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個實驗羅德西亞脊背犬味道小,工作人員用了博美,西施犬、中華田園犬、阿拉斯加犬等測試了狗看到老虎的反應,其中有的狗當場嚇尿,有的狗大小便失禁,有的狗拼命的向相反的方向逃,而大多數的狗在沒有看到老虎,只是靠近老虎籠子時就已經嚇得轉身要跑了。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狗沒見過老虎,聞一下氣味就嚇跑了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狗害怕老虎的氣味可能與狼有關眾所周知,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根據2002年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們共同研究的結果顯示羅德西亞脊背犬味道小:全世界的狗有著相同的遺傳基礎,之后在2015年通過科學家們對東南亞地區家犬的研究發現,相比較其他地區,東南亞地區的狗有著更顯著的遺傳多樣性,而且是與灰狼有親緣關系的最基礎種群。至此,狗的馴化被揭開,它們最早是在東南亞地區由東亞狼馴化而來,之后隨著人類的遷徙,它們從1.5萬年前先進入了非洲和中東,之后進入了歐洲,最后才進入了美洲。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東亞狼羅德西亞脊背犬味道小,東亞狼也就是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地區灰狼的統稱,在我國東亞狼的歷史分布在東北、內蒙、西藏、華北、華中、華南山區,從分布上看,東南亞地區的東亞狼與孟加拉、印支虎等多個虎亞種有分布重合,而在我國東亞狼曾經與里海虎、東北虎、華南虎等虎亞種同域分布。
從目前同域分布的狼和老虎(西伯利亞狼與東北虎)看,二者屬于同一生境的競爭者,而在競爭關系中,虎能夠抑制狼的數量,因為它們會主動的殺狼,因此在東北虎的主要活動區域內,很少能夠見到狼的足跡,由此可見,在競爭中,狼是主動避讓虎的羅德西亞脊背犬味道小。作為競爭的落敗者,狼想要避讓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氣味來判斷老虎的活動,而事實上狼無論是標記領地還是辨認同伴的路線,用的都是氣味。
既然在同域分布下羅德西亞脊背犬味道小,虎會主動殺狼,那么作為由狼馴化而來的狗自然會對老虎這種危險動物的氣味非常熟悉,因為這關系生死,所以即使狗與人相處了上萬年,它們也依然記得老虎危險的氣味,這就是狗聞到老虎的氣味就會嚇跑的主要原因。
狗害怕老虎的氣味可能與食性有關狗的祖先雖然是狼,但是它們成為馴化動物的第一件事就是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增強,這也就意味著它們不再像祖先狼那樣主要以肉為食,變得可以吃高淀粉的食物,也正是這個改變,讓如今的狗已經失去了再次返回野外的能力(澳洲野狗是由東南亞移民將未完全馴化后的狗帶入形成的),所以一旦狗被拋棄,它們只能淪為流浪狗。
扯遠了,我們回歸正題。不知道小伙伴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無論多么兇猛的狗看到屠夫(無論是殺豬的還是殺其他動物為生的)都會表現得異常的乖巧,一改往日囂張,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筆者老家曾經有一只大黃狗,它看門非常好,曾經咬傷過小偷,但是遇到我們村殺豬的,確實老實得很)
狗見到屠夫的這種反應并不是因為屠夫有什么“戾氣”,而是因為屠夫經常殺動物,身上的血腥味很濃,這種氣味在我們聞起來最多是油腥味,但是狗的嗅覺非常靈敏,這是因為狗的嗅上皮面積是人類的10倍(170平方厘米,人只有17平方厘米左右),嗅上皮中包含了大量的嗅覺細胞,因此,狗能聞到人聞不到的氣味,尤其是屠夫身上的血腥味。長期生活在與人相處中,狗的野性早已經喪失了多半,而血腥味通常就意味著死亡,所以狗會害怕屠夫。
狗聞到老虎的氣味也是一樣,老虎雖然大都在圈養之下(野生的老虎,狗甚至沒有機會叫),但是它們依然是食肉動物,吃生肉的血腥味要比屠夫身上更濃,此時的狗自然也會害怕。
總結一種動物無論是如何的馴化,其關于生存的基因是會一直遺傳的,而狗就是如此,它們的祖先與老虎多有沖突,而且在沖突中處于劣勢,這讓狼對虎的懼怕已經寫在了基因中,狗作為狼馴化后的產物,這種基因依然延續至今,這是狗聞到老虎的氣味會嚇跑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老虎吃肉留下的血腥味,會讓狗本能的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