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光照如何管理大和錦老樁配土?
和其他多肉類植物一樣大和錦老樁配土,大和錦也具有喜光的特點。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大和錦更適合散射光的環境,因此,小編提醒大家,在養殖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充足的光照,而且還要避免強光的照射,特別是夏季正午的時候,一定要采取遮陰設施。否則,就很容易將植株曬傷。
第二點,水分如何控制大和錦老樁配土?
由于大和錦屬于一個耐旱的品種大和錦老樁配土,所以澆水不用太多。只是在生長旺期的時候,及時為它補充所需的水分就可以了。小編通常采取一種“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當發現盆土出現干燥的時候,才為它澆一次水。但是要控制好合適的水量,只要保持一定的濕潤度即可。另外,在冬季的時候,要適量減少澆水的次數,以此提高盆土的溫度。
第三點大和錦老樁配土,土壤如何搭配?
通常情況下,大和錦對于土壤的要求并不太高,只要土質肥沃且排水性良好即可。針對這個特點,小編為它選擇了沙質土壤,為了增加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氣性。小編還在土中添加了適量的粗砂和泥炭,這樣才有利于根系的生長。
多肉大和錦,攝影怎么拍?
多肉植物大和錦,歸屬景天科,跟觀音蓮是近親。同科、同屬,形態也差不多。
不過大和錦的顏值可比觀音蓮好看多了。
大和錦的葉子上面會有一些紅褐色的斑紋,如果光線充足,葉子邊緣還會變成紅褐色;同時,葉片上面紅褐色的斑紋也會更加明顯。
觀音蓮就只是有綠色的葉片而已。
如果說觀音蓮是”素顏“,那么大和錦就是”盛妝“……哎,多肉植物,不都是靠顏值博取主子的青睞的么?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喜歡,所以大和錦才會受很多花友的喜愛。
拍攝多肉大和錦,顏色搭配很重要。多肉植物,大部分都需要控盆,以便塑造出漂亮的體態。多肉大和錦也是如此,體型不大,葉片緊湊而飽滿,是多肉大和錦的最佳形態。
花友們在養植不同類型的多肉植物時,會根據多肉的顏色和形態搭配不同樣式的花盆。
同理,攝影愛好者在拍攝多肉植物時,畫面顏色的搭配也非常重要。
拍攝多肉大和錦,那么大和錦就是攝影主體。如果攝影背景、攝影陪體和攝影主體的顏色相近,那么就無法突出攝影主體。
花友們在養植多肉大和錦時,一般會搭配淺色系的花盆,因為大和錦的葉片上有紅褐色的斑紋,順色搭配,看上去效果不太好。就算是用深色系的花盆,那也是要用淺色系的砂石花土隔離開來,才比較好看。所以,我們在拍攝多肉大和錦時,也可以借鑒撞色搭配的思路,拉開顏色反差,讓作為攝影主體的多肉大和錦更加明顯。
拍攝多肉大和錦,適合用柔光。多肉大和錦的葉片排列緊湊,而且葉片很厚,如果采用純逆光拍攝的話,光線是無法穿透大和錦的葉片的;而且逆光拍攝很容易導致主體發黑,看上去就是黑糊糊的一片了。
多肉大和錦的葉片不具有油潤的光澤,對于光線的反射不強。所以適合用柔光拍攝。端著花盆,在日出后或日落前一個小時,把大和錦放在窗臺旁邊,利用順光或者是側逆光進行拍攝,是比較容易表現出大和錦的形態特征的。
拍攝多肉大和錦,小景深比較實用。大部分的多肉植物,體型會比較小。所以小景深比較實用。景深范圍越小,攝影背景就越模糊。如果是攝影背景中,有其他多肉植物作為陪襯,也可以因為虛化的關系,連成一片,而不會因為攝影背景雜亂影響到攝影主體。
拍攝多肉大和錦,如果只是想突出一片葉子上的紅褐色斑紋,可以考慮采用微距鏡頭拍攝。微距鏡頭不一定是拍攝花蕊的時候才能用,拍攝像大和錦這樣賣點在葉片上的多肉植物,體現出葉片細節,效果也是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