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墨西哥憲法廣場約200米處的塞米納里奧街和危地馬拉街的 街角上墨西哥城,有一個舉世聞名的特奧卡里大神廟的遺址,也即大廟。它是
阿茲特克文化最有價值的文物寶庫墨西哥城。
大廟的發掘歷史并不長。1978年2月21日深夜,在墨西哥城憲 法廣場大教堂后面的烏拉圭街的街口,電力公司的一群工人在揮舞著 鎬頭和鐵鏟,挖掘一條埋電纜的土溝。
突然一個工人挖出一個石頭雕 成的頭像,工人們第二天一早便報告了歷史和人類學研究所。專家們 聞訊趕到現場,經過七天小心翼翼地發掘,終于挖出了一塊半橢圓形 的石雕,上面刻著一位女神,但已身首分離墨西哥城、肢體破損。女神頭戴大 頂羽冠,腰束長蛇帶,頭顱上吊著一串小#鐺。
經考古專家鑒定,這 就是阿茲特克人神話中的月亮女神科約爾薩烏基像。月亮女神的發 掘,說明史書上記載的大廟就在附近。傳說古時候天地和生死女神科亞特里科埃有一天在科亞特佩克山 清掃寺廟時,拾到幾根美麗的羽毛,就把羽毛藏在懷里,不料,竟因 此懷了孕墨西哥城。
聽至這一消息,她的女兒月亮女神科約爾薩烏基和400個 兒子即400個蘇里亞諾星神怒氣沖天,認為母親犯下了不貞之罪,玷 污了他們的名譽。于是,一致決定要殺害她。天地和生死女神知道 后,十分害怕。這時,她懷的孩子維奇洛波奇特列戰神兼太陽神出 世,他手持一條火蛇,憤怒地沖向月亮女神,砍下了她的頭,并將尸 體拋下去。
接著,又趕走了 400個蘇里亞諾星神。阿茲特克人就是在 這一神話的啟示下,修建了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大廟,每年舉行宗教儀 式,殺生祭祀。大廟最早建于公元1330 ~ 1340年。為防止水澇墨西哥城,大廟不斷擴建 升高,在原先的廟宇基礎上,重建更大的廟宇。
大廟廟上有廟,共重 疊有七層。每層廟宇都有水土神特拉洛克的祭壇。整座大廟呈金字塔形,建筑的底部幾乎呈正方形,它的邊長有80 米,最高點距地有30米。大廟西面,有兩座并列的階梯,從其中任 何一座都可攀上一座有113級階梯的陡峭臺階,然后從那兒就可以到 達大廟的最尚點。
在大廟的最局點,建有兩座神盡,一座供奉著城神 威特西洛包切特利,另一座供奉著水土神特拉洛克。大廟的祠堂前 面,是一塊面積為440平方米的空地,在此處舉行過許多宗教儀式, 如活人祭祀等。整個大廟除了一些供品柜以外都是實心的這種不建 內室的方案簡化了整個大廟的設計和建筑,阿茲特克的工程師極具創新精神,他們在磚石建筑和石像雕刻方面達到了驚人的精確。
沒有有 效的金屬切割工具,他們就用更堅硬的石頭做成工具進行切割,并用 繩子、水和沙子對材料進行鋸磨。當時墨西哥還沒有四輪工具,也沒 有馱畜,阿茲特克人用人和小船來運送建筑材料。至于大廟的顏色,和其他阿茲特克的廟宇一樣,都被涂上了明亮的顏色。
對大廟最深的挖掘到達了大廟二代,在它上方是幸存下來的雙神 龕的墻基,大廟二代的建筑可以溯到特諾奇蒂特蘭城顯赫王朝建立的 初期。為了向世人昭示王朝經由神權授予的統治權,人們在原先脆弱 的大廟一代上又砌上了一層巨石并粉刷上灰泥。當時特諾奇蒂特蘭城 還得向另一個城市進貢,后來它在約1431年打敗了那個城市,各地 轉而向特諾奇蒂特蘭城進貢。
從那以后,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勢力越來 越大,開始命令各屬地進貢木材、石料、石灰和勞動力,以表達他們 對特諾奇蒂特蘭城和諸神的敬意。為了紀念這一意義重大的事件,當 時的統治者對大廟進行了第二次擴建,結果形成了大廟三代。15世 紀50年代,特諾奇蒂特蘭城遭遇水災和饑荒,統治者免除了屬地的 進貢義務,并打開糧倉賑災。
作為對統治者慷慨解救的報答,各屬地 紛紛幫助修建宮殿和廟宇。約在1454年后建成的大廟四代,可能就 是這些公共工程的產物。大廟發掘出的最引人注目的祭品之一,是一 組幾乎與真人一樣大小的掌旗官的雕像。它們斜靠著大廟三代臺階 上,被大廟四代的填料泥漿和石塊所覆蓋。
第四代大廟指的是大廟西 面的修筑部分,還包括科約兒哈烏基雕像。第五代大廟建于15世紀 80年代早期,其遺址難尋。第六代大廟可能建于1487年,它的落成 儀式上共有8萬人作為犧牲品死于塔頂的祭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