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這種家喻戶曉的我就不說了,說點大家可能不那么熟悉的不能飛行的鸮鸚鵡。
1不能飛行的鸮鸚鵡:伊犁鼠兔
這種超萌的動物長期以來鮮為人知,它們生活在天山高海拔地區,野生種群數量只有一千左右不能飛行的鸮鸚鵡。從發現到現在收到的關注也非常少,對他們的研究也很不足。
圖片來源見水印
2:鸮鸚鵡不能飛行的鸮鸚鵡。
這個算是蠢萌的代表了。鸮鸚鵡是一種夜行性鸚鵡,不會飛,現在僅僅分布在新西蘭的幾個小島上,數量僅剩一百多只。由于這些海島的獨特環境和生態,他們進化出了一套特殊的生存策略:夜行,放棄飛行,攀爬能力強不能飛行的鸮鸚鵡、身體龐大、用叫聲求偶。但是后來在人類的干擾和外來哺乳動物的影響下,他們的數量急劇下降。
圖片來源:wiki
3:長尾毛絲鼠。
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陌生,但是它的商品名就很有名了:龍貓。長尾毛絲鼠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區,范圍從智利北部到秘魯南部的狹長區域。早期有大量獵人捕獵他們以獲取皮毛,后來由于全球流行的寵物飼養,以及棲息地的破壞,它們的野生種群數量收到了嚴重威脅,現在僅剩數千只。
圖片來源:wiki
4:七彩文鳥。
這又是一個人工飼養非常多,但是野生種群瀕危的例子。七彩文鳥生活在澳大利亞北部的幾小片區域,野生種群數量只剩兩三千只。
圖片來源:wiki
5:短尾矮袋鼠
這也算是網紅了,短尾矮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南角的一小片地方,體型跟家貓差不多,臉上天生帶著“微笑”,也不怕人類。它們受到的最大威脅是外來的野貓野狗狐貍等捕食者,以及棲息地的破壞。IUCN評級為易危,現存數量大約一萬多。
圖片來源:wiki
關于鸮鸚鵡的9個有趣事實是哪些?
鸮鸚鵡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披上黃綠色的細點,是新西蘭的特有種。它面上有鸮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排列,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須,大而灰的喙,短腿大腳,翅膀及相對地短的尾巴。它的不同習性使它成為一種相當獨特的品種-它是世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體型冠絕同類。
關于鸮鸚鵡的9個有趣事實 1,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翔的鸚鵡
鸮鸚鵡不會飛翔,但是翅膀沒有退化,它們的翅膀可以用來滑行,平時攀爬的時候用來掌握身體平衡。因為不會飛所以羽毛非常柔軟,主要起到保溫的作用。 2,鸮鸚鵡受到驚嚇會呆立不動
別以為它們膽小,遇到危險腿就軟。
事實上鸮鸚鵡的羽毛非常容易融入周圍的背景中,如果遇到危險就跑,反而暴露了目標,這一招對鷹非常有效,但是遇到上面提到的貓和老鼠就歇菜了,這兩種動物的嗅覺都非常靈敏,如果呆立在那不懂,等于主動送到它們嘴里! 3,鸮鸚鵡是夜行動物鸮鸚鵡白天隱藏在樹上或者草叢中休息。
夜晚出來覓食,它們的食物主要是各種果實和 花粉,所以根本不需要白天出來找蟲子,而且晚上更加安全! 4 ,鸮鸚鵡聞著很香鸮鸚鵡嗅覺也很靈敏,身上散發著花和水果的香味,這種香味可以吸引同伴,但是不幸的是其他哺乳動物也喜歡這種香味! 5,很友善
人類最早鸮鸚鵡拿它們當作寵物來飼養,因為這種鳥類不怕人,或許是因為在數萬年的生活中沒有見過人類,又或者是因為見著人類了它們條件反射呆著不動,所以人們認為它很友善,誰知道呢?英國鳥類學家George Edward Grey 描述說鸮鸚鵡比起其他鳥類來說,更像一條寵物狗! 6 ,瀕臨絕種
經過人們的不懈努力,截至到2012年初,野生的鸮鸚鵡只有126只。
所以滅絕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7,最長壽的鳥類?自然志之前介紹過一只60多歲的信天翁,據說是有記載最長壽的鳥類,可是維基百科說鸮鸚鵡的壽命普遍超過60歲。所以我說什么來著:生物界許多世界之最都是不靠譜的! 8 ,鸮鸚鵡很強壯
不像其它鳥類,鸮鸚鵡可以在體內儲存大量脂肪。
鸮鸚鵡也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待考證):約24英寸高(61厘米),重約4-9磅-1。8公斤-4。1公斤?。 9,雄性鸮鸚鵡也是表演藝術家和許多其他雄性鳥一樣,雄性鸮鸚鵡也有嘹亮的“歌喉”和優美的“舞步”,到了繁殖 季節,雄性鸮鸚鵡會步行6公里(有翅膀多好!),到達一處特定的舞臺表演,所有的雄鳥在這里一決高下,它們的叫聲能夠傳播5公里遠。
這場表演會持續8個小時,在2-4個月內每晚都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