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地區種植牧草可以選擇耐寒,適合北方種植的牧草,牧草的品種可以選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和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起種植,種植的品種不要太單一,禾本科選擇一種和豆科牧草選擇一種同時種植,來保證牛羊的營養豆科牧草。
1.禾本科牧草可以選擇多年生黑麥草豆科牧草,多年生黑麥草產量高,適口性好,牛羊非常喜歡吃,而且非常耐寒,收割后,保留根部,會重新生長,不需要重新種植。
2.豆科牧草可以選擇多年生紫花苜蓿草豆科牧草,紫花苜蓿草產量高,適口性好,耐嚴寒,適合北方種植,營養高,收割后,保留根部,會重新生長,也不用重新種植。
可以在林下種植的牧草有哪些?
生長環境
苜蓿屬多年生開花植物,適應性較強,喜溫暖濕潤氣候,在土壤pH在5.5~8.5都可種植;耐干旱、耐冷熱,產量高,還可改良土壤豆科牧草。由于苗期生長慢,苜蓿的播種期一年四季都可進行。苜蓿除了飼養牲畜之外,還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可用于水土保持、防沙固沙、護坡及綠化山區。園林上多用于鹽堿地、貧瘠土地上的綠化、景觀野花用草種。
三葉草為多年生豆科牧草豆科牧草,是豆科牧草中分布最廣的一類,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約有300多種,最常用的有白三葉和悍紅三葉。三葉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宜生長在氣溫19~24℃、年降水量不少于600~800毫米的地區。白三葉適應性較強,耐寒、耐熱、耐旱能力較強,種子隨落地隨萌芽生長,使草層蓋度逐年增加,為優良的下繁草,耐牧性強,是長江以南各地區最主要的豆科牧草。
白三葉種子非常小,幼苗生長緩慢,加之根系入土不深,所以,整地務必精細,清除雜草,施足基肥。白三葉可春播或秋播,北方地區宜在3~4月份春播,南方地區以秋播為主。條播、撒播、飛播均可。每畝(667米2)播種量0.5千克,播深1~1.5厘米。白三葉最適宜與禾本科牧草如黑麥草、雞腳草、貓尾草、羊茅、雀稗、牛尾草等牧草混播,建立中長期放牧草地。
白三葉莖葉細軟,葉量豐富,適口性良好,營養成分和消化率均高于紫花苜蓿,各種家畜均喜食,是馬、牛、羊、豬、禽、兔的優質飼草。白三葉再生性強、耐踐踏,是適宜放牧利用,也可刈割,常與多年生黑麥草混播。從生長第二年起,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每畝(667米2)可產鮮草2500~4500千克,最高可達8000千克。白三葉草固氮、改土、養地作用明顯,可用作稻田綠肥。
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葉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室內通風差,莖葉易受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
生物學功能
改善畜禽的生產性能
苜蓿可以有效地改善豬群的生產性能,王彥華等報道在杜長大三元雜仔豬日糧中添加0.5%的苜蓿皂苷,可以顯著增加仔豬日增重,顯著降低料重比,也顯著降低了仔豬的腹瀉率(P<0.0
改善畜禽的免疫機能
苜蓿含有苜蓿多糖,可以有效地改善畜禽的免疫機能。苜蓿多糖可以促進畜禽免疫器官的發育,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進而增強淋巴B、T細胞對病原體的殺傷作用。
改善畜禽抗氧化性
苜蓿富含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清除氧化自由基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功能,從而改善畜禽的抗氧化性。
改善畜禽肉品質
苜蓿可以提高育肥豬的瘦肉率來改善豬肉品質,杜建明在試驗組杜洛克育肥豬日糧中分別添加5%、10%、15%和20%的苜蓿草粉,經屠宰測定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育肥豬的眼肌面積分別顯著增加0.99%、17.19%、7.84%和8.87%(P<0.05),屠宰率和瘦肉率有升高的趨勢。
改善畜禽腸道微生態
苜蓿中富含的苜蓿多糖具有抑菌的作用,可以調節畜禽腸道菌群的數量而改善畜禽的腸道微生態。研究表明,苜蓿多糖可以促進畜禽腸道有益菌群(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增殖而改善腸道微生態。
主要價值
苜蓿草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大量的礦物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是其營養價值的體現。其中,粗蛋白質的含量極高,約為17%~23%左右。苜蓿中豐富的蛋白質主要集中在葉片上,而葉綠體中所含蛋白質的含量高達30%~50%左右,粗纖維的含量約為42%。所以,苜蓿干草屬于粗飼料。雖然苜蓿中含有較多的粗蛋白,但是這些粗蛋白質都是可以被消化的。其中,氨基酸成分相近于乳清粉成分。所以,苜蓿被公認為是優質的纖維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