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栽方法及管理
??? 1紅線蟲的養殖方法、上盆
??? 圃繁殖的幼苗,露地栽培的樹樁,移栽到花盆中去,稱為上盆。具體做法是紅線蟲的養殖方法:根據不同等級的苗木或樹樁高度、冠幅大小和根系分布情況,選用適宜規格的花盆,用兩片大小適宜的瓦片,蓋于盆底排水孔的兩側(不完全掩蓋孔口),再在孔口上加蓋一片大瓦片,以掩蓋孔口為度,或將三片瓦片呈復瓦狀蓋在排水孔上;填土時先將篩出的粗粒放于盆底,上面再加入培養土;填至盆高1/3時,可以開始移苗,如系裸根移栽,則盆土中心呈包子形,使根群向下舒展,不至卷曲;培養土填至離盆邊約3。
5厘米時,可輕輕晃動花盆,使土下沉,并用手輕壓苗兩側的盆土,使小苗保持端正姿態。移入溫室后,再以細孔灑水壺澆透盆土,使土與根群密接,在新根未發生以前,不可隨意搖動花盆,以免影響生根。??? 2紅線蟲的養殖方法、換盆
??? 把盆栽的植株換到另一盆中去的操作,稱為換盆紅線蟲的養殖方法。
一般換盆有兩種不同情況:一是隨著幼苗的生長,根群在盆土中已無伸展余地,從而生長受到限制,一部分根常自排水孔穿出或露出地面,這時應從小盆換到大盆中去。其次是已經充分成長的植株,不需要更換大的花盆,只是由于經多年的栽培,原來的盆土,經過植物的選擇吸收,殘留著大量的有毒物質(三氧化物),使土壤理化性能變劣,整個盆土為老根充滿,此時的換盆僅僅是為修整根系,換盆時只更換新的培養土,盆可以不換。
??? 此外,由小盆到大盆時,應按株形發育的大小逐步換到較大的盆中,不可一次換到大盆。因為這樣做不僅費工費料,成本高,而且水分不易調節,植株根部通氣不良,生長不充實,甚至發生徒長,花蕾形成延遲,著花率亦較低。溫室花卉生長迅速,一般到開花前要換盆2~3次。
換盆次數多,能使植株強健,生長充實,植株高度變低,株形緊湊,但會使開花推遲,到開花前最后一次換盆稱為定植。已定型的紅花,木盆花紅線蟲的養殖方法、盆景2~3年換一次盆,如有特殊需求,隨時可以換盆或外加套盆,以提高觀賞價值。換盆時分開左手手指,按于盆面植株的基部,將盆提起倒置,以右手輕扣盆邊,盆土即可取出。
如不易取出時,可用鐵扦在盆周輕輕撬動,然后將盆側轉,用鐵扦頂動排水孔上的瓦片,再如前法倒置花盆,盆土則可連根托出。盆土取出后,應將植株原土刮去一部分,并剪去過多過長的老根、枯根、盤曲根,但盆景表面的虬曲交錯根應保持原狀,不可疏去,否則有損于蒼勁古樸的觀賞價值。
??? 3、轉盆
??? 轉盆是為調節盆花在溫室中的光照,控制、平衡全株的生長勢,在單面溫室或不等式溫室,光線多從南面射入,因此在溫室放置的盆花,如時間過久,往往由于趨光生長,植物偏向光線投入的方向。這種偏斜的程度與速度,與植物的生長速度有重要關系,生長速度快的盆花,其傾斜程度與速度也快。
為了防止盆花的傾斜生長,破壞植物原有的勻稱、圓整的株形,應隔一定日數,轉換花盆的方向,使植物趨于正常發展。對于露地放置的花盆,趨光生長的現象不太明顯,定時轉換花盆,主要是防止植株根系從排水孔穿入地下生長,時間過久再移動花盆時會將伸出盆外的根拉斷,影響盆花的正常生長。
??? 4、松盆土
??? 松盆土,可以使因不斷澆水而引起盆面板結的土壤疏松,有利于氣體交換和植株的生長,同時還可以清除盆面的青苔和雜草。青苔的形成,影響盆面空氣的流通,不利于植物的生長,且盆面一旦為青苔所覆蓋,難于分辨盆土的濕潤狀況,不便于適時澆水。
但也有人認為青苔可以預示盆土的干濕狀態,苔黃缺水,苔綠有水,還可保水并增加盆景的美觀。松土是客觀需要,在中小盆花中還是去掉青苔為好。松土用鐵扦或竹片,輕輕扦動表土,不可撬動整個植株,以防傷根造成枯萎。??? 5、施肥
??? 在上盆或換盆時常施以基肥,生長期間則施以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