來就是破冰了!核潛艇破冰主要有方案1和方案2兩種。方案1其實就是利用大數據分析,結合自己國家在北極的衛星和水文觀察數據,選擇附近暖流活動頻繁的冰層融冰區或者冰間湖上浮,這類地方的冰層通常很薄,甚至是冰水混合體,如果運氣好,碰上這些地方,核潛艇直接上浮就好了,和別的海域幾乎沒有什么區別,不存在強行破冰一說,遇到這種地方,就偷著樂吧!
(冰間湖上浮)
但是如果運氣不好潛水艇圖片,那就只能開啟暴力破冰模式了!首先要做就是使用聲吶探測冰層厚度,選擇冰層較薄,冰層底部較平整的區域進行破冰(底部有錐形冰分分鐘刺破殼體),如果冰層厚度在一米以下,潛艇通常會選擇撞擊模式,也就是在冰層下較深處就開始沖刺,利用加速度動能直接撞開冰層。
但是如果冰層厚度在一米以上,那就只能使用擠壓模式,潛艇先是緩慢將圍殼貼上冰層,然后將壓倉水一點點的排出去,逐步增加浮力,圍殼作用在冰層上的力量也緩慢增加,直到冰層被擠壓出現裂縫,再快速排水,迅速增加浮力,最后用圍殼發起最后一擊,完成破冰過程。當然了,核潛艇破冰雖然帥,但是也經常會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情,美國“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就曾經在破冰過程中被卡在冰層中,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只能讓水兵拿著鐵鍬客串工兵,一鍬一鍬的鏟冰,最后將核潛艇救出來,更尷尬的是,這一幕全程被打醬油路過的俄羅斯圖142偵察機拍攝了下來,最后很配合地進行了全球直播,美國人此時此刻心里估計一萬只草泥馬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