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3個非洲國家——莫桑比克馬拉維湖有什么魚、馬拉維、坦桑尼亞之間的馬 拉維湖,是當今世界第一奇異的湖泊。這個著名的湖有著非常“淘氣”的性格,據說,它調皮的時間 一般是上午9時左右,馬拉維湖的泱泱湖水會莫名其妙地開始緩緩 消退,水位下降6米多才中止,它仿佛是玩累了,需要“歇口氣”; 大約“休息” 2個小時,湖水又繼續消失,直至出現淺灘才漸漸停 息;4個小時后,“退避三舍”的湖水陸續返回“家園”;下午7 時,湖水開始騷動,只見水位不斷上升,直至洪流漫溢,傾瀉八 方;再過大約2個小時,馬拉維湖才重新恢復平靜,它這一次的惡 作劇才算全部完結。
馬拉維湖的消長并無一定規律。有時 一天一次,有時數日一次,有時數周一 次,但每次都是上午9時左右開始,晚上 9時左右結束,前后大約持續12個小時。海水漲潮落潮是盡人皆知的事,然而 坐落在非洲大陸的淡水湖——馬拉維湖為何也有潮汐現象呢?如果說,馬拉維湖的水位之漲落是月亮和太陽 的吸引力所致,但相距不遠的魯夸湖(坦桑尼亞境內)與奇爾瓦湖 -莫桑比克與馬拉維兩國接壤處)為什么卻沒有這種水漲水落的怪誕現象呢?法國地理學家雅克施戈特尼斯曾經推測:馬拉維湖之 下可能隱藏著一個地下湖泊,它與地面湖形成連環湖。
由于某種自 然因素的作用,湖水時而瀉入地下,時而涌出地面,形成今日這種 令人費解的怪異現象。1987年8月,意大利的一支地理考察隊專門在馬拉維湖的底層深處進行了廣泛的勘察,證明雅克的設想不能成立。因此,直到現 在,馬拉維湖的潮汐現象仍是一個謎。
波森維湖為什么會形成一個規則的 錐體非洲加納的波森維湖,多年來一直是世界科學家注意和研究的 對象。因為這個湖的形狀是極嚴格的圓形,而且成為一個規則的錐 體。湖底中心最深處勻稱地呈坡狀上升到湖岸。科學家們認為,用人工不可能挖成這種形狀,而且自然界中, 只有火山爆發或隕星墜落到地面上發生爆炸,才能形成這樣的湖。
可是,從地質上去分析,這個地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沒有火山活 動過的跡象。因此,科學家們作了一個假設,這個湖是由于隕星墜 落時發生爆炸形成的。然而,這個湖的體積卻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隕星穴坑。美國 亞利桑那州的“魔鬼谷”直徑達到了 3500米。
可是,波森維湖的 直徑卻達到了 7000米。據科學家們估計,造成波森維湖這樣一個 穴坑的隕星,它的直徑不會小于3000米,而其飛行速度要達到每 秒20千米。現在,世界上不少科學家仍在探索波森維湖形成之謎。馬拉維的馬拉維湖國家公園是什么時候被收錄到世界遺產的?
位于寬闊的馬拉維湖最南端馬拉維湖有什么魚,湖水清澈深邃,背后群山相伴。馬拉維湖國家公園保護 著上百種當地的特種魚類。其對于進化研究的重要性可與厄瓜多爾西部的加拉帕哥斯群島 上的雀類研究相提并論。
馬拉維湖國家公園位于馬拉維南部地區馬拉維湖有什么魚,占地面積9,400公頃。
該公園正式建立于 1980年11月24日,但早在1934年起政府就對其中的一些島嶼加以了保護。1984年馬拉 維湖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馬拉維湖國家公園海拔高度在1,140米以上馬拉維湖有什么魚,年平均溫度為22。 7攝氏度,年均降水 量為766毫米。
該公園的馬克里爾海角是由許多被叢林覆蓋的小山組成的,山體多由黑云 母花崗巖構成,十分險峻。馬拉維湖是一個獨立的生態地理分區,估計它形成于100?200 萬年前。湖中幾乎所有的巖石島嶼都互不相連,而且它們與大陸之間或者有沙質平原相 通,或者隔著深水遙遙相望。
由于處在熱帶地區,馬拉維湖一年四季都有明顯的分層現 象:下層滯水帶水溫很低,而表水層溫度發生躍變,終年暖洋洋的。湖水清澈透明,也許 是因為近幾年來降雨增多,而且許多高地上的森林被砍伐的緣故,從記錄來看,馬拉維湖 的水位有所增高。馬拉維湖國家公園里的陸地,除了極小的島嶼之外,都一度覆蓋著郁郁蔥蔥的樹林馬拉維湖有什么魚。
早先這里是猴面包樹(非洲產的一種巨樹)、合歡屬植物、蘋婆和幾種榕屬植物的代表生 長群落。但由于后來大規模的退林運動,一些原本茂密的森林變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低 矮的灌木叢。馬拉維湖國家公園是非洲獨一無二的天然湖公園。在世界上所有湖水中,馬拉維湖擁 有的魚類品種數量首屈一指,這里棲息著10個科(動物分類,介于目和屬之間)的500 多種魚。
這里的各種魚類在研究生物進化上的重要性就如同雀類之于加拉帕哥斯群島(位 于厄瓜多爾西部?。馬拉維湖為適應新環境并導致產生新種的放射狀分布十分明顯,估計 其中屬于該地所特有的魚類超過90%。水生動物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麗魚科魚類,全世界 400多種這種魚當中就有5種屬馬拉維湖特產,而且目前已知的麗魚科魚有30%生活在這 片水域里。
馬拉維湖國家公園里的哺乳動物包括河馬、豹、彎角羚、藪羚、山羚(一種小 羚羊)、黑斑羚、灰色的潛水羚羊、大狒狒、綠長尾猴和大河豬,據報道偶爾也有非洲大 象在此地出沒。公園里的島嶼是成千上萬的白胸鸕鶿的重要棲息地,沿濱線還生活著許多 魚鷹。爬行動物則以灣鱷、蜥蜴和形形色色的蛇類為主。
馬拉維湖國家公園沿湖濱線坐落著5個村莊,總計大約有16,000人。由于公園里的 土壤貧瘠且易受腐蝕,莊稼的成活率只有50%,所以這里的人們以捕魚為生。雖然“土生 土長”在公園里的魚大都受到了保護,但在規定的區域里捕撈遷徙過來的魚還是允許的。
所謂“靠湖吃湖”,據報道每年這里單是用于當地消費的魚類就達4萬噸。公園還計劃在 1,200公頃的土地上植樹造林,以解當地群眾薪材和撐蒿不足的燃眉之急。馬拉維湖國家公園在旅游開發上也頗費了番腦筋,該地正計劃建造一批與公園風情協 調統一的小型旅館。
馬克里爾海角的休閑娛樂場所異常火暴,旅店、酒吧、帳篷和野營地 每每都人滿為患、熱鬧非常。