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燈是很好的消毒設備新型肺炎室內消毒用什么最好。
但是安全正確使用是最重要的新型肺炎室內消毒用什么最好。
在醫院住過院或侍候過病人的人對醫院護士使用此燈都有印象。護士推燈進屋新型肺炎室內消毒用什么最好,將病人,家屬請出房間。開燈照射床鋪。出門囑咐人別進房間。到時間后收燈放人進屋。
這個時間多長是根據燈的功率,房間大小來決定的新型肺炎室內消毒用什么最好。查詢資料一般為30至60分鐘。燈懸高
現在84消毒液新型肺炎室內消毒用什么最好,醫用75度酒精供應緊張。家中有紫外線燈的市民可以用紫外線燈來消毒房間,衣服,口罩等。
千萬記住,開燈期間,屋內不能有生物體存在!人,花,觀賞魚,寵物等不能被紫外線燈照射!
紫外線燈管是有使用壽命的,查資料一般為累計1000小時!并且要常清潔燈管,燈管上不能有油污,灰塵,以免妨礙消毒效果!
對付新型冠狀病毒,肥皂和清水洗手能管用嗎?
對于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大家形成的廣泛共識是:戴口罩、多洗手、多通風、不出門等。其中的多洗手,我們都知道,這個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措施之一。其實不僅僅是新型冠狀病毒,洗手對很多傳染病的預防都有很好的作用。有人問,對付新型冠狀病毒,肥皂和清水洗手能管用嗎?筆者今天就分下這個問題。
對付新型冠狀病毒,肥皂和清水洗手的功效
我們知道,冠狀病毒不耐酸不耐堿,并且對有機溶劑和消毒劑敏感。75%酒精可滅活病毒,所以達到一定濃度的含酒精消毒產品可以用來清潔雙手,從而對付新型冠狀病毒。
如果沒有含酒精消毒產品,可以用肥皂和清水(流水)洗手也是可可行的。這是因為,洗手的目的主要通過流動的水是把這些細菌或者病毒,從手上沖掉,雖然肥皂和清水不能殺滅病毒,但沖走了讓它無法感染人體,也就達到了保護人體不受冠狀病毒感染的作用。
國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等權威機構均推薦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在2003年非典期間所做的研究顯示,每天用肥皂洗手超過10次,病毒傳播率可降低55%!由此可見洗手和手衛生的重要性。
如何正確洗手?
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其目的并不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而是把新型冠狀病毒從你的手上洗掉,所以應該使用流動的清水,也就是在水龍頭下洗手,把手的各個部位都洗到,不留死角,這樣才可以把手上的新型冠狀病毒都洗掉。那么,如何正確洗手呢?
(1)第一步,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五下)。
(2)第二步,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
(3)第三步,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手心相對十指交錯,搓洗五下)。
(4)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5)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6)第六步: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各搓五下。
上述各個步驟全部完成,嚴格來說共計需要2分鐘時間,每個動作至少洗5下,左右手都要洗,每個動作10至15秒,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難以完成,但至少我們從外面公共場所回家,第一次洗手要盡量參考上述流程來洗手,這樣才安全。
結語
總而言之,對付新型冠狀病毒,肥皂和清水洗手是能管用的,我們用口罩對付它的空氣飛沫傳播,用洗手對付它的接觸傳播,或者可能存在的糞口傳播,同時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對疫情之外的細菌或病毒傳播,對大有益處。
醫用酒精裝噴壺里,每天家里噴幾次,對新型冠狀病毒有用嗎?
醫用酒精裝噴壺里,每天家里噴幾次,對新型冠狀病毒有用嗎?酒精用于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看似又被帶歪了。
酒精用于包括流感,SARS,和這次的2019-nCoV等病毒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預防,主要用法是擦手和物體表面消毒,沒有任何機構推薦用于空氣消毒。
酒精如何殺死病毒?在一定濃度下,酒精可以在數秒內殺死絕大多數的病毒和細菌。
殺菌作用主要破壞病原體的生物膜,生物膜通透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壞,微生物自然快速死亡。
因此,酒精的消毒作用依賴于一定的濃度,醫用消毒酒精的75%就是實驗得出的最佳消毒濃度,有效濃度不能低于60%,否則消毒效果會大打折扣。
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早期,人們認為包括感冒、流感等病毒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噴嚏、咳嗽等產生的飛沫傳播。
但是,深入研究發現,即使是近距離的面對面說話,產生的飛沫也一樣可以傳染。
更重要的是,飛沫直接傳播并不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病毒經由飛沫散布到人們經常用手接觸的諸如門把手,桌面,水杯,甚至手機屏等物體面面,接觸這些表面污染的手再接觸眼鼻口的間接接觸是更主要的傳播途徑。
雖然,這次2019-nCoV的傳播途徑還沒有完全清楚,但呼吸道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無疑(有沒有其他途徑,比如糞便傳播尚不確知)。
酒精在病毒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預防中的作用因此,預防感冒、流感等病毒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措施也同樣適用于2019-nCoV的預防,其中首要的是徹底洗手,以及定期清潔上述物體表面。
在手被污染后進行徹底清潔,是預防病毒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最主要措施。
包括WHO、CDC等權威機構推薦的首選洗手方法是,用肥皂和流動的水反復充分搓洗20秒,可以清除絕大部分污染物,清除和殺滅絕大部分病原體。
如果沒有肥皂和水可用,手又沒有可見的污物(比如糞便、嘔吐物等)時,可以直接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凝膠)來擦手。
雖說,60%以上的酒精可以在數秒內殺死幾乎所有病毒,但是,一般要求搓手15秒。
這些洗手液的一大好處是,搓手后,酒精會很快揮發掉,凝膠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水劑,防止皮膚干燥(單純使用酒精溶液擦手,很快你就會感覺到比擦手前干燥的多)。
因此,題主說的酒精水溶液噴壺并不是理想的擦手消毒劑。
這些酒精基的洗手液也用于門把手、桌面等物體表面的消毒,以預防病毒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酒精不用于空氣消毒國內一直流傳著消毒空氣預防病毒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傳統,比如,熬醋,比如過氧乙酸噴霧。
事實上,這些方法都不能有效消毒空氣。
重要的是,醫院外的環境空間中,根本無需進行空氣消毒。
因為,這些環境空氣中根本不可能形成足以產生疾病傳播的含病原體的微粒濃度;通常,只需要定期開窗通風就可以。
而且,如上所述,酒精殺滅病原體依賴于高濃度,而使用酒精進行噴霧不可能在空氣中形成高于60%酒精濃度的微環境,根本達不到殺滅微生物的目的。
故,題主所說的,使用酒精在家中進行噴霧,無助于預防2019-nCoV的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