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這么認為。因為無論細胞免疫還是體液免疫狂犬病毒在血液里繁殖,生成的抗體都在在外周血里,就是能夠中和病毒的有效成分是在血液里發揮作用。由于狂犬病毒的移動與侵襲目標細胞比較慢,在咬傷部位侵入神經細胞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這就是及時處置傷口與接種疫苗與被動免疫制劑的‘窗口時間’。按照四針法程序接種狂犬疫苗,在首次接種后的7天左右,就能有足夠濃度的IgM生成在血液里,可以發揮中和病毒的作用。在14天左右IgG濃度也能達到0.5以上,所以只要不是咬在表面神經豐富的地方,及時接種疫苗是可以實現中和侵入人體病毒的作用。如果被咬在頭面部,生殖器等部位,就需要按照三級暴露,除了接種疫苗外,還要在局部使用被動免疫制劑,就是現成的非本人的抗體成分在自身抗體生成前中和侵入傷口的病毒。如果病毒侵入神經細胞,并沿著神經系統游走,那么外周血的抗體也就難以通過細胞膜這個屏障發揮效果了。也就是說,被可疑犬或貓咬傷后,及時處置傷口與使用疫苗等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狗攜帶狂犬病毒,沒發病咬人會傳染嗎?
感謝邀請狂犬病毒在血液里繁殖。這個問題相信也是很多人關心的,但是本題目提的不嚴謹,作為健康傳播人,不能直接給出明確的答案,希望借著往下看一下全文,相信提問者或者其他人心里就有了自己關心的答案。今天就從醫學的角度科普一下狂犬病毒的相關知識。
狂犬病毒在狗身上會經歷兩個階段,潛伏期和發病期1884年人類發現了狂犬病毒,至今僅有135年的歷史狂犬病毒在血液里繁殖。狂犬病毒特別常見于狗和貓的身上,因為狗和貓是人類的好朋友,難免會有狗和貓咬人后,幾天致死的情況出現,這才引起人類醫學研究的注意。
狂犬病毒在狗身上會經歷兩個階段狂犬病毒在血液里繁殖,先是潛伏期,后是發病期。潛伏期狗身體不會有任何癥狀,所以很難被差距,所以準確的說潛伏期在狗身上的時間不能明確知道,有些醫學論壇和雜志上說,狂犬病毒在狗身上的潛伏期一般是3個月,最長不超過1年。經過了潛伏期,如果狂犬病毒在狗身上發作,一般不超過6天,狗就會死亡,死亡率100%(毫不夸張)。
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徑狗攜帶狂犬病毒,在和人類接觸時,主要通過唾液向血液,血液向血液傳播狂犬病毒在血液里繁殖。因此人一旦被咬,很有可能會的狂犬病。
人一旦被狗咬了,可以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十日觀測法來判斷人是否患有狂犬病。
十日觀測法《WHO狂犬病專家磋商會第二次報告》提出十日觀察法,是指被可疑的瘋動物(狗或貓等)咬傷、抓傷后,將動物系留觀察十天,如咬人的動物在10天內沒有死亡,則證明咬人的動物雖仍有可能是狂犬病病毒攜帶者,但此動物一定不具備狂犬病病毒傳染性,被咬的人可百分百排除被傳播狂犬病的可能。
這個方法,經實驗室大量貓狗實驗證實,且在全球踐行數十年無誤的,從無反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狗咬傷后,不是什么都不做,光指望十日觀測法的結果。在狂犬病高發的地區,如果被狗咬傷,應當馬上注射疫苗再觀察。我國就是狂犬病高發的地區。
潛伏期的狗咬人,人會感染狂犬病嗎?
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只有發病期和發病前三天內才具有傳染性,狂犬病毒暴露在空氣中是不能存活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潛伏期的狗咬人,人不會感染狂犬病的。
但是如何界定狗攜帶的狂犬病病毒是否處于潛伏期,這個有很大爭議。如果要用十日觀測法,也是要建議被咬傷人注射疫苗后,在進行觀測。
我是健康傳播人,歡迎關注,預防疾病,守護健康,后續為大家分享更多健康知識,有問題也可以私信咨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