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9歲的余興泉在橡膠園不小心踩到饑腸轆轆的巨蟒,招來殺身之禍,最終被巨蟒吞噬。人類進了蟒蛇的肚子是不可能自救的,先看看這幾個案例吧大蟒蛇吃人:
案例一1995年9月4日晚9時45分左右,在警局值勤的警員阿布沙馬接到余興泉家人的報案,說余興泉正被巨蟒吞食大蟒蛇吃人。
阿布沙馬立刻與另3名同事趕到現場,恰巧目睹巨蟒吞食余興泉的過程,這條巨蟒長21尺,重約140公斤,它一邊吞食余興泉一邊發出咕嚕咕嚕吮吸的巨響,令人毛骨悚然大蟒蛇吃人。面對警員們的到來,巨蟒并未太在意,旁若無人的享受著眼前的“美食”。
面對這樣的恐怖場景大蟒蛇吃人,阿布沙馬舉起長槍對著蟒蛇頭部連發4槍,巨蟒一命嗚呼,但余興泉早已經窒息而亡,他的頭部和肩膀處都有膠白液體。
據家屬回憶,余興泉是于事發當天7時左右,到附近沼澤地處理水泵機械問題,但是久久未歸,家人四處尋找大蟒蛇吃人。
余興泉的哥哥到離他家100米外的沼澤地尋找,居然發現一條巨蟒張著血盆大口正吞食一個人,被巨蟒卷纏著的正是他們苦苦尋找的余興泉,當時他的頭部和肩膀已在蟒蛇口中,見如此駭人的一幕,他的兄長驚慌失措,由于恐懼他逃離現場,隨后向警方求救,可是一切都為時晚矣。
案例二居住在印尼東南蘇拉威西省穆納島的54歲女子瓦蒂巴,外出巡視自己的農田,卻整夜未歸。第二天早上她的兩個兒子召集當地村民開始外出尋找她。
瓦蒂巴的兒子在一處灌木叢附近發現了她的鞋子、砍刀、火把等物品,但瓦蒂巴卻不見蹤影。隨后她的兒子報警求助。
當天早上9點,警員在附近發現了一條臃腫的巨蟒,它腹部高高鼓起,幾乎不能移動。盡管人們不愿相信,但是還是不得不懷疑是這條蟒蛇吃了瓦蒂巴。
人們把蟒蛇帶回村子殺死,并將它的肚子剖開,果真發現了可憐的瓦蒂巴,她全身被粘液覆蓋,頭部朝著蛇尾,腳靠近蛇頭,可以猜測她遭到蟒蛇襲擊后,被蟒蛇從頭開始吞下,駭人的場面讓在場的村民忍不住哭泣。
科學家的“蛇吞人”實驗2014年12月7日,美國一名環境保護主義者保羅·羅索里進行了一次無比驚險的“蛇吞人”試驗,他打算挑戰一下巨蟒的底線,將自己作為“美餐”送給一條森蚺,并實時拍下全過程,在電視播出。
為了使試驗順利進行,并且完成相關數據采集,羅索里進行了周密的安排,他準備了可以提供呼吸、錄像、通訊以及測試擠壓力的特制碳纖維防護服。這種服裝可以防蟒蛇的毒牙,口腔壓強以及胃酸,并且可以通信,在緊急情況下通知幫手來脫險。
羅索里和他的團隊花了60天時間在秘魯的亞馬遜叢林里尋找蟒蛇。他們在叢林露宿、每晚到沼澤地尋找,最終找到一條符合要求的6米長、重達一百多公斤的雌性秘魯綠森蚺。
當羅索里接近蟒蛇的時候,它并不想攻擊他,而是試圖溜掉,然后羅索里開始挑釁它,它可能感覺自己受到侮辱或者懷疑自身陷入極大的危機,于是張開血盆大嘴咬到羅索里頭部,并迅速用身體將他纏住。
此時羅索里的手臂感覺到了強烈的束縛感,骨頭被強烈擠壓,感覺隨時就要斷了,他十分清楚地聽到蟒蛇急促的喘氣聲。
這時候羅索里恐懼萬分,他覺得實驗不能繼續下去了,于是毫不猶豫地發出救援請求,隊員見狀不妙,立馬攻擊蟒蛇,轉移它的注意力。羅索里在蟒蛇松懈的一瞬間,拼命掙扎并且成功逃脫。
雖然這場試驗沒有進行到底,但是也得到了一些實驗數據。盡管羅索里和他的團隊在試驗前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但是被蛇咬住的一瞬間,還是變得無法呼吸,心率飆升到了180,稍作遲疑就可能喪命。
蟒蛇捕獵蛇類捕殺獵物,有自己的手法,毒蛇在捕食時主要是將毒液注入到獵物的體內,使其中毒而亡然后再慢慢的進食。
而蟒蛇這類無毒蛇類,則一般是靠其上下頜的尖銳牙齒來咬住獵物,并且順勢通過尾巴一圈圈將獵物纏住,憑借身體強有力的肌肉不斷收緊,迫使獵物心臟停止血液流動,最終導致血液停止流動而死亡。
蟒蛇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它可以感受到獵物心跳的位置以及律動強弱,它會將全身的力量都用在獵物心臟周圍,不斷用力收緊,直至獵物無法供血,也不能正常呼吸,最終窒息而亡。
也就是說蟒蛇一般只吃死了之后的動物。在進食之前,蟒蛇已經將獵物勒死。
蟒蛇進食蛇吞食獵物常從頭部開始,但是吞食小鳥卻是從頭頂開始,因為要確保鳥喙彎向鳥頸,這樣不會刺傷自己的口腔或食道。
蛇的牙齒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無論什么體型的蟒蛇都不需要咀嚼就可以直接把獵物吞下,蛇的咽部以及相應的肌肉系統都有極其強大的擴張和收縮能力。它的下頜是由彼此獨立的兩大部分組成的。遇到較大食物時,下頜縮短變寬,成為緊緊包住食物的薄膜。
蛇在吞食獵物時先將口張大,把動物的頭部銜進口里,牙齒卡住動物身體,下頜骨左右交互運動,慢慢地把獵物吞下去。當其一側下頜骨向后轉動時,同側的牙齒鉤著食物,往咽部送一步,繼之另一側下頜骨向后轉動,同側牙齒又把食物往咽部送一步。
它一邊吞食一邊分泌唾液,使食物潤滑。如果這時有其他動物來進攻,它便立即將已吞進肚的食物吐出后逃離。
蟒蛇消化食物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經過5~6天才能消化完畢,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時。吃得越多,消化時間越長。
蛇的消化速度與外界溫度有關,觀察到游蛇在5℃氣溫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時消化仍然很慢,消化過程長達6天左右,在25℃時,消化才加快進行。
蛇在爬行過程中不斷與地面摩擦,可以加快體內新陳代謝速度,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但是有時由于吞下的食物太大,它們可能無法移動。
蟒蛇什么都可以吞下,就連鱷魚也可以成為它的“美食”,而且完全不會消化不良,科學家們曾經利用X光照片觀察蟒蛇消化鱷魚的過程。
第一天:蟒蛇腹中鱷魚的樣子似乎變化不大。
第二天:蟒蛇的內臟器官開始變大,以便輔助消化,鱷魚還是沒什么變化。
第三天:鱷魚的軟組織被分解掉了。
第四天:軟組織徹底消失,只剩下骨骼和鱷魚皮。
第五天:骨骼和鱷魚皮也被消化。
第六天:還能夠看到一些殘渣。
第七天:鱷魚被消化完畢。
拼命掙扎也只是以卵擊石當獵物被蟒蛇纏住時,獵物越掙扎,就會被蟒蛇越纏越緊,這樣做不僅不會使蟒蛇放松,而且還會將它徹底激怒而纏得更緊,這無異于“以卵擊石”。
通過羅索里“蛇吞活人”的試驗,我們不難看出蟒蛇的攻擊速度非常快,羅索里團隊通過測試得知通過蟒蛇的收縮肌肉能夠產生約9000磅(約2噸)的壓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把獵物擠壓成粉碎性骨折并且導致內臟破裂。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甚至來不及想到如何自救,那些企圖通過匕首就能制服蟒蛇而逃跑的想法簡直是異想天開,不要想著“狹路相逢勇者勝”,因為實力相差太懸殊。
最有效的方法1.遠離“是非之地”
如果不想惹禍上身,或者與巨蟒不期而遇,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是非之地”,也就是盡量不要進入巨蟒生活的區域,比如一些熱點雨林和沼澤,那里是巨蟒的領地,最好不要涉足,正所謂“好奇害死貓”,不要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去挑戰巨蟒的底線。
2.迅速逃離
如果在野外真的和巨蟒“不期而遇”,假如彼此還相隔有一段距離,那么最好迅速往開闊的地帶轉移,逃離過程中最好找一些遮擋物。蛇的領地意識很強,只要沒有突破它的安全距離一般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如果遇到的是森蚺,它在陸地上行動遲緩,你還有逃命的機會,但如果是在水邊就兇多吉少了,只能祈禱它那時候還不太餓。
3.攻擊肛門
其實被蟒蛇纏住,最有效的自救方法是攻擊它的肛門,當然你要首先判斷出蟒蛇的肛門部位,進攻這個部位可以大大降低蟒蛇的食欲,從而有可能使蟒蛇已經收緊的肌肉放松,你可能為自己贏得一線生機。
結束語所以,當你被蟒蛇吞進了肚子里,就等于進了火化爐,根本沒有自救的可能性。因為在那之前,你可能已經一命嗚呼了。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蟒蛇體型較大,但是傷人的次數很少,倒是有些人受利益的驅使捕殺蟒蛇,直接導致一些蟒蛇品種處在瀕危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